第三十九章 先生真乃青山县之福啊!

    众人品了一回乳茶和红茶,王县令安心要把这个茶变成青山县的产业之一,于是找李咎多讨了几斤,预备多找几个人试品。

    李咎虽不知他要那多茶叶做什么,还是答允了,便让幺娘取了来。

    幺娘一去,初三捧着一个篮子,哑巴提着一个食盒,一前一后地进了门来。

    两人先行了个乱七八糟的礼,然后将手里的东西往桌上摆。看得赵笠直龇牙,寻思着从自家找个小子过来教教这些人礼数。王县令只顾着看篮子里的东西,倒没在意。

    “先生,世叔,这就是某所说的‘良种’。这个是红薯,亩产最高。我们吃它长在地下的部分,洗干净后蒸煮都可,此物很甜,可以充饥,但是长期只食用这一种食物,会生病。不过它的藤条和根茎拿来喂猪都很划算。”

    李咎从食盒里取出蒸熟的红薯一分为二,放在小碟子里,安在赵、王二人面前的桌上。幺娘回来在一旁跟着剥土豆,剥完也放在碟子里端上去。

    李咎一边摘水煮玉米的叶子和须子一边继续科普土豆:“这个我管它叫土豆,亩产就低多了,大约一千多斤。它不大耐热,如果是在咱们这种植,就得注意遮阴防暑热。但是它和稻子、麦子一样,可以作为主食食用……”李咎呱呱一大堆土豆的特点,尤其强调了毒性,“它也可以当菜吃,滑炒、煮肉都不错。”

    等两位客人拿着小汤匙在舀土豆芯了,李咎又开始科普玉米,玉米的产量相对最低,约在七八百斤之数。比起土豆和红薯,玉米更像是个多面手,主食可,作菜亦可,酿酒可,榨油也可——当然这时候是绝对舍不得拿去榨油的,出油率太低了,这个时代不配吃这么精贵的油。玉米的普适度最高,耐各种贫瘠的环境——只要有光照有温度,大江南北到处都可以种,它的秸秆可以粉碎后返田增肥,这却是土豆和红薯没有的好处了。

    王县令听得一愣一愣,又希望李咎说的是真的,又怕他有夸大的成分。就算是产量最低的玉米,这个七八百斤,也将近有肥田稻米的两倍之数了。

    “李先生,我实在好奇这三种作物如何培育,如何耕种,能否我派遣一人跟随先生学习呢?将来先生出售良种,我定要买了来亲自试试。”王县令说道。

    “没问题,欢迎之至。”

    李咎正愁没人能当庄稼种植技术员呢,这位王先生肯自带人才,他欢迎得很。

    他唯一不能对人说的就是自己的仓库,横竖有哑巴在,他暂时不怕泄密。

    尝过熟制的三种杂粮,这才进入了正题。

    便是李咎手里的那些花活儿了:铅笔和香皂究竟造价几何,又要花多少民力?

    李咎很实诚,从书房拿来刚才写的关于铅笔和香皂的产业思路,与他二人解释说:“铅笔尤可,所需是石墨粉、黏土、竹木、胶罢了,再怎么麻烦,因为就只有裁切竹木、混合墨粉、烧制笔芯、组装成品这么几步,无论如何都不会太过麻烦。不外乎笔粗一点,丑一点。”

    王、赵二人连连点头,的确如此。墨粉可以由商人采买来,黏土有的是,并不是多么贵重的材料,何况一支笔的笔芯用量本也就不多。如此铅笔一事就可放心了。

    李咎将香皂的纸拿出来:“我从没想过将送与赵兄弟的香皂拿去卖与平民,不论香料还是基底料,都过于贵重了些。香皂只合大户人家的少爷小姐用。我想穷人家、福善堂等每家一块的香皂,是简化过的。一没有香料,而基底料也用最廉价的,只要造出能清洁手、足、口、面的皂就可以了。因为它的基底料是油脂,我姑且成为‘肥皂’。”

    李咎指着肥皂的两大构成之一“碱”说:“草木灰、盐卤碱、口碱,都是可以的,从外地买,一块肥皂也用不了多少。倒是油脂的来源比较麻烦,不论猪脂、素油,用作肥皂都太贵了。我想……等高产的粮食稍微普及后,在边边角角的地里栽种些出油的作物,自行榨油,再制肥皂。算来一份肥皂,大约六份是油脂,二份是碱,二份是水,这个油,真的划不来。”

    王县令算了算香皂的重量,叹道:“的确如此,一斤皂,倒要六两油,即便不算工钱、碱,一般人家也用不起。不过你说的出油的作物,又是什么?莫非是胡麻、芝麻?”

    “非也。一亩胡麻、芝麻才得二、三百斤,榨得油不过百斤不到。且它要挑六七月间最热时生长,这便不好。但若是换成我这里的花生、油菜就不一样了。花生一亩能得六七百斤,榨油可得二三百斤,这就翻了倍。油菜虽然和芝麻差不多,但这是冬天种,春末收,收完油菜可以马上间套晚稻,又或者是套种芝麻……这样算来一亩地的产出能翻倍,想必素油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人人都吃得起的东西——到这时候,才能作为底料来生产肥皂。”

    王县令已经麻木了。什么花生,听都没听过。油菜,倒是有,可是他们这的油菜又叫芸菜,根本不出油啊?

    李咎也知道不给看收获时摆不平这些人的,也没想着红口白牙的就说服别人相信他能拿出那么高产的作物来,遂将油料作物也放到秋季,等有了证据一起现给人看。

    不过李咎也没放弃香皂日化类产品的市场。既然将来要靠这个吸纳市场,提前铺宣传造势总是应该的。这就要用到仓储中心的肥皂了。

    仓库里半斤规格的肥皂大约有几万箱——当时仓储中心的日化部分,光一家工厂一个月的整箱出货量就有两万之数,因此仓储中心里的各种透明皂无磷皂少说也有四五万箱,短时间内是够用的。

    只是怎么粉饰这种皂的来历,李咎还没彻底想好。目前他想到的最靠谱的办法就是雇请一堆盲人拆包、重新打包,然后以一个高于将来的自制肥皂的价格售出。将来的自制皂品质没法和工业品比,只能把价格压到最低,意味着这批工业品的价格却不能太低了。

    李咎说:“我家倒是还有不少陈年的旧货,等开了春我陆陆续续搬来,就按成本价半卖半送得嘞。半斤的货,小户人家珍惜着用至少能用半年。只是得雇请些人来收拾一番,陈货多少都有些不足之处嘛。”

    王县令不疑有他:“先生高义。若非惦记百姓,这些东西绝无仅有的什么价格卖不上?先生非贪吝之人,事事为百姓着想,真是我青山县之福!”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