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甬城市集上。
“大家快来看快来瞧啊,拿东西换钱喽,布帛、木凳木椅,只要是有用的都可以拿来换,价格公道,童叟无欺。”
大街小巷里,收了钱的混混卖力地将消息叫喊出去,惹得行人纷纷侧目。
新开的市集,他们知道,不过出了城中比较有钱的那些人,谁会去买东西,那里卖得东西也少,
不过能拿东西换钱,这还真是新奇。
谁家里不有些用久用旧的旧物,留之无用弃之可惜,如果能拿来换钱,那百姓自然是愿意的。
“这位大人,这里真的可以换东西吗?”
市集里的一处摊位前,一位六旬老汉抱着一个腌菜的菜缸,畏畏缩缩道。
若不是家中的老伴病了,说什么他也不会拿着东西来这市集上换的。旁的还在其次,主要是怕被秦国的官吏变着法儿地给抓了壮丁。
“当然,老丈要换什么?”
韩知看了一眼满脸畏惧之色的老汉,温和地笑了笑。
“这腌菜缸……”
六旬老汉颤颤巍巍地将手中的菜缸递了出去,生怕下一刻韩知就暴怒打杀过来。
“二十文怎么样?”
出乎老汉预料的是,面前的这位大人竟然双手接过了自家的菜缸,还像模像样地拍了拍,给出了价钱。
“怎么,嫌少,那二十五文?”
韩知用手在老汉的面前晃了晃,二十文不少了,不过既然是刚刚开始,那多给些钱也不是不能接受。
“够了,够了,大人,就二十文。”
老汉激动地喊道,生怕韩知反悔。
“行了,那就二十文。”
韩知笑着应道。
“大人,我家里还有些东西,不知道您收不收?”
老汉收好韩知给的二十文钱,又突然开口道。
二十文虽然也挺多,但是想要将自己老伴的病治好,尚且远远不够。
“当然,只要你拿过来的东西有用,我一定给你一个满意的估价。”
韩知笑道。
以物易钱的消息散布出去后,城中的人大都只是当个乐子听,没人在意。
但是只要有了成功的案例,那情况就会大大不同了。
“好好好,大人,我这就回家去拿。”
老汉的面色顿时激动起来,虽然他家中最值钱的可能就是这个腌菜缸子。但既然腌菜缸子都能换钱,那么其他东西多多少少也能换一些钱吧。
“老丈您慢点跑。”
韩知看着一溜烟跑走的老汉,忍不住高声道。
这把年纪了,也不怕跌个跟头就去了。
“先生,您这么做,不知用意何在啊?”
在韩知身旁,扶苏、陆河和何荣三人一直看着韩知的举动。终于扶苏还是忍不住开口道。
陆河和何荣未必不想开口,尤其是何荣,韩知用来给百姓的钱,基本都是他的。
但是身边站了个大秦的公子,他们谁都没这个胆量开口先问。
“陆河,你来说说。”
韩知没有先回答扶苏,而是将目光看向在一旁沉思良久的陆河,打算试试对方的斤两。
“大人,卑职才疏学浅,恐看不出大人真正的用意,不过我觉得,大人让利于民,必然还是与甬城的商业发展有着联系。”
陆河听见韩知叫自己的名字,顿时眼睛微微一凉,嘴上虽然谦虚,但是仍旧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大秦的公子扶苏就在身边,大人是想提拔他陆河啊。
想必陆河的高兴,何荣面色就有点悠远了,韩知花的钱都是他的,用的人也是他的,自己却也一直啥好处都没捞着。
“不错。”
韩知看了陆河一眼,这个人还是有些真才实学。
“让利于民,就是要将百姓手里的东西都收上来,让百姓无物可用,手里只剩下钱财,那么就必然会产生购买的需求。”
“如此一来,市集的买卖就不愁客户。百姓尝到了用东西换钱的甜头,以后就会自发的制作值钱的物什出售,一来二往之下,市集自然兴盛。”
这就是韩知的打算,单方面的刺激百姓的需求,同时让他们拥有购买能力,促进商业的繁荣。
“但是如果百姓都去经商了,那么土地又由谁来耕种呢?”
扶苏当即发问道。
在生产力比较低下的小农社会时期,商业想要发展,就必然会影响农业的生产,然后被统治者疯狂打压,直到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为止。
粮食,才是民生之本,百姓吃不饱,谈发展就只是个笑话。
“放心,先生我自有办法。”
韩知微微一笑,商业发展光光有需求当然不够,这一点他早就考虑到了。
。
&amp;amp;bp;&amp;amp;bp;</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