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儿子战场厮杀,没有一颗坚强和勇敢的心,是无法与他们共同撑起饱受风雨的江家基业。所以承荥对她们是钦佩的,钦佩她们隐藏于女性柔弱外表下强大又坚韧的意志。
江家的府宅透着庄严恢弘,家风严谨但不迂腐,小辈对长辈是敬重而不是惧怕,这是短短半天,承荥的感受。与柔弱娇气,风情万种的大宅夫人相比,她们端庄大气,坚韧勇敢。映照那句:女子亦能撑起半边天,是再恰当不过的肯定与赞誉。
“可惜弛儿没回来,要是坐在一起得是多么羡煞旁人的一双玉人,这么美的新妇光给我们瞧看实在太可惜了。”夫君的赞许会令女子一生难忘的。
小婶婶不愧是江南世家出身,清秀娴柔,特有的江南婉约。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大约就是这般吧面上保养得十分到位,几乎看不出岁月的痕迹,果真老天总是对美人格外优待。肌肤细腻透亮,着碧色衣衫,更衬秀美气质。纤长的颈子带着娟纱刺绣的装饰,边缘还缝制不少小小菱形金片,倒是特别。
能生下宏国最负盛名的美男子,得有这样出众美貌才可以吧承荥了然般的轻轻点头。不过她不羡慕,她决定了,她要生女孩,女像父,生个像江佑勍一样漂亮的女儿。
承荥被这个决定开心的逗笑,一抬头看着婶婶好奇的望着她,清了清嗓子不以为意的回道:“没关系的婶婶,他回来我再穿给他看。”这有什么难的。
“。。。哈”四夫人从心底里喜欢上这个姑娘,因昌荣大长公主的缘由,她们对承荥多一份亲近与善意,即使她们以前认定了临府表小姐会是弛儿的正妻,可是昌荣公主与端王爷有心促成了这段姻缘,多一份皇亲身份和端王府的庇护是好的。所以她们无法反对,天家又下了圣旨,谁都改变不了。
成亲时,这边不太平,王国舅在此地做监军,江家行走艰难,需步步为营,谨慎小心。即使玦儿受天家重用,可是伴君如伴虎,不得不谨言慎行。
郡主的封地在青州相隔遥远,两家一番商议决定在郡主府举行喜宴。江家男儿不敢私自离开前去赴宴,玦儿便作代表,也是次日匆匆赶回。
前两年,这二人不大相见,虽也没听说郡主跋扈的恶名,但对弛儿是不满意的,自然不上心。她记得今年年关一场战役弛儿受了伤,怕他们担忧没说,晚上宴席瞧着他面色不太对劲,宴后她领着嬷嬷丫鬟前去看望,才发现这孩子竟然在换洗白布处理伤口,也不召郎中,就让小厮给他处理,伤口不浅,冬日不好结痂好在不流血了。她心痛忙命人去请郎中,被这孩子制止,说快好了,就是恢复得慢,不碍事的,小伤而已。
她听后怎能不忧心,成了亲,本想着这宅院能有人气儿,过两年填几个小娃娃热闹闹的,三伯嫂子在那边也就安心了。可是。。。哎,感情的事儿谁都无能为力。
天家下的圣旨,指的婚约,无论如何也得白头偕老的过,可总天南海北不见面,如何培养感情。郡主身份高贵,她们也强行不了,只能干着急,三房可就弛儿这么一个孩子,二十七了膝下还无子嗣,房中除了一个病逝几年的侍寝丫鬟再无有过旁人。没想到这才几个月,弛儿竟然从军队来了书信,说郡主要来江府,从他那出发几日就到。
这平日书信不过写一张纸,寥寥数字,可这次整整写足三张,都是郡主如何。明眼人自然看出弛儿重视上心,还特地说郡主才小产不久,让她多帮照拂。她阅完信还惊异,弛儿是喜欢郡主的,她还以为他无所谓呢可是郡主呢是不是也心悦弛儿今日瞧郡主对她们的举动言语,礼数周全,谨慎上心。单说送见面礼,她喜欢字画,郡主能将前朝名家的作品赠与她,便能看出挑选时的用心。
承荥抬头看向老太君c二夫人c四夫人。。。每人唇边浅浅笑意,一派和乐融融。
其实这都是表面,江佑勍寥寥几言说过九年前胥门之变,人人说江家幸运逃过一劫,可是远不是想象的那样轻巧,幸运。
二伯母端庄从容之下,有谁能知晓她在夜深人静之时哭了多少回,午夜惊醒过多少次。墨发早早染雪,每每想起爱女,又要多大的意志忍下思念c苦楚与恨意。
四夫人那年惨案发生时恰巧回娘家探亲,躲过一劫,但夫君在军营生死未卜,独子江玦在西京牢狱。她心急如焚,知晓爱子要西市斩首,痛不欲生,自残数次被救下。脖颈上伤痕累累,所以常年饰品遮掩。
就不必再说,她们夫君与孩儿常年在外征战沙场,那份萦绕心头的担心与焦虑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知道,有多折磨人。
“那二叔可要移不开眼了。”一年轻妇人怀中抱着个虎头虎脑的哥儿,笑意盈盈的说道。
“这是你大哥嫂子。”婶婶给她介绍平辈,承荥听江
佑勍说过他二伯家的堂哥,二房长子江珧是府中大公子,娶了隋长风隋将军家的掌上明珠,如今膝下两子一女了。
“大嫂。”承荥忙嘴甜的喊道,细细打量,大嫂长眼浓眉,身材匀称,容貌并不是很出众,不过可是位巾帼不让须眉的人物,上得了厅堂亦能入得了战场
“这位是二爷爷家三堂哥的媳妇,娘家姓赵,这位是四爷爷家大堂哥的媳妇,娘家姓曹。都住在肃州,不过他两家住在府外,有自己的府邸。这是三爷爷家的堂妹筠宁,与她兄长江璘住在府中。”三老太爷家就这么两个苗子了,所以一直养在本家。
“这是。”婶婶给介绍了一圈,到了这里,这位年轻又面带盈盈笑意的夫人忙握了婶婶的手接着说。
“我是筠宁的嫂子。”堂哥江璘的夫人,圆脸笑眼,一笑眼睛就像月牙儿。娘家与老太君同家,伯父是兵部尚书董道允。
还有几个孩子,是承荥的小辈,平辈中除了她见过一面的小叔江玦,再就是二房中江佑勍的两个堂弟,大的那个十九在前方战场,还有一个小叔九岁了,刚刚见过。这小叔虽然年幼,可听说书念得极好,且立志要做文臣。放别人家倒没什么,可搁在江家就万分新奇了,但也不是什么坏事。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