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旦负责制造纸张四天后。
“陛下,虽然拖延了一天,不过你所说的纸张,终于造出来了。”
周公旦面见胡亥,没有任何的紧张。
虽然迟了一天,但并不是他们没有按照造纸术的方法造出纸来。
还是他们精益求精,把造出来的纸张,变得如锦绣一般丝滑。
墨汁写上去也不会散开。
“有成品吗,拿来看看。”
胡亥听到最终的成品纸张被造出来。
微微一笑,看向眼前的周公旦。
“纸张带来了,请陛下过目。”
周公旦知道皇帝会检验自己的成果。
从怀里急忙掏出了一摞纸来。
在纸张被制造出来后,周公旦就明白了陛下为何会如此重视。
因为它造价便宜,携带方便,书写轻松。
比起繁琐累赘的竹简,处处都是优点。
胡亥接过纸张,在桌子上铺开。
拿出毛笔,写了‘一统天下’四个大字。
感觉到纸张表面宣滑,墨汁写在上面,不容易扩散。
对着眼前的周公旦,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
“做的不错,扩大制造规模,先把已经制造出来的纸张,给每一位官员都送去,让他们以后写奏章的时候,都用纸张书写。”
“还有,把造纸术传播下去,让民间也学会制造。”
“并告诉那些想要建立造纸工厂的商贾,制造纸张有税收优惠,但是纸张价格不准提高,要让每一个读书人都买得起。”
造纸术的发明,能够迅速的增加知识传播力度。
也可以提高信息的流通速度。
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言,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陛下,造纸术不是要掌握在帝国手中吗,为何要将技术传播出去?”
周公旦疑惑胡亥要把造纸术传播出去的做法。
一脸懵逼的问。
“造纸术的发明,是为了促进知识流通。”
“知识流通,技术迅速传播,才能促进整个帝国生产力的发展。”
“文明的进步,在于交流。”
“只有将造纸术传播下去,才能迅速促进文明交流。”
见周公旦疑惑,胡亥简单的对他解释了一番。
然后也不管周公旦听不听得懂。
挥手让他退下。
造纸术发明出来,把造纸技术传播下去三天后。
帝国各个郡县,迅速涌现了无数的造纸厂。
文武百官早朝奏章在使用了纸张后,早朝的效率迅速提高。
对于造纸的发明,无论是文武百官,还是全国各地的读书人。
都感觉到了极大的便利。
早朝大殿上。
“诸位爱卿,造纸术的出现,想必各位都已经享受到了他提供的便利。”
胡亥说完停顿,看了一眼下方满朝文武百官的表情。
才继续开口。
“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要防范它所带来的危机。”
“造纸的发明,可以加速信息的流通。”
“同样,也可以扩大居心不良之人,蛊惑人心的范围。”
“如果此时出现陈胜,吴广那样的反叛,波及的范围,可就不会是一两个郡县。”
“对此,诸位爱卿,可有什么好的防范措施?”
一种政权的统治,想要长久的存在下去。
除了让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外。
还要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至少在政治觉悟方面。
必须对人民进行忠君爱国的思想教育。
造纸术的传播,很容易给那些心怀不轨的,不满足于大秦统治的人可乘之机。
胡亥必须想办法,进行思想管控。
“陛下,臣认为,这件事其实说难不难,说简单也简单。”
对于这种事情,诸葛亮最是在行。
“讲。”
胡亥见诸葛亮站出来,让他继续说。
“帝国可以在各个郡县,村庄都设立帝国学府。”
“并要求凡满六岁孩童,必须进行四年的强制学府教育。”
“陛下只需要在学府教育的内容中,潜移默化的加强他们忠君爱国的思想即可。”
诸葛亮一说建立学府的策略。
胡亥就想到了义物教育政策。
加强思想一统,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办法了。
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比起这来,简直逊毕了。
“当然,这一政策若真要实行,对于国家财政的压力,肯定会增加许多。”
诸葛亮很明白,这一政策,胡亥不一定会答应。
毕竟教育支出,对任何一个国家。
都是一笔无以计数的财政数字。
。
&amp;amp;bp;&amp;amp;bp;</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