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先下形势不明,太傅府怕是会有不少麻烦……”
容家已经有一个男丁参与南巡了,但他好歹只是作陪,主要还是太傅顶着,且还有其他官员跟随。
而如果此事容家与苏家结亲,那可就叫人遐想了。
曹氏听罢,便知道自己还是欠考虑了,“是侄媳妇思虑不周。”可惜了苏姑娘。
她的婆母国公夫人道:“罢了罢了,反正还有机会,咱们慢慢挑选,最后一个未婚的男丁了,可得仔细选呢。”
容夫人点头笑道:“正是,劳烦嫂子和老大媳妇帮着操持了。”
-
秋闱放榜后,设宴的门户不在少数,更有不少婚宴就定在九月,求个双喜临门。
这种时候,凌夭夭和容露出席各个宴会,自然要夹带私货,安利一下桃夭坊的东西啦。
不仅如此,凌夭夭还亲自作了话本,请茶楼说书先生说书,其中自然也是广告文案。
铺天盖地的宣传,桃夭坊“薮春似锦”套装的名声便很快打了出去。
不少贵妇贵女都知道了桃夭坊的名声,特别是听说限量,每个月的套装还有定数,若能买到,便更加有脸面。
越来越多人到桃夭坊打听这“薮春似锦”,听说一套千金,纷纷望而却步。
但总有人是有钱的,某贵人府内下人到桃夭坊,气势恢宏地说出一句:“给我拿一套薮春似锦!”
然而却被告知,唯一一套现货已被买走,请等下月上货再来买。
“什么?被买走了?谁买走的?”
关注这一套套装的人听到,纷纷如此问。
直到千秋节,皇后生辰宴才知道,原来是安国公府买下了这薮春似锦,献给皇后了。
听听这赞语,什么“绝色倾城、温良贤淑、国色天香,为我辈女子之楷模!”
既是夸了皇后,又不使得此物成了皇后独有,反而更让天下女子觉得这套装值得入手!
第二批薮春似锦还没上架,很快便有许多人要订货,然而桃夭坊十分有原则:不可预定,每月初十上架一套,交钱取货!
而后每个初十,桃夭坊早早就有人在门口等候,以抢那限量的套装。
奢侈品从来都是物以稀为贵,制作困难是一方面,还有便是凌夭夭有意的饥饿营销。
显然,效果很不错。
然而生意一好,便有人红眼,纷纷指责桃夭坊敛财,更有御史状告喻宏朗私德不修,以权谋私,与民争利,纵容妻子经营店铺,扰乱京城秩序,败坏官威。
有趣的人,参喻宏朗之人,正是东荣侯府世子夫人的父亲,申御史。
“身宠而载高位,家温而食厚禄,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天下,民安能如之哉?”申御史斥责。①
对此,喻宏朗只冷静回道:“吾妻凌氏嫁与微臣之前在桃夭坊一边从商一边行医,吾妻之本意,是为解疑难杂症,所卖之物也是为女子容貌调养为主,这桃夭坊对女子的益处大家有目共睹。其次,吾妻从商之事,陛下早就知晓,御史莫不是指责近来新出薮春似锦备受欢迎之事?莫不是在暗喻皇后娘娘奢靡短浅?”
申御史:“……”
嘉文帝:“好了,此事朕本就知晓,凌夭夭抗疫有功,可惜是个女子,封不了什么,小喻爱卿上书言道她想从商从医教徒之事,亦是朕准许的,小喻爱卿替其妻子请封诰命时,亦是朕所准许她继续从商不必舍弃的,她当初年纪轻轻,立下大功,还能有心建一番作为,如此咏絮之才,总好过一群只会逞口舌之快的酒囊饭袋!”
他越说越气,最后一句甚至就差直接骂朝廷官员不干事只会叭叭叭了!
申御史扑腾一下跪下,额头触地,其余百官也纷纷下跪告罪。
真不知道皇上为何总是如此维护喻宏朗!就看他顺眼了么?
能不顺眼吗?这小子简直就是个人精!看着不咬人,居然几年前就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连皇上这儿都打通了!
该他嘚瑟!
凌夭夭听到朝廷上的事,便沉默了。
虽然官眷从商的不少,名下有产业的不少,但大多数人都藏着掖着,除了自家人没人会知道。
可她一开始是独自挣家业,自然是亲自出面的,后来京城开分店,便也没有故意隐瞒,加上喻宏朗说无事,她也就放心做下去。
若不是喻宏朗早有准备,几年前就跟皇上打过招呼,今日定是要受斥责的。
因着此事,自家夫君的形象在她心里更加高大起来。
只是她也很奇怪皇上对喻宏朗的偏袒,实在有些不同寻常。
喻宏朗一本正经:“自然是为夫说的都对,皇上才信任我。”
凌夭夭表情莫测,这话说的,皇上还真是个明君了。
可若是明君,为何会放任那么多蛀虫?还养得外戚势大,权倾朝野。
她没说,可表情就是这么个意思。
喻宏朗轻咳一声,“朝堂之事,没有那么简单,十几年前陛下登基,章相出了不少力,且皇上困于宫中,许多事情都是旁人转述,他得知的,都是别人告诉他的,很容易就受人蒙蔽。”
确实是私底下开铺子更稳妥,能少些纠缠,可若有一日被翻出来,那就是留了一个后患。
你为何要偷偷摸摸赚那么多钱?那些钱都去哪里了?
当权者定会有此疑问,就算没有,别人也会让他有。
所以要取信于他,最好就是开诚布公,以免心生疑窦。
喻宏朗没说的是,今上早已对于那些受祖先、亲戚荫蔽的无能之臣很是不满,但因涉及之家过于庞大,有心无力,他不过是看出了今上的不满,借机发挥罢了。
凌夭夭:“这倒是。”
这么说起来,皇帝也真的挺可怜的,学那么多帝王权术,但若所知有误,又很容易被当刀子使,最后史书上也是要记上一笔的。
“不说这个了,我得快些去准备接哥哥他们回京的事儿。”
凌家一行人十月启程,一路紧赶慢赶,终是在十月底到了京城大门外。
①出处《汉书·董仲舒传》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