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南下之人选,朝廷开了三次朝会这才定下。
苏太傅为钦差,南巡彻查,吏部左侍郎容慎之为辅,从旁协助。
这二人是南下查访最主要的干员,太傅自不必提,两朝元老,忠心耿直;容慎之为容家之子,纯直之臣,家学渊源,不怕朝中乌烟瘴气,也就他们二人才敢接下如此不讨好的差事。
此番一定下,朝中争论许久之事总算告一段落。
凌夭夭发觉喻宏朗有些忧心忡忡。
联想到这些天来的消息,她其实可以大致猜到喻宏朗的烦心什么。
这案子事关重大,地方官员像喻宏朗那样廉洁的才是异类,水至清则无鱼,涉及官员怕是不少,其中更有与京城中牵扯不清的,背后的势力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那些南下之官员,要顶着多少压力?喻宏朗有心出力揪出蛀虫,加之与容家关系匪浅,若不是牵挂自己孤身一人,怕也想一同前往。
好在喻宏朗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想,他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忙。
推广新种子不是易事,哪怕有大临县先试点并且成功了,可真正要推广开来还是困难重重,总有人会抱有怀疑心理。
“这种子和栽培方法从未听说!种出来的吃食如何能保障安全?虽说大临县是用着,但也没几年,万一长期吃这种东西,对身体有害呢?”某大臣厉声反对。
喻宏朗:“这是一种加以改良的种子和栽培方法,百姓种植食用多次,何来害处?土地缺乏,农民困苦,若能推广,天底下有多少人不必再活活饿死?陛下,若能得以推行,此必为一旷世之功,陛下之威名,必将载入史册,供后世章扬爱戴!”
喻宏朗能有这推广的底气,也是凌夭夭给的,当初她保证这种出来的食物百里无一害,这才在大临县使用,后来也证实了这一点。
他对夭娘有信任,绝不怀疑,却不可能对朝廷说出凌夭夭的话来,否则万一有人找到凌夭夭头上去呢?
正是知道可行,喻宏朗这才如此坚定上奏。
皇位之上,嘉文帝神情动容。
喻宏朗说的没错,若能推行他说的这个方案,便是改进了农业栽培技术,加大产量,能让多少人吃饱饭?百姓吃饱饭,那就能安居乐业,对朝廷感恩戴德,而这些功绩,都会记在他这个皇帝的头上。
哪个皇帝不想名垂千古?
“你这是阿谀谗上!”
这大臣气得吹鼻子瞪眼,没想到喻宏朗说不过他们,就开始拍起陛下的马屁,说这些谄媚逢迎之言!简直是狡猾至极!
喻宏朗手执笏板,语气淡定而正气凛然:“大人何出此言?为官者,本就应为生民立命,为陛下尽忠,喻某自觉一心为了朝廷,殚心竭虑,为陛下献上良策,其中益处显而易见,不知大人何故多次反对?”
“你、你……”
嘉文帝给身边的大太监使了个颜色,那富公公连忙劝架:“二位大人莫要动怒,都是咱们朝廷的栋梁之称,都是为了陛下,可别生了罅隙!”
那人这才收敛了怒气,只是还面有余怒。
喻宏朗倒是一派淡然。
嘉文帝道:“朕也着人查访过小喻爱卿之言,这新法确实可行……”
不待其他人反对,嘉文帝道:“便推广开去,各地田亩,至少要有半数栽培新种,以观后效!”
皇帝一锤定音,其余人便也不好再反驳,其实这也是最好的法子了,心有疑虑不敢冒险,也是保守一派的守成想法,但毕竟大临县已经尝到了甜头,多少地方纷纷效仿之?
保守一派虽然有些不满,但也是知晓这是陛下让步的尝试,涝灾害三年,百姓吃不饱肚子,这才是朝廷最忧心的事情,百姓苦,便有民怨,有民怨,便有反抗,如今解决这些事情才是重中之重。
嘉文帝将这事交给喻宏朗来办,其实倒也不难,只需要安排好人,到各地推广新种子,教授栽培方法就是。
除此之外,喻宏朗还写了一篇策论,名为《临县治理经》,别看名字不怎么样,但内里却是将大临县过去的积累的毛病都写了下来,还有他应对处理之法,以及一些措施。
这策论他一直在写,只是近来完善之后才敢拿出来。
这一本策论,可以说是罗列了地方县城整治之法,是实实在在的好书。
这是嘉文帝亲自赞许之语,他还让翰林院着人誊抄此书,印刷出版,推以使用。
面对皇帝的赞赏,喻宏朗冷静道:“陛下,此策论不过微臣薄见,恐有缺漏,再者,不同县城还有不同内情,需得因地制宜才是。”
嘉文帝:“爱卿所言甚是,不过这其中之描述朕看了深以为然,还是有许多可取之处的,若能推行,也是本朝之幸,爱卿不必妄自菲薄。”
喻宏朗:“都是陛下目光如炬,高瞻远瞩,微臣不过粗鄙之资,幸得陛下赏识,才得以一展抱负。”
嘉文帝哈哈一笑,“三郎啊,你还真是……你是朕钦点的探花郎,谁敢说你粗鄙之资?好,朕便加封你为朝议大夫,以彰荣典。”
这朝议大夫是为虚銜散官,只是加封的名号,虽不算升官,却也是深受圣宠的表现。
便如同太傅,是为三公之一,便是他深受皇上倚重信任才得的阶品。
一时间,其余朝臣或羡或嫉,却无人敢再置喙半句。
-
喻宏朗自入京后迅速在朝中站稳脚跟,最大的靠山俨然就是陛下,仿佛是如同容家一般一心做个中立派,但他却又另辟蹊径,琢磨帝心,每每总能说得陛下喜逐颜开,不少人便看他的眼神开始呈现出两个字:奸佞。
但喻宏朗却不放在心上,不论何种方式,能让陛下接受建议,实施仁政,便可。
容尚书叹息:“三郎,你这样下去,只怕树敌更多,今后艰难不提,也于官声无益。”
喻宏朗不言。
“我知晓你的想法,但需得心中有数,帝心难测,你能窥探一二,达成目的,这是为官、为人之世故,但若有一日,你出了差错,便是万劫不复。”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