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周朝是中华文明的开创者,这个充满传奇的朝代是世界历史中最耀眼的星光。
一切要从公元前44年左右说起,相传周武王姬发带着各路诸侯起兵讨伐商纣,在岐山前盟誓,此时天降凤凰落在山顶,相传这只凤凰原本来之昆仑之巅,是西王母的宠鸟,后入尘世,落于梧桐树歇息,被伏羲所见,伏羲取此梧桐木以三十三天之数,按天、地、人三才,截为三段;取中间一段浸在长流水中,浸七十二日,按七十二候之数;取起阴干,选良时吉日制成乐器,此琴称作瑶琴,就是当今古琴。
伏羲制琴,当时有五根弦,后此琴落入周人之手,传至周文王姬昌,姬昌当时为周人领袖,平时广施恩德,受到商纣王猜忌,被纣王骗至国都,囚禁在羑里城。商纣王平时听说姬昌是圣人,不知是真是假,此时就有奸人献计,做人肉汤骗姬昌食用,如果姬昌识得此是人肉所做,那他就是圣人,如果识不得那就不是什么圣人。而姬昌的儿子伯邑考此时作为人质担任纣王的车御,纣王就命人把伯邑考杀了做成肉汤给姬昌送去。姬昌哪能识得此是人肉所制,且是纣王赐予,哪敢不食用,事后才知此肉汤是自己儿子的肉所做,伤心欲绝,抚琴时常常怀恋伯邑考,所以加一根弦谓之文弦。也正因为此事坚定了周人伐纣的决定。
后来周武王姬发接过父亲的事业,同时也酷爱抚琴,平时抚琴深痛商纣无道,故在此琴上又加一弦,谓之武弦。而此时盟会,周武王正在抚琴以明三军之志,却不想引来当初落在梧桐树上被伏羲看到的那只凤凰。
此年正是凤凰年重生之年,凤凰再次现身不过想寻得一处涅槃之地,不想遇到武王抚琴,而此琴正是当年它来仪之木所制,于是凤凰在岐山顶盘旋鸣叫,也正预示着武王伐纣是中华文明的浴火重生。待联军胜利攻入朝歌,也是凤凰涅槃重生时,当夜岐山山顶亮如白昼,在冲天火焰中一只五彩神鸟冲入云霄,鸣叫不绝于耳,待神鸟离开后,涅槃之地化作美玉一块陷入岐山深处,故岐山也是周王朝的龙兴之地。也就是后世风水学所说的龙脉,何谓龙脉,就是此玉。
二
在宁夏、陕西、甘肃一带活跃着一批蛮族,被中原文明蔑称为犬戎,意思是像狗一样的人。但是蛮族往往会开拓历史,无论是中华文明进程中的北方蛮族还是欧洲文明早期的法兰克之类的蛮族都是对文明进程有很大贡献的。犬戎也不例外,犬戎的武器制造工艺是超过当时的中原文明,所以武王伐纣时,著名谋士姜子牙还派了大将南宫适携带重礼以讨好犬戎首领,从而获得他们制造的战车以及其他武器。也正是这种帮助加速了商朝的灭亡。
但是蛮族毕竟是蛮族,侵略是本性,至于能安分守己,也亏得周朝建立初周公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社会经济制度,为周朝打下结实的基础,所以虽然犬戎一直窥伺中原,却找不到破绽。
到周朝第十二任天王姬宫湦在位时,政治昏庸,任用虢石父这种奸人为上卿(位同后世的宰相),且宠幸褒姒,我们所熟知的“烽火戏诸侯”就发生在她身上,具体就不赘述了。可能上天不眷顾昏君的缘故,姬宫湦在位时岐山发生地震,山体崩落,而民间谣言四起,都说岐山崩塌,周朝将亡,谁得到上文提到的凤凰涅槃后留下的玉(下文暂且称作“神玉”)谁就能获得天下。
犬戎自知凭武力夺下周朝不现实,便想通过获取岐山里的神玉,来灭亡周朝。于是联络申国缯国一起攻下周朝都城镐京,并杀了姬宫湦,此人死后也被称作“周幽王”。犬戎攻下镐京后一边大肆掠夺,一边派人到岐山挖掘神玉,但是即使把山翻遍也没有找到。
但是神玉具体流落何方呢?
镐京陷落后,周朝的历史档案流露世间,才有了线索。
三
当时人们根据档案中三段记载找到了神玉的线索。
先看一下当时时代背景,时间要回溯到周朝第四代君主,周昭王姬瑕,一般朝代的开始总是会有盛世气象,因为朝代创立者都明白创业艰辛,也多会改变上个朝代的弊病,但是随着朝代的延续又会产生新的弊病,所以渐渐衰落,这样看世界历史各个朝代的更迭不过是兴衰交替罢了。
再回到周昭王时代,周昭王就像后来历史上所有接过盛世王位的君主一样,总要开疆扩土,建立功勋。毕竟周昭王接过的是历史记载的第一个盛世—成康之治。
当时周朝建立后,接过商朝的家底,为了安抚天下,周公把当时的盟友以及自己的姬姓卿室分封在天下拱卫周王室。但是还有一些当时伐纣时期的中间派势力,为了安抚他们就分封在周边。随着时间发展东夷各小国不断侵扰中原,所以周昭王继位初就发兵讨伐这些小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取得胜利的周昭王把目标放在了南方—楚。此时楚在周人眼里不过是化外之人,而楚人生性好战,不服周朝礼法。周昭王发兵讨之,但是楚毕竟不是东夷小国,实力不容小觑。两次伐楚都失败告终。
周昭王不甘失败。问计于太卜。太卜是负责祭祀占卜的官,周朝就有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的说法,说白了就是祭祀和战争是头等大事,而无论什么事包括战争都要先占卜。
太卜占卜后的卜辞显示,周昭王名中带“瑕”,只有瑕在玉中,才能成事。这是史料的第一段记载。
第二段记载发生在周昭王第三次伐楚的前一年,即公元前年,镐京出现异象,河、井、泉、池里的水同时泛涨,山川大地都摇晃起来。夜里有五色光气从岐山中冲入云霄,星辰皆不得见。
第三段记载发生在公元前年,周昭王亲率大军渡过汉水,讨伐楚人,旗开得胜,楚人臣服。但是回师渡过汉水时,遇到风浪,周昭王船沉江底,驾崩于此年。也有传言是周昭王年年征伐,百姓不堪其苦,所以周昭王渡过汉水的船被当地百姓动了手脚—用胶水把船粘合好,待到船到河中间时,胶水融化,船就散开,周昭王这才落水而亡。
犬戎部族根据历史档案推测,周昭王为了伐楚胜利,根据太卜占卜的结果偷偷命人挖掘岐山神玉,才导致镐京异象,之后周昭王带着神玉伐楚,果然取得胜利,但是回师途中沉入汉水,神玉也遗落汉水。但是两百年过去,究竟神玉落于何处也不得知。犬戎只好作罢,但是经过这次侵略,镐京被毁,周王朝只能在周边封国的帮助下东迁洛邑,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洛阳。是为东周,但是国运从此不济。
四
神玉是天下的象征,世人都传周王朝丢失了神玉才导致王朝衰落,谁若得此神玉必得天下,可是神玉已经消失很久,且也没有人真正见过。
时间到了公元前年,也就是东周建立的第二年,楚国一个樵夫名卞和,常在荆山砍柴谋生。当日卞和如往常一样上山砍柴,只是他想多砍些柴,所以天黑才准备回家。但是远远看到山下汉水边有五彩光芒,并能听到“锵锵”的怪声。卞和本是胆大之人,于是壮着胆子大步走去,原来是一只散发五彩光芒的凤凰在汉水上空盘旋,这五彩光芒把天空照的通亮。卞和躲在旁边等了许久凤凰才飞走,但是汉水里的光芒却没有散去,卞和习得水性,所以潜入水中到发光处,摸得一块石头一样的东西,藏入衣中,带回家,只是光芒也渐渐散去,虽然外边看去就是普通的一块石头,但是卞和深信有宝玉藏于石中,只是外表坚硬无比,无法打开。
当时的时代,老百姓都是很朴实的,而且虽然楚地不像中原地区那么尊崇礼法,但是普通百姓拥有此等玉石属于僭越,是重罪,所以卞和决定献宝于当时楚国国君楚厉王,但是楚厉王不信卞和的说辞,看着卞和手中呈上来的宝物就是一块烂石头,觉得自己被戏耍,气的把卞和左脚砍了。卞和不甘,等到楚厉王死后,楚武王继位,卞和又去献宝,楚武王将信将疑让王宫里负责琢玉的匠人看了,匠人不识此物,告诉楚武王此物不过普通石头,楚武王又砍了卞和右脚。此后卞和天天抱着宝物在汉水边哭泣,哀叹宝物没有现世的一天,此后楚武王死了,楚文王继位,巡视到汉水边,看到卞和并被他的行为感动,于是令匠人剖开石头,果然藏有一块玉石。
此玉天然成圆形,通体白色如脂,只在中间有瑕纹呈龙形。楚文王令人遍查史籍,才推测此玉就是神玉,而中间的龙纹可能就是周昭王姬瑕死后附在玉石上的。楚文王为了掩人耳目也为了感谢卞和,便把此玉称作和氏璧。从此和氏璧深藏楚王宫内,为楚王随身携带之物,而且楚国得到和氏璧后,国运昌盛,更印证了此和氏璧就是传说中的神玉。
。
&amp;amp;amp;bp;&amp;amp;amp;bp;</div>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