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齐王怒

小说:大唐之刃 作者:林分二木
    武士彟谈完就回去了,两个小丫头却留了下来。

    武义带她们见李秀宁,两个小人行完礼就不知道该干什么,大眼瞪小眼,最后看向武义。

    武义笑到:;过来坐,喜欢吃什么自己拿。

    武珝:;公主真漂亮。

    李秀宁笑着到:;一脉相承,都是跟你学的吧?

    武义尴尬到:;哪有,我可没教过。

    武顺认真到:;公主真的很漂亮,是我见过最好看的。

    武义:;长的漂亮也不能不让说呀。

    李秀宁指着他:;你这嘴,怎么长得。

    柴绍走进来加了一句:;天天喝蜜糖,能不甜吗。

    李秀宁:;你们去玩吧。

    这是有事,武义带着她俩离开,只听到柴绍说:;太子派人去山东了。

    看来他们又开始了,武义心中想到。其实就没停止过。

    四月初,李渊在上谷设场围猎,于终南山修建太和宫。

    太子、秦王、齐王和李秀宁都被叫来。李渊喜欢打猎,而他这些子女也喜欢,尤其是齐王。

    同来的还有李承乾、柴哲威、武义,太子次子李承道(长子夭折),齐王长子李承业。

    武义:;人还挺齐。

    柴哲威:;为了家人和睦。

    李承乾看着武义到:;你收敛点,这里姑姑也护不住你。

    武义:;你这话说的,好像我总惹祸似的。

    李承乾:;不是,我的意思是对太子和齐王的时候,规矩一点。

    武义尴尬到:;我知道,我又不傻。

    柴哲威笑到:;我也担心你。

    武义:;你们俩够了,信不信我现在就怼他们去。

    李承乾拉着到:;善意的提醒,你看你还急了。

    李承道和李承业走了过来,看着李承乾和柴哲威,李承道:;我们也去打猎吧,叫上护卫,现在可是打猎的好时候。

    武义被无视了,他也不在乎,太子和秦王相争,他们这些小辈知道的不多。

    李承乾看向武义:;一起?

    武义:;我骑马不行。

    李承乾笑到:;不骑马,我们都是步行的。

    李承业看了一眼武义,他知道这个人的身份,可是和他们相差甚远,不明白承乾为什么要问他。

    众人挎着横刀,手拿弓箭,看着很有架势,武义连弓都拉不开,不扎脚面就不错了,李承道年纪大些,他和柴哲威是主力,就他俩射了几箭,其他人都是打酱油的。

    武义:;这叫打猎?

    李承乾:;感受一下气氛,等我们长大,就可以了。

    武义:;太无聊了,这么长时间连个兔子都没打到。

    李承业:;无知,这是练习箭术。

    武义笑到:;那你怎么不练,不行就说不行,找什么理由。

    李承业:;你说谁不行,你给我说清楚。

    李承乾拉着武义:;承业,别跟他一般见识,他没打过猎。

    对于承乾的好意,武义知道,想想就算了,跟他们有什么好挣的。

    李承业哼了一声找李承道去了,李承乾苦笑到:;你少说两句,他们都不知道你的性格,难免会有误会。

    武义拍了拍承乾:;我有分寸,我就是想看看他们是什么性格。一会再试探一下李承道。

    李承乾:;你把握好,别闹的太僵。

    最终也没打到猎物,众人停下来休息。

    武义看着李承道:;水平不行啊。

    李承道:;力气不够,这种软弓不适合打猎,如今我们只能回去找陛下讨要些了。

    武义:;别忘了讨些酒,听说陛下那里好酒不少。

    李承道笑着到:;想得美,最多偷拿点葡萄酿。

    这个李承道可以,至少不是小气的人,比李承业强不少,性格随和又不失气度。

    和他们的和谐不同,李渊这三个儿子在较劲,李秀宁陪着李渊,三兄弟不停的射杀猎物,李世民吃点亏,坐骑不太好,可即使这样他依然是第一。

    坐骑是齐王给他挑的,一匹烈马。

    李渊坐在上首,命人把烤好肉食分给众人。

    李承道起身:;陛下,能不能赏我们一些酒喝。

    李渊哈哈大笑:;给他们上些葡萄酿,今天可猎杀到什么?

    李承道尴尬的说到:;没有。

    李渊:;不急,你们还小,过几年就好了。

    太子:;打猎可以,但你要护着弟弟们,知道吗?

    李承道:;知道,有我在不会让他们有事的。

    李渊很高兴,这次的目的就是缓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效果还是有的。

    李秀宁给李渊满上然后到:;通商之后,周边各国都安稳了不少,可是太局限,草原深处我们接触不到,要是全面通商就好了。

    李渊:;你呀,不要急,一点点来。

    李世民:;如今不现实,他们不可能同意,那样他们就暴露了,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行踪不定,我们很难抓住他们主力。

    李秀宁:;吐谷浑和党项可以呀,他们地方不大,应该会同意吧?

    李世民:;这个可以试一试,你有什么打算?

    李秀宁看向武义:;你说吧。

    武义不想过早的表现,可姐姐决定推他出来也不能拒绝:;吐谷浑和党项主要以畜牧业为主,耕作主要是掠夺的大唐的子民,我们可以通过商业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减少边境战争,同时收购牧民的牛羊,让他们成为大唐的牧场,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公平,尤其是对牧民,我们甚至可以少赚一点,等我们国内恢复后,就可以打击他们的贵族和军队,其实打下来不难,主要是后续工作,降尔负叛才是最麻烦的,而对普通的牧民好,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没有普通民众参与的反叛成不了气候。

    李世民:;鼓励商业?

    武义:;没错,大家对商业的了解不够深,就像我们用文化同化周边民族一样,商业也可以办到,通过文化、商业、朝廷政策三管齐下,这才是解决他们的最好办法。

    齐王:;说的好听,那帮商人都是唯利是图的小人,不事生产,倒卖货物,靠他们能有什么用。

    武义:;您说的这种现象有,但是片面,有的确实通过倒卖货物赚钱,可是他们也付出了体力劳动,只要价格合理有什么问题,他们把蜀中的丝绸运到长安,蜀中百姓就多了一份收入,而我们也多了一个选择有什么不好,朝廷也多了一些税收。难道有几个小人就把所有商人打死,朝廷里还有贪官和清官呢。

    李渊:;朝廷政策指什么?

    武义:;比如减免赋税,夷汉一家。

    齐王笑到:;夷汉一家,凭什么,因为他们会放牧?可笑。

    武义:;只要是我大唐子民,为什么不能同等看待?当然,心胸狭窄目光短浅的人就算了。

    齐王站起来指着武义:;你说谁呢?来人,给我拉下去砍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