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东莱太史慈!”
他,正是奉北海孔融之命,离开北海,向曹操求援的东莱太史慈。
“太史子义?”
曹操翻身下马,心道:“贤弟莫非要将太史子义,拜入我的麾下?”
踏踏!
曹操大步上前,将太史慈扶起,温言道:“子义免礼。”
“将军,北海危急,请将军带兵驰援。”
曹操点头,扭头向卫阳看去。
卫阳眸光一沉,凝望远处。
“白起、典韦二位将军。”
驾!
白起、典韦二将,纵马而来。
“你二人统兵两万,先一步与子义一起往北海救援。”
“诺!”
“诺!”
白起、典韦二将答应一声,与太史慈带兵而去。
太史慈满脸感激之色。
三员武将,带兵而去。
曹操向卫阳看去,问道:“贤弟,子义果然有情有义。”
卫阳点头,凝望远处。
“兄长,北海孔文举,恐怕命不久矣。”
此言一出,曹操闻言一怔。
“贤弟,难道,文举要死在管亥之手?”
“孔文举不久将被管亥所害,由此,才能得到太史慈。”
曹操闻言,轻叹一声。
“可惜!”
他为孔融感到惋惜。
卫阳心中一叹,但愿典韦、白起能快些赶赴北海。
或许,能救孔融一命。
但他知道,这非常渺茫。
“子腾,我等也速度赶往北海吧。”
“好!”
卫阳点头,与曹操领兵,直往北海而去。
……
北海,城上。
连日来,青州黄巾渠帅管亥,围住北海。
数万黄巾,便如滚滚黄沙,冲向北海。
孔融领兵,守住北海。
虽然城上军士,死伤不少。
但却挡住黄巾的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拿起文士剑,孔融沉声一喝:“将士们,守住,守住!”
城上,数千守军,凝望城下。
夕阳西下。
这一次的攻城,告一段落。
城下,管亥领着黄巾武将,冷笑一声。
“今夜,行动!”
管亥冷不丁的说出这句话。
“诺!”
身后武将,答应一声,凝望城上。
夜幕降临。
北海孔融正在城中休息。
蓦然!
喊杀声起。
孔融大惊,急忙穿衣奔出府邸。
但见火把映天,北海城门处,数百军士,正在开门。
孔融大喝一声,道:“谁敢开门!”
他提起文士剑,杀上前去。
嘭!
突然,一片渔网忽然落下,将他紧紧罩住。
四下里军士将他围了起来。
轰隆!
北海城门大开,吊桥放下。
孔融大惊失色,暗叫不好。
他没想到,城中早已埋下黄巾余党的细作。
而他,竟然毫无察觉。
“该死!”
孔融六神无主,不知所措。
踏踏!
脚步声响。
城外黄巾,杀入城中。
一部分黄巾,杀害城中百姓。
黄巾渠帅管亥,沉声一笑,看向孔融。
“孔文举!”
管亥一脸戏谑的神色。
孔融颇有骨气,他冷视管亥,沉声道:“管亥,你黄巾余党,命不久矣,太史子义已经去搬救兵。”
“哈哈!”
管亥闻言,长声一笑。
他神色冷然道:“孔文举啊孔文举,你死在顷刻,还在吓唬本渠帅?”
突然,沉声一喝,道:“那我便用你的首级,挂在北海示众。我倒要看看,你所谓的援军,如何攻城!”
管亥眸光一沉,喝道:“砍了!”
“诺!”
黄巾余党,答应一声,拿起大刀,将孔融砍杀。
可怜,一代儒门之后,身首异处。
管亥冷视周遭,一名军士,快步而来。
“渠帅,城中百姓,如何处置?”
这些百姓,大多被押到街上。
他们看到孔融身首异处,纷纷痛哭出声。
管亥心烦气躁,冷然道:“格杀勿论!”
“诺!”
城中黄巾,拿起大刀,将城中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一个不留。
惨叫声、哭喊声,持续了将近几个时辰。
有的黄巾余党,手中大刀早已卷了刃。
管亥大步登城,看向城下。
“将孔融首级,悬挂在北海城上。”
“诺!”
一名黄巾,答应一声,快步而去。
管亥扶住城墙,冷然道:“且看援军,如何拿下北海!”
数日后。
曹操带兵,抵达平寿。
一名斥候,飞马来报。
卫阳得知,北海孔融,命丧管亥之手。
“这是儒门之殇。”
卫阳轻叹一声,为孔融感到惋惜。
太史慈得知孔融被害,与典韦、白起率军在北海城外,安营扎寨。
他去城下叫阵,管亥知太史慈厉害,并不理会。
在曹操、卫阳带兵与太史慈等人汇合的时候。
刘关张三兄弟,伙同田楷,一路赶回平原。
平原一片瓦砾,青州黄巾,都往北海聚集。
“叮,恭喜宿主,提前推进历史进程+!”
闻言,卫阳一叹,他提前改变了孔融的命运。
。
&amp;amp;amp;bp;&amp;amp;amp;bp;</div>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