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城外!
数万黄巾后方,一阵骚动。
但见一员武将,单枪匹马,闯入进来。
他,巍然如杀神一般。
左冲右突,杀入阵中。
所过之处,黄巾余党不敢靠近。
城上,孔融凝望远处,面露喜色。
“快去开门,这是子义来也。”
孔融一阵欢喜,他与子义有一面之缘。
黄巾渠帅管亥,眼见武将杀入阵中,直奔城下。
他亲率数百骑,赶上前去。
孔融大手一挥,沉声一喝:“放箭!”
嗖嗖嗖!
一阵箭雨,激射而出。
管亥不能靠近,只能任由武将奔入城中。
蹬蹬。
武将入城,快步登城。
“东莱太史慈,拜见府君。”
“子义,你不惧危险,来救北海,我代全郡百姓,谢你大恩。”
说着,抱拳为礼。
“府君,我来之前,在朱虚遇到济北相鲍信,他亲率大军,正往北海而来。”
“鲍信将军!”
孔融大喜,沉声一叹,道:“有子义与鲍信将军,黄巾可破!”
当即,孔融命太史慈为将军,命他镇守北海。
城下。
黄巾渠帅管亥一脸怒容。
“那武将何人?”
他向一旁谋士武将问道。
“禀渠帅,奔入城中的武将,似是东莱太史慈。”
“太史子义?是他?”
管亥闻言一惊,他知道太史慈的大名。
“哼,仅凭他太史子义,休想挡住本渠帅,弟兄们,攻城!”
“攻城!”
“攻城!”
黄巾如滚滚潮水,向北海涌去。
城上,太史慈临危不惧,指挥将士,守住北海。
入夜时分。
攻城,告一段落。
驾!
马蹄声响。
一名黄巾余党,拍马而来。
“禀渠帅,距离北海约有五十里,发现一支兵马,打着济北相鲍信的旗号。”
闻言,管亥眸光一沉,冷然道:“济北相鲍信?”
他呵呵一笑,道:“三万弟兄,随我往后方埋伏,我要将济北相鲍信的人头,震慑北海。”
“诺!”
“诺!”
三万黄巾,喝声如雷。
趁着夜色,管亥分出一半兵马,往后方去了。
而在北海,黄巾仍在努力的攻城。
秋夜凉如水。
孔融快步登城,为太史慈端来暖茶。
“府君。”
接过暖茶,太史慈心中一暖。
“子义,你单枪匹马,救援北海,我非常感激,若平定黄巾,定要向朝廷举荐你。”
孔融一脸感激,此等义将,古今少有。
“我奉母亲之命,感念府君之德,前来北海助阵,至于官职,并不在意。”
“子义,你真乃大义也。”
嗖嗖!
城下,一支支弩箭,激射而来。
太史子义挺枪将弩箭打落,便道:“府君且回府中,城上交给我。”
孔融点头,下城而去。
“不知鲍信将军,是否赶到北海?”
……
冷风骤起。
距离北海,约有五十里。
一座座营寨,拔地而起。
寨中,打着鲍字战旗。
营帐中。
济北相鲍信,浮一大白。
“好酒。”
拿起酒爵,又饮一爵。
鲍信微醺片刻,看向麾下谋士武将。
“这次,让曹孟德麾下典韦等人,与围攻泰山的黄巾交战。而我带领众位,赶赴北海,覆灭青州黄巾。”
“距离北海,约有五十里,那太史子义,应该到了。”
一名武将,抱拳为礼,道:“主公,太史子义单枪匹马,恐怕会被黄巾所杀。”
“那我们正要借此机会,拿下青州黄巾,甚至,占据青州!”
鲍信眸光一沉,又喝了酒。
谋士武将相互对视一眼,众人齐声道:“主公英明。”
踏踏!
脚步声响,门帘掀起。
一名斥候,快步上前。
“府君,太史慈进入北海,管亥围住北海。”
“太史慈果然名不虚传,竟然杀入北海,与孔文举汇合。”
鲍信淡淡一笑,一扫武将谋士。
“今晚休息,明天一鼓作气,击溃青州黄巾,拿下北海。”
“诺!”
“诺!”
帐中,武将谋士齐声答应一声。
轰隆!
突然,帐外一声巨响,便如石破天惊。
紧接着,喊杀声起。
鲍信大惊,急忙与武将谋士,出帐去看。
但见营寨外,数万黄巾,杀入阵中。
为首一员武将,头裹黄巾,杀气腾腾。
“鲍信,受死吧!”
黄巾渠帅管亥,沉声一喝,拍马挥刀而去。
啊!
所过之处,鲍信麾下武将,身首异处。
鲍信大惊,急忙往后便跑。
管亥挥刀而去,冷笑一声:“给我留下!”
蓦然!
刀光一闪,一片鲜血,喷溅而出。
鲍信大叫一声,身首异处。
管亥沉声一笑,道:“这些官军,一个不留!”
“杀!”
“杀!”
黄巾如潮水般涌去。
整座营寨,便如地狱一般。
轰!
鲍字战旗,化为灰烬!
&amp;amp;amp;bp;&amp;amp;amp;bp;</div>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