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治所!
城外,约有数万黄巾,将兖州治所围住。
城上。
刺史刘岱,一脸惊色。
身旁谋士王彧凝望远处。
“别驾,城外黄巾余党,贼兵势众,如何守住治所。”
刘岱神色焦急,城下黄巾余党,少说有数万之众。
兖州治所,仅有数千兵马而已。
如何守住城池,是个难题。
“府君,我等已派人告知东郡太守。相信乔太守,不久便到。”
“乔元伟素来傲慢,不将我放在眼里,若非兖州受到黄巾围攻,我绝不请他前来驰援。”
提到东郡乔瑁,刘岱一脸冷意。
他与乔瑁,素来不睦。
“府君,化干戈为玉帛,黄巾势众,切莫意气用事。”
“明白。”
刘岱手按佩剑,凝望远处。
黄巾攻打兖州,情况紧急。
兖州各郡,兵力分散,一时,难以消灭这么多黄巾余党。
“将士们,守住!”
锵!
拔出佩剑,刘岱沉声一喝。
“守住!”
“守住!”
城上,数千守军,敲击战甲,嘭嘭有声。
城下,黄巾渠帅一声令下,数万黄巾,奋力攻城。
刘岱指挥将士,抵挡黄巾。
嗖嗖嗖!
弩箭如雨,纷纷激射而出。
不少黄巾,被弩箭射中,死于非命。
黄巾渠帅大怒,命大军轮番攻城。
啊!
不少守军,从城上掉落下来,当场摔死。
这些黄巾,不要命的攻打兖州治所。
从早到晚,数万黄巾,尚未攻下兖州。
眼见天色已晚,黄巾渠帅沉声一喝,大军往后退去。
蓦然!
远处,喊杀声起。
约有数千兵马,疾奔而至,杀入阵中。
突如其来的变故,顿让撤兵的黄巾,一阵骚动。
远处,旌旗遮天,打着东郡太守乔瑁的旗号。
王彧在城上看到,急忙向刘岱禀道:“府君,乔太守到了。”
刘岱面色一寒,沉声道:“知道了。”
王彧神色一怔,看向刘岱。
刘岱哼道:“开城门。”
“诺!”
黄巾四散而逃,乔瑁带兵,抵达城下。
兖州守军急忙打开城门。
轰隆!
吊桥放下,城门大开。
东郡乔瑁,带兵进入城中。
刘岱来到城下,便道:“元伟兄。”
“公山兄,我来迟一步。”
乔瑁看向刘岱,不冷不热的道。
“请!”
二人相视一眼,进入府邸。
王彧看茶,二人对坐。
乔瑁环视周遭,淡淡一笑,道:“公山兄,黄巾势众,我从东郡带来数千兵马助阵。”
“多谢元伟前来相助,你的兵马,便在城中按下营寨。”
“实不相瞒,若破黄巾,这兖州刺史,可否让我?”
乔瑁轻抿口茶,微微一笑。
刘岱神色微变,乔瑁此举,乃是趁火打劫。
明知兖州危急,还说出如此之言。
刘岱忍着这口气,冷然道:“你我先拿下黄巾,至于刺史一职,改日再提,如何?”
“好,有公山兄这句话,我便放心了。”
乔瑁呵呵一笑,看向刘岱。
刘岱心中生气,表面不露声色。
王彧在旁,心中暗暗担心。
乔瑁之言,锋芒毕露,不给府君一点考虑。
王彧不知,刘岱心中,已动杀机。
翌日!
刘岱派出兖州斥候,侦查黄巾动向。
傍晚时分,斥候飞奔而至。
兖州黄巾,又集合十万之众,距离治所,不足五十里。
闻言,刘岱、乔瑁齐齐大惊。
入夜,一名文士,前来投靠。
此人,东郡人氏,姓程名昱字仲德。
他游历兖州,得知黄巾围城,便前来效忠。
刘岱大喜,拜程昱为军师。
踏踏!
城外,一名军士,风扑尘尘而来。
他快马加鞭,赶到城下。
蹬蹬!
军士快步登城,看到乔瑁,急忙惊道:“太守,东郡沦陷!”
乔瑁闻言一惊,喝道:“谁占了东郡?”
“黑山军于毒得知太守率军离开,他带兵突袭东郡,东郡被于毒占了。”
“该死!”
乔瑁大怒,锵的一声,拔出佩剑。
“众将士,与我杀回东郡。”
刘岱在旁,眸光一沉,喝道:“元伟!”
乔瑁一怔,看向刘岱,问道:“何事?”
刘岱呵呵一笑,道:“死吧!”
提起佩剑,一剑将乔瑁砍翻在地。
如此变故,城中东郡兵马,登时一惊。
“乔瑁私通黄巾,被我斩杀,尔等东郡将士,还不归顺?”王彧、程昱见状,只觉刘岱行事太任性了。
扑通!
扑通!
数千东郡将士,看到太守被杀,纷纷投降刘岱。
刘岱神色得意,聚众万人,镇守城池。
翌日。
十万黄巾,如滚滚潮水,兵临城下!
兖州,即将经历一场大战。
而回到陈留的曹操与卫阳,也在数日后,得知江东猛虎孙坚,死在江夏黄祖之手。
卫阳神色微变,暗道:“可惜。”
数日后。
长安信使来到。
天子刘协,得知曹操大破汝南、颍川两地的黄巾,册封他为豫州牧。
又命曹操带兵平定兖州之乱。
&amp;amp;amp;bp;&amp;amp;amp;bp;</div>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