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 母子

小说:卿卿入君怀 作者:简欢
    <link href=/r/book_piew_ebook_css/2310/519572310/519572336/20201216213501/css/style.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    二更的梆子敲过,晏远南带着一身的寒气进府下马,一回家就迫不及待地直奔栖贤阁。

    余氏还没有睡着,躺在床上看着榻旁小床上的晏栗发愣,脸上挂着温柔的笑容。

    “怎么还没睡?”

    晏远南进来之前已经被婢子们卸下软甲和长剑,站在门庭烤了会火,确定身上不带一丝寒气,这才放心地进了内室。

    余氏看着他就要起身,被他轻轻摁了回去:“快躺下,你生产不易,赵太医也说了要好生养着,不然留下病根可是不好。”

    余氏被他的体贴包围着,只感觉自己幸福的不像话。

    晏远南粗糙的手抚摸过小儿熟睡的脸颊,心中升起从未有过的感觉。

    晏晗出生时,他在外头,匆忙赶回家后听说是个女儿,晏祖父很是失望,连带他也没了期待。后来与晏晗接触的时间不久,晏晗见了他就跟耗子见了猫似的躲着,父女之间越来越没有话说,他也打心底不喜欢这样的女儿。

    后来有了翊儿,生产的时候他恰好不在家里,等回去见面的时候,翊儿已经快两岁了,跟晏晗是一个性子,见了他就躲在余氏身后,只拿一双眼睛偷偷瞧他,无论他如何示好都依旧是害怕的模样。

    只有这个孩子。栗哥儿,是他亲自取的名字,也是唯一一个他看着出生的孩子。

    余氏瞥见丈夫这温情模样,犹豫了几次还是鼓起勇气问:“我听香儿说,晗儿失踪的时候是谢二公子出手相救的?”

    “的确。”片刻后,晏远南答道,又简略地将前因后果给讲了一遍。

    余氏听后沉默一阵,才道:“早前晗儿与我说,谢二公子想将她娶回去,我还不信,看谢二公子对晗儿的事如此上心,看来是真的了。”

    她说完后有意抬眼观察晏远南的神情。

    晏远南自然是愕然,他眉毛一挑,有些不悦:“晗儿一个姑娘家,什么时候和谢二公子有了来往?”

    既然余氏打算说出来,心里是做了说辞的,略去其他不必要的细节,只说了在庄子上偶然救下险些被砸到之事,又在郡主府碰见过,三番两次的,自然就认识了。

    晏远南道:“这样倒说得通了.......都是年轻人,晗儿生的比那林中卫家号称‘京都第一美人’的林小姐也不差,一来二去,喜欢上也没什么奇怪。可是......”他停顿片刻又道,“既然他喜欢晗儿,前日来的时候为何不顺道提及此事呢?”

    若不是余氏今日忽然说出来,他是一点儿苗头都没瞧出来,也不知是他忧心他事未能发觉,还是......谢昭根本就没这个意思?

    余氏本对谢昭没什么好印象,又是克妻,又是纨绔子弟,这些京都的名门侯府看起来光鲜,实则内地不知有多腌臜,她也是听严老太太无意说过,一直对这样的‘高枝儿’抱以贬义态度。所以就算谢昭救了女儿,她也依然没有多大的改观。

    不见余氏有回应,晏远南看向她道:“怎么忽然对谢二这般关注?”

    余氏摇摇头,躺了回去:“妾身虽然没有见过他,可听外头的传言及他的行径,看起来不像是良配;且侯府的老夫人对他一向不待见,侯府里的弯弯绕绕又多,妾身怕要是侯府派人来问亲——若是晗儿嫁过去,指不定要受多大的委屈。”

    晏远南目光闪烁,似有掩饰地替她掖了掖被角,道:“这事你不必忧心,我必然会好好相看再做决定,即便是侯府也不能强加于人,我这就去找母亲商量商量。你先睡吧。”

    晏远南去了慈安堂,去的时候严老太太正在侧房堂屋内诵经,屋内灯火通亮,宋妈妈伺候一旁,兰草松芝两个丫头也没歇着,奉茶点香一阵忙活才关上门退了下去。

    倒像是知道他要来,刻意等着伺候完了才离开。

    晏远南坐在正堂屋候着,等到严老太太诵经完毕,手捻着一串念珠满身佛香地走出来坐下。

    晏远南恭敬地行过礼,母子二人才开始说话。

    “已经三日了,云露院那位你打算怎么处置?”

    严老太太也不兜圈子,开门见山道。

    晏远南自然知道说的是谁,却因早年的情分在心中如秤砣压着,一直借口军务繁忙整日都在外头,等到二更才回来。

    既然严老太太主动提了,他也没法囫囵躲过去,思索片刻后道:“母亲如此说了,儿子也不能不处置。况且此事的确是音素做的太过,既然是柳家要借人,为何不早些说,偏凑到太太生产的时候正好赶上了,差点误了大事,此等罪过必须要罚!依儿子看,就罚她......去城外的于家庄子上思过。”

    听到这话,严老太太似乎是有些愕然,抬头看着他,半晌没作声。

    晏远南被她这眼神看的心里有些发毛。

    “母亲是觉得儿子处理的不够妥当?请恕儿子愚笨,还望母亲直言。”

    严老太太沉默以对,等到晏远南以为她快要睡着了,才听到她轻浅的冷笑一声:“你离家多年,在我膝下受教的日子早已不复存在,既然你已有主张,何须问过我?”

    严老太太是有过儿子的,只因三岁时染了寒疾不幸夭折了。

    伤心过度的严老太太再也无法生育,原本当时的晏太公爷想另纳贵妾进门续上香火,可晏老爷拒绝后独自出门去半月有余,半月后从外头带来一名七岁的男孩,说是当年年少之时和奶娘的女儿有了私情,在外生下的儿子。因不愿意另聘妾室,而奶娘的女儿已经患疾病早逝,奶娘又年纪大了照顾不了孩子,所以晏老爷将他带回来养在严老太太名下,是件两全其美的事。

    晏远南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进了晏家,没有生母的陪伴,嫡母也从未苛待过他,付出心血悉心教养十几年,终于长成了能承担晏家重任的少年。

    晏远南是感激严老太太的,她出身名门,见识长远,能有宽阔的胸怀容人所不能忍。

    晏家落魄时举家外放昌州,他失了柳家的亲事,严老太太请人相看婚事,前后忙碌一手包揽,等到余氏进门三载,晏老爷去世后,她才将中馈交给媳妇,自己整日诵经念佛,不问家事。

    且当初新帝还在昌州乡下做郡王时,她就曾提点他要找时机投靠;也是在京都封官分级时,告诫他万万不能恃功生傲,要低调行事,小心办差.......这么多年以来,他唯独在柳氏这事上破了诫,没有听严老太太的嘱咐。

    可即便是从信中知晓纳了柳氏进门,也从未见严老太太这般冷脸以待。

    她是真的动怒了。

    晏远南一愣,脑中想过许多事,待反应过来时严老太太的脸色已经不能用难看来形容了,他赶紧撩袍跪下告罪:“母亲这说的什么话,岂不是让咱们母子离心生分了?母亲有何话尽管说,我必定听从母亲的教诲!”

    严老太太眼睛瞥了他一眼,并不觉得比起从前一般的诚恳,倒多了几分官场人惯用的冠冕在里头,于是无奈地摇摇头,摆手道:“你如今大了不比从前,是一家之主,想做的事以你的心思做无甚大碍,可有些事我不明言不代表我糊涂、不晓得,那柳氏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我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何必弯弯绕绕的弄这些假模假式的东西?只要她安分守己,做好妾室的本分,我断然不会对她如何、也不能叫旁人将她如何;可若是她不安分、肖想不属于她的,或是想踩着晏家的头攀别头的高枝儿.......我就是头一个不答应!”

    晏远南听了这番话,心头一惊,满脸的惶然,更是急切道:“母亲的心意我明白,可音素她......她也是个苦命人,当初她也是被柳家逼迫嫁给那昌平伯,如今跟着我才过了两年好日子,我也是念在当年的旧情上才对她格外宽恕些.......”

    男人,总是愿意相信自己已经认定了、执着相信的事。

    严老太太明白这个道理,因此没有在这上头多过纠缠,而是叹了口气,缓声道:“你对她的情意我也看在眼里,否则当初你要纳她进门时我便是冲到御前也是不许的。”待被宋妈妈服侍着喝了口茶缓了口气才继续道:“可如今清柔的事你也看到了,她明摆着就是不想让正室太太的嫡子降生,可怜栗哥儿,若不是他姐姐拼死跪求,哪来的哥儿?你哪来这康健活泼的小儿?”

    由此晏远南心里便想到了方才在襁褓中还对他呵呵笑的幺儿,对余氏和晏栗的歉疚又添了大半,没了方才的假模假样,容色惭愧,跪着不出声。

    “当初你父亲不愿意纳妾,为的就是怕有其他的孩子,怕你自卑作祟,平白的受委屈、遭冷落,更是亲手交到我的手里,叮嘱我将你抚养成人,不可另眼看待了你。如今你也是作父亲的人了,难不成还体会不到他的一番苦心?还要让你的儿子再遭一回罪?”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