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晋江独家

    *

    “春节”, 研究所放假三天。

    作为工作人员,章长青随着大伙儿放假了。他本想留在院里?,跟外?省的技术人员一起过年?。李政委说:“长青, 你回老家看看?”他一想也是,都知?道他是本省的,执意留下来显得?太特别。

    章长青收拾了东西,去后勤部报到。

    吴主?任说:“长青,给你多放几天假,回去瞧瞧……”

    章长青也想家了,小叶子写信催促呢,就点了头。他去服务社买了一包糖果,就搭乘运输队的卡车往家赶。

    到县里?时,天已?经黑了。

    县武装部的同?志安排了房间,还联系了一辆马车。

    第二天一早,章长青就上路了。同?行的还有县里?的几位同?志, 提着公家配给的粮油米面,都是回老家过年?的。

    一路上说说笑笑。

    到柳沙湾时,已?是中午。

    章长青提着旅行包下了车。今儿是大年?初一,到处都是放鞭炮的,地?上满是红红的纸屑, 空气中充溢着刺鼻的硝烟味儿。

    赶上吃饭,村口的人不多。

    看到有人过来,还以为是走亲戚的。这跟章长青的打扮的有关。他穿着灰色制服, 系着方格围脖, 看着像个公家人。

    “呦,是长青回来了?都快认不出来了……”

    有眼尖的认出了章长青,章长青笑着回应着。这半年?在研究所呆着, 跟着技术人员喝了不少墨水儿,变得?文气起来了。

    进了村,章长青感受到了变化。

    村道修整了,垫了一层砂土,平坦了不少。小学校挂牌了,竖着高高的国旗杆儿,正规多了。

    到家了,章长青屏住了呼吸。

    他推开栅栏门,长河和小叶子在树下玩耍,见他回来了,立马冲上来,喊着:“爹!”“四哥!”

    “叶子,长河!”章长青一把?搂住。

    章小叶瞅着爹,这是转业了?长河也揪着衣襟,好奇地?问:“欧呦,这是毛料的?”

    “哦。”章长青不便解释。

    他看着小叶子,穿着花棉袄,戴着绒线帽子,个子又长高了。长河也蹿了起来,脖子里?的银项圈取下来了,小叶子说给了继涵。

    “长青

    回来了?”

    章老爷子在屋檐下晒暖儿,听到动静就睁开了眼睛。

    “爷爷,过年?好!”章长青上前行了一礼。

    章老爷子呵呵笑着,心情很好。

    章怀良从堂屋里?出来,看到长青就一通埋怨,“你这个娃娃,也不提前打声招呼?尽搞突然袭击……”

    可埋怨归埋怨,言语间的欢喜怎么都遮掩不住。

    一家人围着长青,问长问短。

    章小叶插不上嘴,就揪着爹的衣襟。章长青朝灶屋那边瞄了瞄,想过去说话?。江玉梅抱着襁褓出来了,笑着说:“长青,来瞧瞧你侄儿。”

    章长青瞅瞅娃娃,正睡着,小脸红扑扑的。

    “这是涵涵?”

    “是啊,四个月了,会认人了。”

    江玉梅显摆了一下,方冲着灶屋喊:“秀儿,快出来,跟长青说几句。”

    陈水秀正在下饺子,早就听见了。

    她不好意思出来,就隔着窗户朝外?瞅着。继霞在灶前烧锅,笑嘻嘻地?说:“婶子,俺看着锅,您快出去呗!”

    陈水秀探身?出来,抿着嘴笑笑,又把?头缩回去了。

    章长青正好瞅见了,心里?一热。他想说:“秀儿,我回来了”,可当着众人的面,又咽了回去。

    一会儿功夫,饺子下好了。

    连汤带水,一人盛了一大碗,摆在灶台上。

    “爹,在灶屋里?吃?暖和。”

    章怀良请老爷子坐下,其他人跟了进来。因为人多,大人们坐着,娃娃们站着。

    陈水秀瞅瞅长青,章长青回望了一眼,相视而笑。

    爹和娘对上暗号了,章小叶这才放了心。

    *

    爹回来了,章小叶搬到外?间榻上。

    她把?屋子让出来,让爹和娘过二人世界。晚上熄灯了,听到爹和娘在说话?,心里?发急。怎么这么腼腆呢?不亲热一下哪行啊?

    殊不知?,长青和水秀在等小叶子睡着。

    这些?日子,他们通过书信往来已?建立了某种默契。虽然不是那种卿卿我我,可彼此间的信任和鼓励却越来越深。要?说,夫妻间的感情很微妙,就像一条小溪,只要?疏通了,就会涓涓流淌。不管长青还是水秀,都感到了一丝甜蜜。这种甜蜜带着期盼,带着守望,也带着幸福。

    章长青在家住了两晚上,就启程了。

    县里?的马车来接,连带着那几位同?志一起回了县里?。

    送走了长青,家里?又恢复了平静。

    可长青带来的欢喜远不止这些?。出了正月,陈水秀发现自己有了变化,嗜睡、呕吐、身?上懒懒的。她猜到了什么,却不敢相信。

    江玉梅也察觉到了,喜滋滋地?说:“秀儿,你是不是有了?”

    “玉梅姐……”陈水秀红了脸。

    章小叶听见了,就抓着娘把?了把?脉。怀孕的人心跳加速,脉相是有些?不同?。

    她不敢确定,就让娘去瞧大夫。可村里?没有懂医的,镇子离得?又远,去一趟得?走好远。她怕娘累着,就不敢催促,心说,再观察一下。

    章小叶列了一些?注意事项,操着娘的心。

    她勤快起来,不再睡懒觉了,帮着做一点小活儿。还让爷爷做了几个刷子,有刷碗的,有刷锅的,不让娘摸凉水。

    到了三月,早孕状况越发明?显。

    陈水秀接连呕吐,吃不下东西。江玉梅有些?担心,让长志送水秀去瞧瞧。

    这天一早,章长志拉着架子车,驮着水秀和叶子去了七里?店。

    到了林记药铺,林老先生把?了脉,笑着说:“恭喜你,有喜了。”听说水秀食欲不好,就提笔写了一个方子。

    章小叶瞅瞅,都是开胃的,类似于食补方子,对胎儿没啥影响。

    从药铺出来,就直接回家了。

    怀孕未满三个月,还是小心为好,即便是娘家也先保着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这种说法没啥依据,更多的是一种常识。可能?是早孕阶段,孕妇的情绪、饮食、环境对胚胎有影响,也容易诱发流产等等。

    *

    陈水秀身?体素质好,很快熬过了早孕期。

    她跟长青写了信,报告了这个好消息。长青激动异常,想起当初小叶子出生,他一口气喝了二两白酒。他给水秀回信,说:“秀儿,娃娃的名字,我想好了,若是男娃就叫继国,女娃就叫继苒……”

    陈家那边得?了信儿,欢喜异常。

    陈王氏知?道章家人口多,家务活儿多,她怕水秀受累,就说:“他爹,要?不把?秀儿接回来住一阵子?”

    “行啊

    ,水莲出嫁了,那屋子就让秀儿和叶子住。”

    陈根发也想闺女了,一直念叨着小叶子。他的脖子就是小叶子给治好的,还让大川把?工作台加高了十公分,说跟视线平行,省得?累脖子。

    可柳玉苏不乐意,跟陈大川抱怨着。

    “大川,家里?住得?窄简,二川兄弟正在说亲,秀儿带着叶子回来,哪个闺女敢嫁过来?”

    “看你说的,秀儿回来住几天,又不是常驻。”

    “那怀孕距离生产得?好几个月,不是常驻是啥?”

    柳玉苏不停地?叨叨着,陈大川皱着眉头。

    陈王氏恰好听见了,心知?大川媳妇不好相处,就打消了念头。她给水秀带了口信,说:“秀儿,要?是忙不过来,娘去照顾你。”

    陈水秀怀孕五个月,陈王氏来到了柳沙湾。

    长青不在身?边,叶子又小,没人撑着哪行啊?反正解放了,没那么多规矩了,只要?亲家乐意,就厚着脸皮住下了。

    陈王氏一来,帮了不少忙。江玉梅是个大度的,一点都不计较。她自个儿也带着小娃娃,巴不得?有人帮忙呢。

    *

    日子一恍而过。

    到了秋天,章小叶背着书包上学了。

    本来,她想留在家里?陪着娘。可她的知?识藏不住,不扎架子会露马脚的。

    学校是祠堂改建的,古香古色的大屋子,一隔两半,坐着几十个娃娃,分为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校长和教?员是区里?派来的,就住在祠堂里?。

    章小叶一上课就犯困,老师讲课就像催眠曲,不知?不觉就睡了过去。因为打瞌睡,没少被提搂。可她啥都会,老师也拿她没办法。

    其他娃娃见了,就给章小叶起了一个外?号叫瞌睡虫。

    章小叶翻了白眼,不搭理。

    章长河听到后,就逮着人家揍了几下。结果,人家去家里?告状,章怀良把?长河训了一顿,让他跟同?学赔礼道歉。

    长河道了歉,章小叶很不好意思。小叔从小就是保镖,长大了依然如此。

    可这么一来,家里?都知?道章小叶上课打瞌睡。

    章小叶心说,先混一个学期,等寒假一过就跳级好了。反正都是一个老师教?,除了课程不同?,

    其他都一样。

    中秋节过后,章小叶过了六岁生日。

    这一回,真?得?是大娃娃了。

    章小叶照照镜子,不敢相信自己穿来四年?了。从小不点到小大人,不过一眨眼的功夫。可她终究长大了,没病没灾,运气还不错。

    生日过后,天气转凉了。

    陈水秀进入了预产期。章小叶操着娘的心,每天都要?把?把?脉。

    这会儿卫生条件很差,生产都在家里?。讲究一点的人家请个接生婆,不讲究的就自己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也担着风险。

    章家早有准备,早早请了接生婆。

    到了农历九月初二,陈水秀顺利地?生了一个男娃,母子平安。章小叶有了弟弟,既开心又嫉妒。她本是娘的娇宝宝,要?被小不点夺去了。

    陈王氏伺候着月子,江玉梅在一旁搭把?手。

    一转眼,小娃娃满月了。

    小娃娃发育得?好,能?吃能?睡。陈水秀也恢复得?不错,除了胖了点,跟以前没啥两样。

    章怀良给娃娃取了一个小名叫小石头,大名叫章继国。长青写信回来,很是愧疚。他这个当爹的,不能?陪伴妻子儿女,只能?在精神上给予鼓励。

    章小叶看了爹的信,很是感慨。

    当初选择了爹,就得?面对这个问题。

    这个年?代,夫妻两地?分居很常见,好些?公职人员和军人都是如此。男人在外?工作,女人养儿育女,照顾老人,做出了巨大牺牲。

    这种模式,跟时代背景有关。

    连年?战乱,民生凋零到了极点。经过三年?多的休养生息,刚刚得?到恢复。国家还很贫穷,工业基础薄弱,城里?养不了那么多人,就分散在了农村。

    她想,娘跟爹先苦后甜,等到随军家属办下来了,就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更晚了,抱歉哈~

    ^_^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