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小雅捐款一百元,有点少哦。
;可不是么,她出书赚了不少钱呢。
;听说她家开公司,很大的公司,搞房地产的。
;太小气了,真抠门!
;只想捞钱,不愿为灾区捐款,这样的小作家学校还宣传呢,这回凉凉了。
;如果她继续写书,肯定没有人看。上一本没头没尾,听说她准备写下一部呢。
;……
学校也是一个社会,是一个价值观泾渭分明的社会,一些学生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但也有一些学生会成为反面教材。
而中间那些没有资格被别人评论的学生,就成为了评论大军,像主审团一样,决定一些学生的名誉。
而这些名誉对一些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有影响。
在沈仲看来,这有点涉嫌道德绑架,一些人只看表面,不知道小雅家已经高利贷度日子了。
万一资金跟不上破产的话,还要负债呢。
他来到一个教室,从窗户上发现了小雅的身影,大部分学生在外面玩耍,教室里只有几个学生,她爬在桌子上面。
旁边有俩个女生在跟她说话。
;小雅,你在追捐一点吧,你是全校名人,你捐这么少,起了不好的带头作用,很多学生一分钱都不捐。
;是啊,他们说你那么有钱都不捐,凭什么让他们捐?
;听说第一名可以代表捐款学生上台发表感言,届时会邀请很多家长来……
小雅用书挡住自己的脸,她已经想请假避开这个风头了。
但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她每天要面临这样的风言风语。
沈仲在外面站了一会,感觉小雅长大了。
其实对于捐款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导向,一旦成为一种攀比,对于学生心理没有好处。
那些普通家庭的孩子们,觉得他们不捐合情合理,像萧小雅不捐的话就不对。
更有一些学生拿小雅当挡箭牌,觉得她才捐一百元,凭什么让他们捐?
;人心啊!虽然是一些十几岁的孩子,可家长们总是会忽略价值观的导向。
;如果攀比无法避免,每个人身在江湖身不由己,只能向前冲,落后就会被人看不起。
他来到办公楼,找到十一班的班主任,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男老师,带一副眼镜,正在批改作业。
;你好,请问你是小雅的班主任吗?
;嗯,叫我张老师就可以了,你是小雅的家长吗?
;是的,我是小雅的姐夫。
;小雅的姐夫?
张老师急忙站了起来,仔细看了几眼道:;快请坐,你可是大名鼎鼎的小说主角呢。我女朋友逼我看《小丫日记》,可我忙的要命,哪有那时间。
沈仲哭笑不得,看来背后骂他的男人不少呢。
他拉了一张椅子坐下,询问捐款的事。
张老师一边批作业一边道:;这种事不好说,大家都有道理。如果匿名捐款的话,很多学生就不捐了。学校弄了一个排行榜,就是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捐款,可无形中攀比之风就上来了,难做啊!
;可学生们本身没有钱,他们需要向家长伸手,实际上,家长的捐款意向反而成为学生捐款的态度。
;对对,你说的很有道理。其实跟学生们的意愿不大,他们都想捐款,而且想多捐一点,才能满足荣誉感。但票子掌握在家长手里,不是他们说了算。
张老师对于小雅姐夫一针见血的看问题,有点欣赏。也有家长过问这件事,但不会谈这些问题。
大部分家长抱怨孩子在家逼他们,闹的不可开交,希望老师劝一劝。
沈仲继续道:;可现在的问题是家长的能力,或者说意愿,成为学生的名誉。那些落后的学生会自卑,那些捐款多的学生沾沾自喜,可能看不起别人,这个排行榜的副作用,远大于正面意义。
张老师听到这里,才知来了一位抗议的家长。
他微笑着,耐心解释道:;这是教委的决定,几乎是全国性的一次爱心教育活动。献爱心没有错,可引发一些不好的声音,这是无法避免的。
沈仲明白跟他说没有用,哪怕跟校领导说也没有用,他只是觉得爱心通过捐款多少来表现,本身是勉强的。
不能从学生根本上解决问题,靠攀比激励,这种做法不可取。
张老师看到家长脸色不高兴,说道:;我知道你是为了小雅而来,小雅捐款时说家里有困难,我能够理解。可她是学校名人,她注定要被大家关注,这是无法避免的。
这样吧,我出四百元,帮她把排名提升一下,起码在我们班算靠前的。我也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影响学生的心情,那会影响学习的积极性。
张老师的态度,让沈仲比较满意,年轻老师好说话,通情达理有想法。
小雅有这样的班主任,他反而放心了。
;我今天来,可不是为了让张老师垫付这笔钱的,家长哪怕困难,也不可能被几百元难住,她根本就没有跟家里人提。
;那你的意思?
张老师被弄糊涂了,他也觉得像小雅的家庭,哪怕很困难,随便拿出几万来也是毛毛雨吧?
一百元带了一个不好的头,学生们都有从众心理,他班捐款全校倒数第一。
这弄的他这个班主任准备自己掏腰包,给一些学生补捐。但女朋友反对他这么做,因为捐款活动又不是这一回,一年出现几次都有可能。
沈仲想了想,才道:;我的意思由我来补捐,为了不引起学生的攀比风气,并且让学生们明白享受社会资源多的人,响应的要多付出一些,我会捐一笔较大的数额。
张老师一听这是好事啊,他求之不得呢。
他马上激动起来,态度也热情了许多。
;你这样的家长我是第一次见,其他家长来了直接问我班里捐款最多的是多少,然后捐一个不高不低的数字。事实上,很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被别人小看,才来捐款的。
沈仲跟他谈这些,是希望班主任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不要助涨攀比之风。
最怕遇到个别老师不断激烈学生捐款,为了班级排名靠前,弄的学生回去逼自己的父母。
如果是那样的班主任,他不放心,会考虑给小雅换班。
;在哪捐款?带我办理一下手续吧。
;在教导部,我们班最多的一个学生捐款俩千,这事你看着办,量力而行。
张老师有点小惊喜,很想知道人家捐多少?但不方便开口问,一旦问的话,会让家长有压力。
但更想象不到,捐一个什么大数字,既体现了献爱心,又不至于引发新一轮攀比之风?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