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夷吾这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声援重玄遵!
他无法离开死囚营不能够回临淄。但是他要让临淄人知道这世上还有他王夷吾的存在。
他用阵斩神通外楼华方宇的战绩告知临淄齐国内府第一孰未可知!
更是用这封只有一句话的捷报为重玄遵造势。
天府者天下第一府。
姜望不够看重玄胜更不够。
重玄胜愣了片刻咬牙笑道:“好得很呐!”
至于姜望……
对于王夷吾的战绩他倒是没有很惊讶。他从来没有怀疑过王夷吾的实力和天赋古往今来第一的通天境本就是一种里程碑式的证明。
其人打遍军中无敌手那也是实实在在的战绩不是吹捧出来的。
兵主神通号称是“万军之将天下之凶。”经过战场上的磨砺最终会发出怎样的光彩其实难以想象。
没有人会否认王夷吾的未来。
下一次的胜负在交手之前都未可知。
当然姜望亦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无论王夷吾有多强既然已经被他反超了……压过一头一世压一头。
唯独让他惊讶的是王夷吾这一份战绩的背景——春死之军兵出夏国一日内破境百里!
夏国自当年战败后就已经退回南域现在与齐国并不接壤。
中间有好大一块区域有好几个小国作为缓冲。
何以有此战?何以春死之军能够突然攻入夏国?何以王夷吾能够冲破剑锋山的防线杀死夏国守将华方宇?
“你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场战争吗?”姜望问重玄胜。
在他看来其人先前能笑着问捷报心里应该是有预期的。
不过重玄胜摇了摇头:“怎么可能早知道?我只是对陛下会这样落子……不意外。这就是陛下会有的手笔。”
他叹道:“当今天子之气魄真是超迈四海!”
人身有四海曰脊柱海、躯干海、四肢海、头部海又名通天海、五府海、藏星海、元神海。
修行者常以肉身映照现世。
世人也常以“四海”代称天下。
姜望自己还在想象那接连发动“崔杼刺君”、“张咏哭祠”两件大事的幕后势力下一步会做什么。
他还在为齐国波云诡谲的局势感到不安好像前方山雨欲来。
他还在揣测天子会如何应对。会怎么清洗朝野如何才能避免不伤及太多无辜自损八百……
而齐天子早已经做出了选择。
现在才是大师之礼后的第三天也是崔杼刺君案后的第三天。
春死之军的调动不可能是从今天才开始。
也就是说在崔杼刺杀齐帝喊出“神武三十一年。崔杼刺姜述!”的那一天。
齐帝就已经做出了非常果断的反应。
对于“崔杼刺君”、对于“张咏哭祠”……
对于那幕后势力有可能的下一步动作有可能主导的种种行动……
齐帝的应对非常简单。
战争。
极其强势极其霸道的战争。
用毋庸置疑的胜利来碾碎一切不服扫荡所有阴谋镇压国内国外!
“崔杼刺君”无非是想要证明齐国时局不稳。
来一场国战看天下看看大齐稳不稳!
“张咏哭祠”无非是要证明大齐苛待功臣从而导致君臣离心。
来一场国战看天下看看大齐是否君臣一心!
齐天子根本不管那潜于水面下的势力想做什么绝不可能被那藏在暗处的势力牵着鼻子走陷入千头万绪的猜疑与追索当中。
让都城巡检府去查案让打更人提供武力支持但他真正的手笔却在春死之军!
既然公开说是夏国刺客来刺齐帝那就攻夏!
那天早上重玄胜说那刺客是不是夏国的并不重要。
原来是这个意思……
刺客怎么说不重要夏国认不认也不重要。
齐帝想不想认为那刺客是夏国的才最重要!
以今日齐国之强环顾东域的确如姜望面谏时所言“触我必亡”。
在东域范围里打乱战意义不大还容易引起诸国恐慌破坏齐国在东域的长远布局攻夏则不同。
首先是“师出有名”。
齐夏之间本身是早有国恨。夏国改元“神武”后年号至今未变说明奋武雪耻之心从未消失。而且这一次还有“夏国刺客”公然在齐国大师之礼上行刺。伐之有名!
其次夏国是南域大国。攻伐这种级别的国家才能够显现齐国的实力。所谓杀鸡儆猴杀个鸡蛋肯定不行……杀猴子就很有效果!
齐天子并没有预见到之后会接着有“张咏哭祠”的发生但毫无疑问他的应对一并将此事的影响抹去了!
这本就是天子手笔倾山之局。一切阴谋、敌对、野心、抗拒……高山倾倒摧毁一切。
回过头来再看这件事能够说明什么?
春死之军说是一日内破境百里春死当然也是齐九卒中仅次于天覆的精锐。
但也不可能朝发夕战从齐国到夏国至少这中间的缓冲地带各种势力需要时间去协调。
不可能说为了打夏国一巴掌就先把路上这些小国伐灭了——非要那样做的话夏国也会提前有个准备。联景联牧都是选择。
而协调这些小国、让大军得以通行的时间需要多久?两三个月?半年?
齐国兵事堂给出了答案——
两天。
春死军所到之处那些小国纷纷让道。简直是让齐国大军把它们的国境当做自家庭院一般闲逛!
用两天的时间打通了大军通行之路并且奔袭到夏国国境。而后用一天的时间破境百里拿下剑锋山!
尤其剑锋山此地还有一个重要的历史意义——这一座夏国境内的名山曾是旸国极盛之时向西南方向拓土所打到的最远的地方。
齐国用无双兵锋向东域向天下宣告一事——
今齐之强盛已不输旧旸!
姜望不由得感叹道:“此诚天子倾山之子此子落下之时局势已定。”
岂止是局势已定啊棋盘都被这一子按碎!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