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字卷 斜阳草树 壬字卷 第一百一十一节 明波初伏,暗流渐起
两军对垒当然不可能就此停火僵持随着蓟镇军主力的陆续到位双方接触性的战斗自然就开始多起来了。
沿着巩华城到榆河这一线双方的骑兵展开了规模不大但是却异常激烈的交锋那种数十骑到一两百骑的接触战、遭遇战、突击战和绞杀战陡然增多每一场对战都是血淋淋的虽然说不上伤筋动骨但是却也让人感觉到战争的残酷。
宣府军如果是边军精锐中的精锐但是蓟镇军也不弱尤其是在尤世功担任蓟镇总兵这两年也是着力裁汰老弱打造一支隶属于自己的精干力量而此番他带领的主力前来几乎都是他能拿得出手的嫡系精锐。
虽然在兵力上只有宣府军那边儿一半强一点儿但是这是蓟镇主场背靠京师城让他毫无后顾之忧巩华城更成为一颗扎在宣府军面前的钉子所以蓟镇军在和宣府军的对抗中丝毫不落下风反倒是宣府军因为榆河这条河流和巩华城的原因弄得有些难受难以全面展开以让自己优势得以凸显。
这种小规模倒是却高烈度的战争从当日一直持续到第二日晚间无论是牛继宗还是尤世功都意识到短时间内双方都无奈何对方。
宣府军兵力占优但地利不占优尤其是榆河让其难以展开而且后勤保障上只会越来越困难也让牛继宗颇为困扰蓟镇军同样也有软肋兵力不足在面对这种消耗战的持续下也让尤世功大为心痛这可都是他的嫡系精锐折损之后要想弥补起来就不容易了。
在这种情形下双方似乎都有意识地控制住了交锋的烈度开始保持距离降低频率。。
而牛继宗也在考虑需要如何妥善的处理后路问题如果义忠亲王那边能在京师城中取得进展那么这一仗就不需要再继续打下去了但如果未能取得突破那么自己就要考虑如何迅速南下以确保自己的这支主力部队日后的存续问题了。
尤世功终于进了巩华城。
已经能够侦测到牛继宗的宣府主力大军开始后撤退回到了榆河以西, 但是榆河石桥仍然在宣府军控制中, 目前双方实际上已经脱离了接触, 似乎都在考虑下一步该如何。
尤世功接到的命令就是在巩华城拦截住宣府军不能让宣府军兵进京师现在目的已经实现, 只需要守好这一线静候兵部乃至朝廷的命令了。
而对面宣府军, 尤世功不认为牛继宗还能继续不惜一切代价打下去, 巩华城在自己手里就和在贺虎臣手里是两回事了, 要想夺回巩华城那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
铁网山这边一直关注着京师这边的消息, 而京师这边一样随时随地的关注着巩华城这边的动向。
当宣府军占领红桥并抵达榆河一线时叶向高内心已经有些犹疑, 一旦宣府军大军兵临城下, 朝中该如何应对?
直接宣布宣府军为反叛?号召勤王?
蓟镇军正在星夜赶赴, 但是恐怕是来不及了, 一旦城内的京营开城宣府军入城, 义忠亲王也许就要真的玩一出“夺门之变”了自己又该如何?
当于谦?叶向高没想过但如果就此拱手称臣, 从内心来说叶向高又难以接受。
他很清楚汤宾尹、缪昌期、朱国祯、顾天峻、贾敬这些人才是义忠亲王的嫡系, 同为江南士人那帮人做梦都想爬到自己头上, 早就对自己和方从哲这些人心怀不满现在好不容易押对了宝, 从龙之功在手岂有再让自己这帮人稳坐现在位子的?
再加上永隆帝对自己这些人的擢拔之恩若是就这么对义忠亲王屈膝折腰众目睽睽之下叶向高觉得恐怕自己还做不到他宁肯先辞官再作计较。
已经有了这份心思但叶向高内心还是不希望局面走到那一步, 只是他也知道有些事情由不得自己。
先前皇上安排了宣府总兵张承荫准备反戈一击但是从现在各方面收集起来的情报显示张承荫及其几个心腹在宣府军有所动作之前就被悄然拿下了至今下落不明, 义忠亲王和牛继宗以这样一种方式出手委实打了朝廷一个措手不及否则整个局面何至于此。
方从哲和齐永泰他们去了铁网山现在还没有消息那基本上就意味着恐怕皇上真的是昏迷不起而刺客从哪里来似乎也就不问可知了。
但大家心里都能这么猜测但却没有依据一切还得要等到龙禁尉调查完毕得出结论并拿出证据来。
大家其实都在关注各方动向义忠亲王依然在京师城中王府里似乎显得很悠闲也没有其他过多的动静但叶向高判断对方一样是在关注着牛继宗的宣府军进展。
之前叶向高还真的有些担心如果义忠亲王找上门来摊牌自己该怎么办但好在对方似乎内心也没有多少底气所以按兵不动大家都这么等待着。
谁也没想到五军营两部出城抢占了巩华城而且还在榆河一线击退了宣府军前锋的进攻。
一直到那个时候叶向高也不认为五军营那点儿人马就能挡得住宣府军无论是数量还是战斗力都不在一个层面也许就是宣府军轻敌受挫但很快就还是会一举攻克巩华城进而直逼京师城下才对。
但再次出乎他的意料一直到早间宣府军都没能成功拿下巩华城而仅仅是渡过了榆河然后在巩华城展开激烈攻防战。
五军营一帮新兵怎么会如此能打了战斗力也变得超乎寻常的强悍叶向高看不懂了但是他却明白局面恐怕没有自己最担心的那么糟糕了不出所料蓟镇军终于在最后关头赶到一下子堵住了最大的威胁逼近。
宣府军和蓟镇军在巩华城、榆河一线形成对峙的僵局这一局面终于让叶向高放了心这个时候即便是义忠亲王登门他也可以底气十足的淡然应对了。
当然后续的问题还很多皇上一直昏迷不醒朝局如何应对?
如果皇上一直不醒那朝中是否需要立储或者设立监国?
还有就是对宣府军东进的定性总不能掩耳盗铃不闻不问吧?
另外义忠亲王这边如何处置还是不闻不问装聋作哑?如果要采取行动但又该如何处理?在没有其他证据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先行将其软禁幽居起来以防不测?
这些都需要好生斟酌仔细计议。
“相爷李大人和张大人来了。”长随悄声道。
叶向高点点头示意:“请他们两位到花厅里吧。”
李三才和张怀昌是前脚赶后脚到的西面战局情况他们已经知晓心里也都踏实了许多同时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事情该考虑应对了。
“道甫怀昌坐吧。”叶向高摆了摆手“这两日我都没睡好今晚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进卿兄只怕未必能睡个好觉呢。”李三才淡淡地道。
“哦?”叶向高眉头一皱“又怎么了?”
“安福胡同那一位可就不安分了。”李三才瞥了一眼张怀昌道:“怀昌怕也听闻了吧?”
义忠亲王府在安福胡同所以这他们几位都用安福胡同那一位来代指义忠亲王。
张怀昌扬了扬眉“知道是知道不过他是不会来找我的要找也就是找他觉得能有戏的人吧。”
叶向高这段时间精力都放在了西边战局上了这方面都委托给李三才在过问所以还有些不清楚“有戏的人?找上谁了?存之(高攀龙字)还是明起(黄汝良字)?”
“都不是是湖广那几位伯孝公被他们盯上了还有东鲜和子舒”李三才是北人但素来和江南士人交好恰恰和湖广士人关系很淡。
叶向高皱起眉头“伯孝兄不会管这等事情的但东鲜和子舒不会如此不智吧?”
“理论上是该如此但是湖广士人内部据说怨气不小飞白(熊廷弼字)、美命(郭正域字)等不少人都觉得皇上用人不公有所偏袒”李三才没再说下去。
这就是一个无解的结了。
僧多粥少朝廷内阁七部加上一个都察院就这么多位置江南、北地、湖广外加其他地区的士人都想要多争一份可你多一分就意味着别人会少一分所以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有皆大欢喜的时候总会有人不满意。
义忠亲王若是要利用这个来搅浑水倒选了一个好入手的契机。
本届内阁五人江南三人北地二人湖广士人一直耿耿于怀他们一直主张应当是江南、北地各二人湖广士人应该有一人入阁可这内阁重臣不能只从地域上来划分这一点官应震他们也清楚但是湖广士人们的群情激愤他们作为湖广士人领袖却又不能顾及。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