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沉默的宝钗

    送武王回寿安宫的途中,武王看着俊秀逸然的贾琮,温言叮嘱道“太子,不必太急,你还年轻,有的时间去实现你的雄才大略。朕也还能再坚持些时日,总能等到你越走越稳,越走越好。”

    宫灯遍布,将整座大明宫照的通亮。

    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三大殿顶部的琉璃瓦,在明月和宫灯的照耀下,似散发着幽幽的金光。

    恍若天宫。

    贾琮听闻武王之言,微笑道“父皇放心,儿臣不会急功近利的。隋炀帝前车之鉴,儿臣会时刻自省。”

    武王笑道“杨广其实还是颇有才能的,太子可知他败在何处”

    贾琮道“太过自大,且不会用人。儿臣与他不同,儿臣骨子里虽然同样骄傲,但却始终有自知之明。譬如武事,儿臣就绝不会亲领数十万大军出征,去插手指挥,朝政上亦是如此。将特定的事,交给特定的人去办,才是正道。论领兵之能,儿臣莫说与父皇比,纵是与独孤意等人比,也远远不及。论处理朝政政务,也无法和浸淫此道数十年宦海沉浮不倒的朝廷诸公比。”

    武王闻言笑道“朕想起了汉高祖之言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擒也。

    太子深谙帝王之道,朕心安矣。”

    崇康十四年,六月二十或者参加寝室卧谈,总觉得国家不请他和他的室友们去主持国事,是国家和民族的损失。

    到过了中二年纪后,就渐渐不再关心这些事了,因为他终于明白,国家可能真的不会请他去主持中央,他又何必再为国为民操劳费心

    等再年长一些,接触到医院内的部分行政工作后,贾琮才明白里面的水到底有多深。

    同时也渐渐明白,一个强势的科室主任,代表着什么。

    贾琮原以为,林清河跟了宁则臣和赵青山这么些年,甚至还尝试着将赵青山按在河套不回京,想来有足够的手腕维持朝政平稳运行。

    谁知道,他连山东粮价暴涨不休的困局都摆不平。

    不是摆不平齐鲁省的难题,是摆不平朝堂上的难题。

    齐鲁乃孔圣之乡,名臣大儒如过江之鲫。

    也就造成了,山东之地遍地豪强士绅的局面。

    其中,便以衍圣公孔家为首。

    衍圣公孔家,是连新法都不曾触碰的地方。

    曲阜的土地,悉数在孔家手中。

    但是

    这一回,孔家做的却极让贾琮不满。

    衍圣公孔传祯已经是近九十岁的老人了,据锦衣卫回报,二月份孔传祯因染了风寒后,便再没能好转过来。

    贾琮已经派了两名御医连夜赶路前往曲阜,又另派二人,前往江南宋府

    如今孔府家业,皆由其长孙孔衍宾一手掌控。

    今年山东大旱,孔府囤积了如山的粮米,却任粮价一日高似一日,始终不肯放粮。

    甚至齐鲁的常平仓粮,都被他联合数大家族的族长,一并使了瞒天过海之计,给吞了下去。

    这些事,朝廷心知肚明,然而林清河竟然不敢将孔家如何

    甚至,还将牖民先生孔传祯有恩于贾琮之事,当成了借口。

    这种做法,让贾琮深失所望

    怪不得当初宁则臣选赵青山当接班人,赵青山之后,绕开了林清河和吴琦川,直接点了河道总督柴梁。

    这位一手创建了新党的绝代名相,确实眼光精准。

    林清河、吴琦川可成为完美的执行者,但却不能成为掌控者。

    魄力太浅,大事糊涂

    事关国朝大事,一个不小心就会酿成民变,别说此事和牖民先生无关,就算果真是他老糊涂了晚节不保这般做,贾琮也不会念在旧情就纵容他。

    公是公,私是私

    什么恩情什么体面比江山社稷黎民安定更重

    连这点都弄不明白,也想当内阁首辅,军机处首席大臣

    “怎么呢眉头都皱的解不开了”

    正当贾琮对林清河大失所望之时,忽觉得眉心被一只凉沁沁的手抚上,轻轻摩挲着,指尖细软凉腻。

    他回过神来,将架在鼻梁上的墨镜取下,看到一张眉眼如画的俏脸,含笑的望着他。

    贾琮肃然的面上登时转化成笑脸,道“林妹妹怎出来了,不抹叶子牌了”

    黛玉抿嘴笑道“老顽那个有什么意趣家里老太太她们才爱顽呢”

    贾琮呵呵一声,身体在宽大的躺椅上往

    cen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center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