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时节,湖州城三条主要大河的水位均有所下降,江中水冷,已少有船舶夜宿江上。
几场阴冷的秋雨过后,气温渐渐下降,这对湖州城百姓的热情是致命打击。城中,已很难在寅时看见,穿梭于街头的商贩身影,以往那些开门很早的店也都将营业时间推迟了半个时辰。毕竟,没有人愿意逃离温暖的被窝而去享受冷风。
城南是湖州城最不繁华之地,入了深秋,更是冷清。只不过,这一日,寅时初,城南江南贡院却是成了湖州城最为热闹之地。
历时近两个月的批卷工作已经结束,九月二十八日,是江浙道乡试放榜的日子。
寅时初,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一抹霞光射出,将那一小块区域染的橘黄。
为了尽快放榜,主考官简志忠与其余的批卷官员一夜未睡。他亲自拿着写好的榜文,放置在特别准备的黄稠彩亭内。轿夫将彩亭抬起,前面有鼓乐、仪仗引导,兵甲在两旁护送,走出贡院来到一旁的放榜区域。虽然天还未亮,前来看榜的学子们便已经把狭小的放榜区域挤满。
“快看来了来了”
“榜单来了榜单来了”
随着送榜的彩亭越来越近,看榜的学子们也愈发的激动,饶是有嘈杂的演乐声,却也掩盖不住他们如浪潮般的喊声。
所幸,湖州府派来百余名官差极力维持秩序,这才没有造成什么事故。
贡院到放榜区域仅五十米的距离,彩亭很快便到了放榜区域。两名官员手中各持着一份榜单,在数人的协助下,将榜单贴在了放榜区。
两份榜单分别是正榜与副榜。正榜有名者,则为中举,取得举人的资格,来年便可入京城参加国试,新科举人即可以到江浙道学政司领取顶戴、衣帽一套以及旗匾银二十两。
副榜有名者,称之为副贡,副贡只能选取州、县的副职以及教职,无资格考取进士,除非再参加一次乡试取得举人资格。
放榜完毕后,送榜的队伍便启程返回贡院。为了让学子可以看清榜文,维持秩序的官差在长官指挥下,徐徐向后退去,直至离着榜文还剩四步,才又停下。四步的距离,已经足够学子看清榜文。
“诶,我中了我是第十名”
一名学子发现了自己的名字上了正榜,十分高兴地喊了出来。
“我也中了,我也中了,第十一名”
“中了,中了,虽然只是副榜,但也好歹中了”
一名学子拍着手,忘乎所以地跳来跳去。
有人欢喜,但更多的是忧愁。
“唉又没中,又得再读几年”
“我又没中这可怎么办”
“老天待我也太不公了吧,这已经是第三次了”
“没中又没中我怎么向家里交待”
一名学子发现自己没中,竟是抱着头大哭大喊了起来。
此次正榜一共有四十九人,副榜则共有二十一人,皆为历年之最。
“不过,今年的解元是谁啊”
也不知是谁问出了这个问题,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转向了解元归属的问题上。
解元是正榜首榜首名,自然是会成为众人的焦点。
只听一人一字一句地大声读道“江浙道乡试解元,湖州,萧瑾瑜”
“谁”
“萧瑾瑜”
萧瑾瑜两次参加乡试都未能中举,此次竟是高居榜首,实在令人惊诧。
“萧瑾瑜两次都未能中举,怎么突然开了窍”
“怎么是他,而不是张恒,或是李允”
说到这二人名字时,张恒与李允皆羞愧地低下了头。张恒与李允都是江浙道有名的才子,张恒位居第二名亚元,李允则是第四名经魁。
“人家萧公子哪里差了上次刘怀清案,还不是靠着他,才力挽狂澜”
听见有人质疑,马上就有人站出来替萧瑾瑜打抱不平。
“是啊,萧瑾瑜唐门典当铺中一诗千金,试问张恒和李允能做到吗”
张恒与李允默默摇了摇头,一诗千金,他们自然是做不到的。
“经你们这么一说,萧瑾瑜夺得解元,倒也说的过去”
“萧公子本来就博学好问,只是这几年销声匿迹,我们没怎么关注罢了”
是的,那时的萧瑾瑜虽然脑子不够灵活,为人也很软弱,却也是辛勤好学、满腹经纶。
“对了,萧公子呢此次的解元呢”
“对啊,怎么不见解元英姿”
众人讨论的火热朝天,却是寻不到他人在何处。
虽然今日放榜,萧
cen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center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