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的夜是热乎的,它不因凉秋,而有丝毫褪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走在巷中,你能真切感受到那份家的暖意。一阵冷风刮过,卷走几片半绿不黄的老叶,树仍旧是绿的。桥下缓缓滑动的乌篷船也挂起温暖的红灯笼,温上一壶好酒,就着几个小菜,与亲朋好友谈笑风生,湖州的夜,亦是温馨的。
但这夜,并不属于萧瑾瑜,属于萧瑾瑜的,只有那间茅草屋。
这是他心中所想,亦是他口中所唱。
萧瑾瑜之情怀虽远不及杜甫,但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倒也符合他此时的心境。
独自踱步于小珠江旁,萧瑾瑜不自觉地紧了紧衣服,不知是因为冷风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唰唰唰
离着萧瑾瑜仅一寸处响起三次锋利的破空声。
他的瞳孔微缩,眉宇之间满是讶色,这是
娄昴参,这是西山剑法第一式,白虎吟
井星轸,萧瑾瑜身形微动,避开了突如其来的剑招。
令萧瑾瑜震惊的是,他的身后竟跟着个人,而他却毫无察觉他怔在了原地。
久久,再没有声响,四周变的十分安静,唯有潺潺流水声,就仿佛刚才那一瞬什么也未曾发生过似的。
萧瑾瑜壮起胆子,脚步慢挪,缓缓转过身去。
他的身后果真站着一人
顺着高大挺拔的身躯向上看去,萧瑾瑜看见了那张脸,看清了那张脸,那是一张笑意融融的脸,那是一双熟悉的眸子,“你你你是忠叔”
萧瑾瑜竟是以为自己在做梦,用力揉了揉眼睛,而后再睁开,那张笑意融融的脸依然在,那双熟悉的眸子依然在,未曾消失过。
“你真是忠叔”
萧忠单手一抖,剑便回了鞘,他朝着萧瑾瑜作了一揖,道“少爷,的确是我,是萧忠回来了”
忠叔没有死他回来了
萧瑾瑜稚嫩的脸上泛起阵阵欣喜,竟是张开双臂一把抱住了萧忠。
他忘了,这是在礼制森严的大周;他忘了,在萧家,萧瑾瑜是主,萧忠是仆;因为高兴,所以他忘了,但他知道,忠叔没有死,忠叔回来了这便足够了。
“少爷,使不得,使不得”萧忠先是意欲阻挠,后来,呼喊的声音却是越来越小,最终,也就任由萧瑾瑜这般抱着,不再挣扎。
萧忠看着紧紧抱住自己的萧瑾瑜,忍不住轻轻拍了拍他的背,一泉泪水在布满皱纹的眼眶中打着转,他强忍着,却还是没能忍住,热泪顺着他饱受风霜摧残的脸庞滑下,落在了萧瑾瑜的衣服上。
他能第一时间使出破解剑招之法虽然剑招刻意与他保持了距离,他能有胆气转过身来,少爷长大了这是萧忠的第一感受。
长大,也就意味着失去一些东西。
萧瑾瑜的长大,代价却是一代名门,四十三口人命,这样的代价是不是太惨烈了些
萧忠的泪干了,不是情已尽,而是这些年他哭了太多次,多到连他也数不清了。
小珠江的水浅了不少,一些平日里不曾见到的暗石露出水面,不时有几条手指大小的鱼蹦出水面,落在其上,而后又翻滚着重新落入水面。
萧瑾瑜松了劲,他撒开了手,“忠叔,抱歉,我实在是太开心了”他擦去鼻涕,笑着向萧忠作了一揖。
萧忠也向萧瑾瑜作了一揖,“少爷,日后莫要再如此了,萧忠受不起的。”他的眉头皱起,语气也变得十分严厉。
忠叔还是那般老顽固啊,萧瑾瑜笑了笑,道“知道了,以后不会了,仅此一次,仅此一次”
乌篷船行的虽缓,却依旧在行,方才还在菩提桥下,现在竟已到此处。
红灯笼射出柔和的光,为这一抹清江画上一盘红月。萧瑾瑜心念一动,脱口而出道“忠叔,我们别在这傻站着了,走,去十全街吃老川坎。”
江浙之地,偏喜甜鲜,川渝特产的麻辣火锅也只有在秋冬两季才受些欢迎。
在江浙道,要吃正宗的川渝火锅当属十全街的这家老川坎。
为了保证火锅的正宗,老川坎的老板特意花大价钱将底料、原料从川渝运来,厨师也是地地道道的川渝人。秋冬之季,能在阴冷的江南吃一顿地道的麻辣火锅,绝对算得上是人生一大幸事
“全凭少爷决定”
老川坎虽是十全街最贵的酒楼,但萧瑾瑜如今身怀千金,莫说是吃一顿火锅,便是一日三餐都吃火锅,连续吃上整整一年,那也是足够的。
二人走在繁华的街巷上,偶有几句寒暄,再无他言。
三年未见,萧瑾瑜有许多的话要说,也有许多的疑惑要问,萧忠亦是如此。
但两人皆知,这些话并不适合在这种
cen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center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