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很专一呢4
韩大妈十分感慨,说道“擦它干啥这是闹文革时用过的。现如今,都信息社会了,谁还用它快放下歇着”说着说着,沉思起来,自言自语道“那时候,我把他藏在家里,天天提着马灯出来,给他弄药弄吃的”泪光在眼眶里滚动着。
小芳望着失神的她,不解地说道“大妈,你这是咋的啦”
韩大妈回过神来,擦去泪道“姑娘,那都是三十年前的事了。”
小芳说“大妈,反正没事,闲呆在家里,能讲一讲吗俺想听。”
“唉”韩大妈叹口气说“那年月,我好心救了个苦命的人,又给治伤,又给弄吃食可后来,我被揪了出来,脖子挂一对破鞋,戴高帽子游街,我我从此脑子受到了刺激”
小芳并没听懂她的这番像自语更像对人诉说心迹的话,说道“大妈你爱救人,俺大哥也爱救人,你们这一家子真好”
韩大妈又长出一口大气,从追忆中苏醒,夺那马灯道“姑娘,甭擦了,我一见它,就闹心,就上火”
小芳不再说什么。
韩大妈望着小芳,情绪又好了起来,说道“你呀,真是个好孩子,又勤快,又不多事”她接着说道“我们这个家呀,你大哥他三岁死了爸,我又当爸又当妈,一把屎一把尿”刚说到这儿,忽然大喘起来。
小芳急忙扶她上床,一边劝慰,一边伺侍她吃药,忙得不亦乐乎。
韩大妈服过药之后,望了望小芳,又望了望小芳,忽然笑了,像是要说什么,但立即把活生生咽了下去。
从此,每天出门买菜,都是小芳陪着韩大妈,俩人亲亲热热,有说有笑,成为这条胡同里的一道亮丽风景。
前院的王大爷见后问道“好水灵呀,这女孩儿是谁”
韩大妈介绍说“她是我儿子战友的女儿,不,不,是侄女。”
王大爷只“哦”了一声,摇摇头走了。
傍晚,憨哥收车回家,小芳乐呵呵地出门迎接,为他打好水,放好毛巾,泡好茶,不停地说着“大哥,你累了,快歇着吧,大妈出去了,说一会儿回来。”
憨哥应了声,洗脸时与她说着话儿“还住得习惯吧有啥事儿,别犯难,别窝在肚子里,一定要告诉大哥,听到了吗”见无人回应,转脸一看,小芳却不见了。
原来,小芳打来一桶水,正为憨哥洗车擦车。李大妈、陈大妈等街坊都在远处观看着,议论着
张主任对看稀罕的大伙说“你们问我,我问谁说是小韩子战友的女儿,又说是战友的侄女”
王大爷说“我见韩大妹子说话舌头不利索,怕不是新招的儿媳妇吧”
陈大妈说“我看就是那么回事现如今,城里好多家都想通了,那些大龄青年专门找乡下的小媳妇,人又勤快,事儿又少,无非就是穷亲戚来得多点,这也没关系。你别说,韩大妹子还真赶了这个时髦呢”
韩大妈外出回来,见小芳已经做好了饭菜,非常高兴,连连夸奖道“姑娘,我辛苦了这一辈子,还是第一次享到这福气阿弥陀佛,这都是上辈行善,修来的呀”
小芳笑着将碗筷摆好后,说道“大妈,大哥,吃饭吧。”
吃饭的时候,小芳独自坐在旁边的马扎上;憨哥让她过来,让她坐到桌前来,她却说“俺老家有讲究,做饭的女人不上桌。大哥,你吃吧。”
韩大妈问憨哥“你是知道的,真有那讲究”
憨哥连说“没有”,而小芳却坚持说道“有,真有的。”
韩大妈不解地问儿子“你不是说,你对她那儿的风俗全了解吗咋搞的你们俩这会儿说得可驴唇不对马嘴呀”
憨哥将小芳的碗端到桌上,让她桌前吃,并对她说“听我的就得坐这儿吃,我比你懂风俗习惯。”
小芳只好遵命。
5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