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是不是可以侥幸一下前者万一太子刘荣遗传了他呢?
不过通常都说儿子智力随娘。
如此看来得放弃挣扎了。
智力是一回事儿有个拖后腿的娘又是另一回事显然栗姬在太后和馆陶眼中已经是个弃子了。
连带着刘荣的太子之位指不定哪一天就做到头了。
“栗姬与长公主交谈时太子是何态度?”
刘启不死心的追问道。
好歹刘荣是长子在他的一众儿子中最是名正言顺说抛弃就抛弃心中多多少少还是有些遗憾的。
老太监一怔有些不知该如何回答背后编排当朝太子不是他能做的。
“太子殿下向来孝顺。”
点到为止这也是说话的艺术。
刘启的脸色越发的阴沉有恼怒但更多的是恨铁不成钢。
孝顺
这话说的虽委婉但该表达的意思还是表达的很清楚了。
不就是毫无主见对栗姬这个母亲的话唯命是从觉得阿娇只配做妾。
这缘分这契机还真是被这对母子掐灭的干干净净彻彻底底。
他想要做月老撮合的心还没开始燃烧就被泼上了一盆冷水。
但是他的选择从来都不只是刘荣一人。
如今的储君之位未来是否能够坐稳江山向来都不是他一人说了算。
母后几十年经营的势力就注定了可以左右朝局。
栗姬目光短浅心思粗鄙难当大任。有样学样刘荣耳根子软无主见极易被唆使又沉不住气。
可谁让立太子时刘荣最合适呢。
“依你看除却太子朕之诸子中谁与阿娇最是可能?”
般配二字他都没脸说出口了。
老太监心中默默的叹了口气这个问题某种程度上涉及到了国之根本他觉得他不配回答。
万一有风声透露出去他就是炮灰。
太后亲自教养陈翁主意欲何为其实并不难猜有脑子的人多多少少都能分析出一二。
除却太子几个字一出意味着皇长子的太子之位易主是迟早的事情。
“老奴愚钝。”
明哲保身进退自如方为上策。
“这一切都看陈翁主的喜好。”
老太监并没有在景帝面前提出半句金屋藏娇的戏言。
后宫争斗向来都不是他该参与的。
皇长子倾颓结局注定他老老实实告知帝王所见所闻所查无伤大雅。
但胜者难明他默默静观其变就好。
“倒也是。”
刘启深以为然。
这配对不是他想配谁就能配的。
就得看谁能抢先一步入了阿娇和母后的眼把梁王府的小子比下去。
哼。
(?v?v?)
实在憋屈。
“你刚刚唤阿娇什么?”
刘启后知后觉的问道。
“翁主。”
老太监在回话的功夫已经开始研墨了不出意外待会儿便要拟旨了。
能够这么多年安然无恙盛宠不衰的待在皇上身边靠的可不仅仅是忠心和装傻。
只是长公主之女已为翁主又该如何封赏?
老太监有些不明所以。
封无可封能做的便只有给封号升品级享食邑赐封地。
在刘启心中阿娇已经是他预定的儿媳。
赏再多以后也只会是皇家的赔本买卖他是不会做的。
老太监在刘启的口述下拟旨各种溢美之词似是不要命一般堆砌在陈阿娇身上。
这可能是大汉唯一一个让所有公主都望其项背心生艳羡的翁主了。
未椒这封号虽说听起来不伦不类甚至还有些粗浅搞笑但老太监知晓这个封号意味着皇上把未来天底下女子最尊贵的位子送给了陈阿娇。
未央宫
椒房殿
“对了把那帮小崽子给朕叫来。”
身为父皇还是要对孩子们耳提面命一番的。
看看是靠讨好还是靠技巧还是靠真心还是靠魅力反正各凭本事能讨得阿娇的心就好。
小崽子们可能手腕不够但每个人背后不还有个争宠技术一流的母妃在?
大事做不了难不成连讨好人的看家本事都落下了。
老太监沉默
那帮小崽子包括太子吗?
刘启似是看透了老太监的心思沉声道“把太子也唤来。”
能不能在这种境地下置之死地而后生就看太子的造化了。
若不能就趁早把太子之位让出来省的以后兄弟阋墙乱了国本。
必须得承认他对太子依旧心存侥幸。
毕竟小女儿的心思是最让人捉摸不透也最执着的。
若是阿娇能够对太子动心最好不过。
恋爱上头阿娇便能为了太子出生入死至死不渝。
这算盘不得不说打的很响。
“老奴遵旨。”
老太监垂首敛眉弓着腰脚步极轻的离开。
圣上的如意算盘怕是拨不响了。
有传奇女子太后娘娘亲自教养陈翁主绝不可能是那种为了风花雪月情情爱爱就头脑发热不清醒的人。
若是被长公主养着还有可能
只是这话他放在心里就好。
老太监寻来自己的徒弟安排好景帝的嘱咐后带着圣旨亲自前往长乐宫宣旨。
此时的笙歌正在太后身边老嬷嬷的监督下看话本子。
没错就是话本子。
陈阿娇早已启蒙读书认字不是太后老人家的职责。
琴棋书画更是有专门的人教导。
但太后培养的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名门闺秀。
这话本子可不是简单的话本子而是太后找人编写的依据便是历朝历代前朝后宫发生的典型事情。
长乐宫不出傻白甜该知晓的都要知晓该会的手腕也要会。
笙歌接过圣旨低头谢恩而太后娘娘浑浊的眼中也闪过玩味。
未椒
皇上这心思还真是毫不掩饰啊。
这算示好还是提前拉拢?
看来皇上的警惕心还真是一点儿都没变啊。
她亲自教养阿娇让皇上不安了。
她的确曾经有心思让梁王继位的想法兄终弟及也不是没有先例。
所以这件事情让皇上心中一直心存警惕。
可她也明白兄终弟及在大汉朝终究是行不通了。
更不要说馆陶那个搅屎棍如今都插了一脚。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