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这个时候的汪直还是个幼童不满六岁
可是这个时候谁都没有想到就这个瑶民之后成为后来赫赫有名的权宦年仅二十岁就站在权力的顶端睥睨天下。
净身之后的汪直被分在昭德宫侍奉万贵妃后升任御马监太监黑眚事件后汪直被明宪宗朱见深赏识掌管西厂成为西厂提督这个时候的汪直年仅十五岁。
西厂广刺督责大政小事方言巷语悉采以闻。
由此西厂成为了一把完全掌握在明宪宗手中的一把利剑剑锋指谁便杀谁。
上台之后的汪直直接归属于宪宗所以他展现出了自己强硬刚直的一面无论是覃力朋案还是杨泰杨晔案都展现了他铁血公正。
但也因此得罪了明朝根深蒂固的文臣集团。
杨晔是何许人也。
“三杨”之一的杨荣曾孙杨荣是大明朝文臣集团的精神领袖。
这样一来西厂就不仅仅是被抢了饭碗分了权力的东厂和锦衣卫的眼中钉了同时也是文臣集团的肉中刺除之而后快。
当然亦有汪直自己年纪轻轻走上高位大权在握以权谋私蓄意报复做了不少错事。
于是在多方势力的压力下西厂暂停。
但很快在明宪宗的作用下重新复起。
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汪直的权势巅峰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西厂复起外出监军上战场征讨建州奇袭截杀鞑靼军到达人生巅峰。
纵肆贪暴飞扬跋扈、为所欲为这对于汪直来说都算不得污蔑。
可汪直是个多面人他有罗织罪名打击文武的酷吏恶行也有奉旨监军消除边患的赫赫军功还有不畏权势的正直与宽宏。
只是明朝的宦官当政过于脸谱化是的权宦的形象掩盖了汪直的其他方面。
再加上文臣集团始终的不对付以及大败建州女真明清两朝的史官们自然都写不出什么好话极尽用一句句恶毒的语言把汪直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汪直想要身后名想要一段客观评价的身后名。
接收完剧情的笙歌已经缓过神来。
身后名。
史官文人的口诛笔伐哪里是一个宦官可以掌控的。
要身后名倒不如让她穿成个史官来的简单。
这个任务说简单是真的不简单。
明朝拉帮结拜根深蒂固的文臣集团早就成为一股不可撼动的势力。
动不动就联名上书动不动就请辞要么死谏。
文官集团就是大明朝的斗士与皇帝斗与宦官斗集团内部党争
要指望这些骨子里深深刻着惟有读书高的文官接纳汪直难度无异于登天。
棘手啊
文官集团内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同乡同年师生使之极易抱团。
而宦官集团的产生本就是皇帝为了分化文官集团的权力也就是说两者之间从产生便是对立的。
也就是说这个任务的本质从来都不是汪直做不做好人要不要洗心革面的问题。
说实话笙歌真有些不想对上明朝的文官集团。
大明朝成也文官败也文官。
接下来连续七日笙歌依旧与一帮新鲜出炉的小太监待在净身房不远处的小破房子里。
如同宠物店里的宠物被管事分配难以抉择命运。
笙歌吃好喝好睡好反正她注定是要被分到万贵妃的昭德宫开启人生巅峰之路的所以不慌倒不如养精蓄锐。
万贵妃万贞儿也是大明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女子。
宫女出身又比明宪宗年长十七岁却独得恩宠。
甚至明宪宗还一度想把万贞儿推上皇后之位的只是碍于太后以及百官的强烈反对才作罢。
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万贵妃的传奇程度。
甚至在成化二十三年万贞儿薨逝之后明宪宗朱见深痛哭“贞儿不在人世我亦命不久矣。”辍朝七日。
对于万贵妃笙歌还是很好奇的。
这份好奇足以抵消她成为太监的烦闷。
不对这个时候的万贞儿应该已经是皇贵妃六宫真正的话事人。
历史的进程并没有因为笙歌的混吃等死所改变她依旧被分往昭德宫伺候万贞儿。
只是集六宫宠爱于一身的昭德宫并不如笙歌想象中热闹煊赫反而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对明史的细节她不甚了解
而剧情中对这一事件的描述又是简而又简。毕竟这个时候的汪直也仅仅是一个不满六岁的孩童。
初入宫的小太监自然是没有资格出现在皇贵妃身边的如今的笙歌只是个外围洒扫的太监平日里最多只能远远的看着万贵妃。
而在洒扫的这段时间里笙歌也终于打听清楚了一些事情年前万贵妃诞下的皇长子薨而这几个月来太医会诊的结果也是在说万贵妃再难有身孕。
谁都知道对于后宫女子来说子嗣有多重要。
所以昭德宫虽依旧盛宠不衰但总归还是在人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了解了基本的背景之后靠着嘴甜忽悠死人不偿命做事还漂亮笙歌得了昭德宫大宫女的青睐破例带在了身边。
笙歌是昭德宫中最小的太监也还只是个孩子。
有着大宫女的引荐笙歌的身份终于成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洒扫太监正式成为了万贵妃忠实的狗腿子。
也终于能够近距离观察这位令后世人多加揣测的传奇女性。
万贵妃丰满明艳顾盼神飞是个风韵艳丽之人。
只是她的双手却显得有些不符合宠妃的身份没有白皙如雪更没有肤若凝脂反而能够看到一些细小的疤痕这是后来精心治疗保养都难以去掉的疤痕。
“汪直你为何总是盯着本宫看?”
万贵妃随意慵懒的斜靠着软榻眼皮轻抬喜怒不明的问道。
那些个负责分人的老东西们倒是会揣摩上意投其所好她失了个儿子就送了个古灵精怪又做事妥帖的小幼童过来。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