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毕竟先帝的那道遗诏实在是有些上头。
上可废昏君下可罢百官。
有笙歌在新帝始终觉得自己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
觉睡不着饭吃不下当皇帝当的这么憋屈
所以当笙歌离京后新帝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笼权而是召集了宫廷乐师舞姬大宴了三天睡的昏天暗地。
貌似这是被压抑到极致好不容易有机会喘口气才会出现的情况。
待新帝放纵够了想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生杀予夺的帝王时却突然发现朝堂并无他的用武之地。
哪怕是他在纵情歌舞的日子里文武百官依旧在有条不紊的处理政事各司其职。
新帝抑郁了
父皇在时喜欢做甩手掌柜听从国师的意见选拔了一批寒门子弟经过数年的培养也有了一定气候。
虽说依旧比不得氏族的煊赫但一部分人也是身居要职。
这部分人最是执拗最是一根筋儿也最是让他伤脑筋。
每当他的决策不当时这部分都会直言不讳丝毫不顾及他身为帝王的威严。
他觉得他都快要气炸了偏偏史官笔下还在大夸特夸这张君臣相宜的朝堂气氛。
所以
他能做什么呢他只能憋着啊。
新帝郁郁不得志便想着找人一述衷肠但阖宫上下的妃嫔一个个就好似是被国师洗脑一般端庄大气识时务眼界不俗常劝诫。
好气哦
这些年他就时常被父皇把他和马文才放在一起做比较马文才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
他又不是草包父皇没有选择大哥做储君而是选择了处处平庸的他自然就是考虑到了他是所有皇子中唯一一个与马文才年龄相仿还听话不敢闹事的
父皇的考量和用心良苦在一遍遍被父皇耳提面命后他也是清清楚楚。
好吧他就是再自大也还是有点儿自知之明的。
天下纷乱割据已久王权更迭他可不觉得自己雄才伟略的能够一统天下让司马家的江山延续千秋万代。
毕竟似先祖似父皇这种聪明人都只能在乱世中力求自保偏安一隅。
但父皇也说了偏安一隅不可能长久。
越是惊才绝艳越是高瞻远瞩有大智慧之人越是不会满足于天下战乱不停割据混乱。
这司马家若是不能出现一统之人必然就会被覆灭被取代而届时迎接司马家的就是灭族灭种的灭顶之灾。
没有哪个帝王会对前朝的皇族网开一面。
唉父皇选择了马文才
事实很残酷谁让司马家的后人天资都一般呢。
他也算是想开了开疆扩土君临天下结束乱世他不是那块儿料这一点父皇也清楚。
所以他也不自寻烦恼找死他也就想着做一天皇帝算一天。
可是能不能给他一个发光发热的机会。
唉好生憋屈啊他可能是司马家唯一一个被带躺的皇帝吧。
明明什么都没做史官却在对他大夸特夸说他难得的呈现了清明和谐的朝堂景象。
呵呵哒他真是有苦说不出。
朝堂不需要他大哥总需要吧?
大哥可没有他这么有眼色识时务他虽不够聪明但胜在听话。
而大哥总是上赶着自寻死路。
大哥天真的相信自己是天命之子可能是一众兄弟中唯一一个认认真真搞事情却总是闹笑话依旧越挫越勇的存在了。
听说大哥最近有招募了幕僚好像还偷偷私藏了一座铁矿好像还培养了一些美人儿据说要走曲线救国后院吹枕边风拿下文武百官最后夺取皇权的道路。
不得不说这听起来还挺像那么一回事的。
不过大哥是没脑子吗?他都能收到消息难不成国师是聋子?
就国师培养的那一帮寒门子弟一个个的都跟清心寡欲的苦行僧似的还指望靠美人儿拿下?再美能美的过十年容颜都不变的国师大人吗?
脑子是个好东西可是大哥就没有。
本来郁郁寡欢的新帝如此一想便觉得豁然开朗。
没有最惨只有更惨如此比较才能调节情绪。
百无聊赖为了找点儿事的新帝终于去了自家大哥那里刷存在感万一要是还能成功的做一次心灵导师呢。
帝王到来暗戳戳想着谋反的大王爷懵了
他私藏的铁矿还没提炼出精铁兵器也没造出来也不知道这个时候背水一战的成功率有多大?
不对他不能怀疑自己他就是天命之子当年项羽背水一战一举成名没道理他成功不了啊。
项羽不过就是个没落的贵族而他时正儿八经的天潢贵胄所以不能慌。
不得不说大王爷蜜汁自信。
要不擒贼先擒王先把皇上抓起来然后效仿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
反正他这个弟弟唯唯诺诺在国师的压制下大气都不敢出司马家的江山和权力为何要旁落他人还不敢吱声。
如此低眉顺眼畏畏缩缩之人也不知道父皇是看上了他哪儿竟然选了这样一位储君。
难不成是图他呆?
还是图他资质平庸?
明明他才是长子才是最有资格继承帝位的人。
这个时候的大王爷已经完完全全忘记了一个词叫大智若愚。
“大哥你该不会是想学当年曹家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一招吧?”
新帝看着自家大哥跃跃欲试的眼神恶趣味的开口。
他是父皇选定的继位者那么只要马文才没有成事前都只有他可以稳稳当当的坐在帝位上。
父皇是驾崩了但国师还活着啊。
国师是不会眼睁睁看着他被乱七八糟的人拉下位的这也是国师和父皇之间不需要言明的默契。
所以有恃无恐说的就是他
果然就得来找大哥一见大哥就只觉得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前些日子的压抑憋屈一扫而空。
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早知道就该早早来何苦憋屈这么久呢。
美中不足啊。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