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
皇上你就不能稍稍顽强不屈些吗?
宗族大佬们一个个掩面叹息也不知该作何感想。
要是放在早些年还有些不信邪的人叫嚣着牝鸡司晨私底下偷偷摸摸指着太后骂几句女子误国。
但这些年来太后的功勋卓著使得一众爱新觉罗氏的宗亲都明白。
如今的大清早已忽视爱新觉罗氏的大清。
民心所向众望所归。
太后依然礼遇厚待他们不过就是看在先帝爷的面子上。
他们就是被先帝爷的余荫所庇护。
“诸位爱卿太后都能舍弃个人之私欲而等为何还执迷不悟。”
皇帝挺直腰杆话说的甚是漂亮。
毕竟经之前一事皇帝清清楚楚的知道跟着太后有肉吃。
康庄大道等着他他又何必一条路走到黑。
“还有圆明园本就是皇家园林。”
“这皇家谁为主。”
谁为主
自然是太后和皇上。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他们何必唱反调。
更不要说这圆明园就算是不出租他们也没资格住进去。
迅速想通其中关节的大臣们一个个高呼圣明。
太后圣明。
圣上圣明。
饶是笙歌都没想到这件事情竟然会进展的如此顺利。
那群老家伙啊还是很看重皇家颜面的。
不像她后世紫禁城都变成旅游景点了莫说现在出租一个圆明园了。
趁热打铁在笙歌的示意下皇帝一纸诏书昭告天下。
精美绝伦雕梁画栋的圆明园再也不是皇家独属。
诏书一下不少商人跃跃欲试却又不知在忌惮着什么不敢冒头只是静静观望。
皇家上位者的心思他们摸不清。
笙歌自是清楚这些人的犹疑于是那些早年间被她培养出来的皇商就开始发光发热了。
一时间一掷千金入住皇家园林圆明园成为新的时尚。
笙歌看着一箱又一箱白花花的银子感叹道为什么这天底下这么多有钱人她却不能成为其中之一呢?
史上最穷太后?
如果后人要为出书立传的话这名儿就挺不错的。
笙歌的手在一箱箱银子上拂过眼神却在不停的打量着宫殿。
皇帝:
太后这冒着绿光的眼神让他看着有些慌。
“皇儿”
“母后不可啊。”
还不等笙歌说出口皇帝就连连阻止道。
到底是财帛动人心啊可之前也没有人告诉他太后这么财迷啊。
不管怎么说都是钮祜禄家静心养大的女儿为什么就独爱这银子呢?
按理说娇滴滴的女儿家都会视这银钱如俗物啊。
好吧他忘了太后从不是个娇滴滴的女儿家。
在后宫她能一己之力让先帝爷子嗣繁盛。
入前朝她能深谋远虑高瞻远瞩革新除旧。
也许指不定褪去红妆上战场还能做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将军呢。
可
可再怎么样也不能动了把紫禁城卖了的念头啊。
他真怕老祖宗们从皇陵里跳出来指着他的鼻子骂不肖子孙。
“咳咳”
笙歌尴尬的摸了摸鼻头。
好吧她这是太缺钱穷怕了。
“哀家并无此意哀家只是在想如何处置这一大笔银子。”
闻言皇帝不着痕迹的撇了撇嘴。
太后说这话时能稍微注意下表情管理吗?
好歹还能增加可信度。
“儿臣听闻母后着中丞量产新式武器这可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虽说他也眼红太后的权势但外敌当前他没能力力挽狂澜扶大厦将倾之势。
所以换个角度想想有个能干的母后混吃等死高枕无忧也不错。
而后世的史书上提到他总不可能是昏君吧?
明君他不敢当但仁君总是可以的。
谁让他适合做个混子被母后带赢呢。
远在外地的中丞的收到笙歌派人送来的银子再联系前些日子闹的沸沸扬扬的圆明园出租事件一时间感动的热泪盈眶颇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味道。
太后娘娘都这么豁出去了身为一手被太后娘娘提携起来的臣子怎么能够拖后腿。
要是笙歌在此处定会拍拍中丞的头语重心长的说一句孩子你还是太年轻了。
有了银钱新式武器的量产终于没了后顾之忧。
而笙歌也没有让咸丰帝失望成为了这座大船的掌舵人。
兴教育开民智稳农业保生产练新军固国防。
一点点一步步笙歌走的极稳。
大清这艘千疮百孔的大船终于有了焕发新的生机的苗头。
而笙歌头发又掉了不少。
咳咳要是史上最穷太后这个书名不够有噱头的话倒也不是不可以叫秃头太后的那些年。
空荡荡的国库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源源不断的银子充盈。
就连总是叫苦连天觉得笙歌败家的户部也诧异于民众的力量。
形同虚设的粮仓随着时间的推移再一次储满了粮食。
这个时候笙歌的苦心方才体现出来。
怪不得太后如此看重民生亲抓改革。
民富自然国强。
只是户部尚书还没开心几日笙歌轰轰烈烈的发展工业运动就提上了日程。
户部尚书:
能再缓些日子让他捂热银子吗?
自从太后当政他差不多就是守着一个空国库。
唉不过他得相信太后钱生钱的本事。
信太后得永生。
他也听在外留学的儿子说了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那生产效率可不是他们的手工小作坊可比的。
只要回报更丰厚再多的前期投入都是值得的。
于是守财奴户部尚书第一次果断的掏出了银子。
朝堂上不少臣子都是第一次见户部尚书这个财迷小老头应的如此爽快。
甚至还有不少人怀疑户部尚书脑袋是不是不好了。
户部尚书都不哭穷了说明这个国家真的活了。
振兴工业兼顾农业的口号举国上下皆知。
有笙歌这个外挂在总归是能少走些歪路的。
大方向错不了步子也稳稳扎稳打成为强国总不是梦。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