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
那一张奇奇怪怪的地图让他看到了始皇帝的雄心壮志。
六国统一从来都不是结果。
也许那应该只是始皇帝宏伟一生的绚丽开端。
这样的认知让他觉得不可思议但又让他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对于一个有心青史留名臣子来说还有什么比辅佐这样一位帝王更让人心动的。
他曾经也大逆不道的偷偷相过始皇帝的面可无一例外他什么都看不到。
始皇帝的过去现在未来似是都包裹着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芒阻止了所有人的探视。
不过这不重要。
放下成见放下私仇站在历史长河的洪流上天下万民的角度他才知道始皇帝究竟有多么的高瞻远瞩。
难道以始皇帝的见识和聪明会不知道开创新的制度会困难重重吗?
但是始皇帝依旧义无反顾的推翻旧制。
这不仅仅是魄力那么简单了。
始皇帝打着巡游的名义不辞辛苦寻得这样一位天生的将才他们还有什么异议可言呢?
李斯和张良身为百官之首这一接纳意义重大。
群臣对视一眼也开始高呼圣明。
圣上能废分封行郡县能废除旧的选官制度行科考还有什么是这位千古一帝不能做的。
扶苏虽不知笙歌的想法但也没有出声反对。
毕竟韩重言韩信的大名在那些奇奇怪怪的画面中如雷贯耳。
谁不知道韩信行军大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父皇收韩信为义子想来是有考量的。
韩信的品性毋庸置疑。
直到回到咸阳宫四下无人之时扶苏才提出了疑问。
“父皇如今您的重心在稳定大秦帝国武有蒙氏王氏韩信虽国士无双可”
扶苏的未竟之言笙歌明白。
扶苏一直在谋求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不似始皇帝一般有雄图霸业的野心。
所以笙歌才会一直说扶苏适合守成。
开疆辟土这样的事情就交给她吧。
是不是她做的足够多史书上提起大秦提起始皇帝便不会以“暴秦”“暴君”简单概之。
世人多对扶苏被盗用的命运唏嘘遗憾。
可她更惋惜始皇帝当时危机四伏的大秦帝国只有始皇帝能够维持。
旁人无论是胡亥还是扶苏都无法做到。
“匈奴之患历来都有。”
“朕擅挥军征战十年结束数百年割据纷争那同样朕也可以把匈奴纳入版图。”
匈奴一个彪悍的游牧民族数千年就好似打不死的小强一般。
打不过就跑打得过就挑衅让人头疼不已。
既如此倒不如彻彻底底把匈奴从一开始就纳入中华民族的版图。
既然后世能成就五十六个民族的统一国家那为何她现在不可以呢。
无论是匈奴还是百越都将是她剑指的第一步。
“扶苏朕知你想说征战劳民伤财妻离子散但朕绝不会打无准备的仗。”
“无需多言朕稳定国内局势后便会下旨你以储君身份监国开疆辟土之事朕来做。”
扶苏这样的性情有好有坏有利有弊。
虽说魄力不足但终究是最适合做一名盛世之君。
“父皇儿臣是不是让你失望了?”
扶苏忐忑的问道。
父皇的光芒太盛身为他的儿子骄傲自豪之余心中的惶恐和不安也会与日俱增。
就好似无论他做什么都不及父皇半分。
笙歌叹了口气拍了拍身边的位置示意扶苏坐下。
“扶苏父皇从未对你失望。”
“你可知朕上一世临终前朕最遗憾的便是朕做的还不够好没能打造一个盛世交给你只能留下一堆烂摊子给你。”
“甚至因为朕的犹豫不决明知你身为长子且贤明仁德久久没有立你为储君导致你死于算计。”
“扶苏你的仁德贤明赤子之心是朕最为看重的这不算坏事。”
“不论为君还是为人子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心就好。”
笙歌何尝不知身为她的儿子压力过大。
能让后世数千年都意难平的扶苏公子本就足够耀眼了。
只是他的父亲是千古一帝是那个亲手缔造大秦帝国废分封行郡县的千古一帝。
所以太阳高悬其他的一切光芒都显得微不足道。
“扶苏三省己身问心无愧足矣。”
在外求见等候多时的张良被带进来时诧异于扶苏的变化。
扶苏公子的确儒雅大气可行事也不知是因为底气不足还是优柔寡断总归有些缩手缩脚畏首畏尾。
可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就好似时一颗明珠拂去了灰尘熠熠生辉。
眼神更加坚定通身的气质也愈发行云流水。
看来始皇帝忽悠人的功夫也是一如既往强悍啊。
想当初他不就是被始皇帝洗脑了才会脑子一抽散尽家产一心想着参加科考为建设心目中的大秦帝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皇上”
张良详略得当条理清晰的回报了这近一年的政务。
看得出来在张良和李斯的帮助下扶苏治国理政依然小有所得。
科考一事也选拔了不少实用型人才填补了地方基层官员的空缺。
张良甚至考虑到长远发展在与李斯扶苏的商议下决定官员不得回乡任职。
这种法子大大的降低了官员谋反的机率。
唉有了这几个宝贝疙瘩笙歌觉得自己真真省心了。
“皇上臣有一事不得当讲不当讲。”
张良回报完政事迟迟未走。
显然当日笙歌心血来潮之事还是吓到了张良。
“讲。”
“皇上您是人吗?”
张良脱口而出。
在张良的认知范围内那番神乎其神的操作显然脱离了常人的范畴。
在加上层出不穷的神迹甚至有时候算得上未卜先知。
所以统一六国的始皇帝也许真的是上天之子。
“你是说我做事情太狗了吗?”
笙歌嘴角抽搐满头黑线。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