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10章

    因为长时间高度集中精神,三节课下来成凉脑袋有些肿胀的感觉,不过好在下午的效率比上午还要高,今天的基本任务算是结束了。

    看成凉又翻完一整本,终于停笔收起笔记,施漾知像是软骨头一样趴在桌子上问:“你真打算考三中啊?”

    “离我家近。”施漾知知道她父亲的关系,所以这里成凉只说了距离的优势,怎么着她爸也不是什么会以公徇私的人,没必要把那点关系挂嘴边,好像三中她家开的那样。

    “我这成绩怕是考不上三中了。”

    略有点心虚的语气让拿出另一本空白A4大小笔记本的成凉看了过去,“这才初二呢你就觉得考不上三中,不努力怎么知道?”

    别的学校不知道,二十中的学习氛围并不浓厚,不少学生喜欢追逐明星名人,喜欢各种时尚,成凉曾经也是其中一员。

    但中考的时候依旧有一些人可以考上一三附,排除掉一些艺术和体育特长生之外,其中有多少之前学习并不突出的人异军突起都不好说,反正在老师口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事例拿来鼓励他们。

    施漾知张张嘴想反驳却没说出话来,因为她知道成凉也是想她好,不管是为了以后大家还能在一起上学还是单纯提高成绩都没坏处。

    “可是怎么努力啊?”施漾知是属于很没有自己主见的女生,从小到大的生活圈都很狭窄,家里有父母,外边有徐穗和成凉,完全不需要思考,这些人都不会害她,跟着走就是了。

    是以,她可以整天想些有的没的,让自己的心情始终保持在一种欢快的节奏里,并没有什么事可以让她烦心的不是吗?

    人的运气大抵如此,这样好骗的施漾知并没有被残酷的社会教做人,因为她遇见的是一个无敌帅却把她当公主的老公。

    不过这应该也算是公平的,很少有女生敢于不顾众人的目光公开追求异性的,用施漾知的话说,追到了那就算她成功。

    “当然是缺哪儿补哪儿,你初一的知识要是扎实了就复习和巩固现有的,预习以后的,再看看能不能参加点比赛给中考加分。”

    这是一个很清楚和正常的逻辑,学生嘛,施漾知又不像她需要考虑这么多,顾好这些就够了。

    没来得及说更多就上课了,本来下午是三节课的,这里不得不再次提一下那位上任没多久的校长大人,因为他,下午的课延长成四节。

    于是在天色逐渐暗下来的第四节课上,成凉终于有时间思考自己该写什么样的文章拿去投稿。

    她肯定不会只写一篇,也不会只投一家文学媒体,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写好几篇文章全投一家杂志社几率就会增大,好像那样主编就会把你的辛苦分考虑进去似的。

    其实不然,不达标就是不达标,有写好几篇的功夫不如思考一下怎么迎合杂志报刊的风格对症下药。

    首先一个短篇成凉打算投给《知青》,这是一个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杂志,到现在三十多年历史了,算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短篇月刊。

    但要成凉来说,《知青》的大部分内容过于偏向伤痕文学,何谓伤痕文学?在普通人眼里,大抵和无病□□算是同义词。

    这和这本杂志的创刊历史有关,创始人本身就是回城知青,刚创立那会儿多数刊登的都是表达那个动荡不安时代的诗歌散文,人之所想,文艺一些也很正常,只不过现在延续了这种风格。

    除了短篇之外,成凉还准备写一两个童话故事投给《童话世界》和《少儿说》,这两个杂志都是周刊,稿费相对于《知青》来说给的少,但周期短来钱快,也不需要太多文笔,只要行文流畅,并且有一些符合孩子们想象的奇幻色彩就行。

    而剩下的,成凉打算来一篇中长篇幅的小说,当然不是什么寻求出版,那对于她来说太难了,而是琢磨着在报纸上连载。

    在信息越来越繁杂的以后,人们想起小说连载下意识的都是各种小说网站,报纸在所有人眼里只是一个刊登各种新闻的载体,年轻人大多也没有看报纸的习惯,销量低迷。

    而在网络还没有彻底爆炸的现在,虽然大部分报纸的销量依旧有所下滑,但一些有连载文学故事的大报社依旧收取稿件,只是最后能登报的机会和大浪淘沙无异。

    成凉看中的是南方大报《诸城晚报》,这份报纸是沿海地区的销量大户,当然它是销往全国的,只是在北方的竞争力比不过代表官方的《中央日报》和更为活泼的《青年报》。

    《中央日报》在三大报中历史最悠久,但因为其报道本身代表着点官方立场,登报的内容都经过一遍又一遍的考察,不能犯一点政·治立场错误,相对来说就比较严肃,自然不可能有小说连载这个板块。

    《青年报》倒是很活泼,除了一些固定的人气板块,每过段时间就变着花样找新鲜,订阅的受众群体普遍偏低,本来这比较适合成凉投稿,但在去年它的文学故事板块取消了。

    这和现如今的趋势有关系,大家都去网上看小说了,与其留着这可有可无的板块,不如用空出来的版面做点其他可以提高订阅量的东西。

    于是最后成凉也就是在唯一剩下的三大报之一和其他更次一级的报刊之间选择。

    《诸城晚报》原先主要做的是财经类的讯息和新闻整合,逐渐站稳脚跟之后才慢慢发展成如今的综合类报纸,但它起家的本事一直都在,所以订购它的客户中有很大一部分从事财经和金融以及需要了解此类信息的商务人士。

    这也是为什么进入新世纪之后《诸城晚报》的销量没有下降多少的原因,毕竟国内的金融环境近几年一直处于快车道,想了解这方面信息的人只会增加。

    除此之外,因为地域影响,在南方沿海地区的销量也占据着大比重,成凉所在的洛城也属于沿海区域,所以她家订的全国性报纸就是《诸城晚报》。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