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大娘上门时卫云刚从山上下来,院子里摊了一地的蘑菇和野菜,看见人上门,卫云不由的有些心跳加快,也不知是激动还是害怕。
接过卫云手里的碗,顾大娘三口两口的喝了,抹抹嘴道:“卫小哥儿,我为啥来恐怕你也知道,婶子我也就不兜圈子了。隔壁苗家沟有个汉子,跟你年纪差不多,也是个老实人,只是家里穷,一直没议成亲事,我上门提了一句,人家倒是愿意,就是不知道你是个什么意思。”
“婶子,我不怕穷,有手有脚的,总不会穷一辈子。”
顾大娘赞赏的看了他一眼,说道:“就是,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夫夫齐心协力,哪有过不好的日子。只是……”
她犹豫的一下,继续道:“原本这亲事是要跟长辈议的,只你家如今也没了长辈,大娘就姑且跟你说一说。你也知道,裕哥儿到底是个小子,那家的意思是,结亲后还让裕哥儿住在这里,隔三差五的过来看看,带着嫁过去,恐怕是不行。”
卫云垂下眼,声音很轻却很坚定,“大娘,我爹娘走的时候卫裕还不到两岁,就是如今,他也不过将将五岁,让他一个人住,我不放心。我答应过我爹娘,一定会照顾好他的。”
顾大娘闻言顿时有些着急:“你咋这么死心眼,这只是眼下如此,等你嫁过去,拿捏住那一家子,哪里还愁把裕哥儿接不过去?我也晓得你当众说过要娶你就得养你弟弟,但人家也没说不养啊,你可不能这时候分不清轻重,你要是现在还不松口,那就跟三年前一样,是没人会上你家提亲的!”
“可他们也没说养。”卫云看过来的眼神很平静,顾大娘却不知为何有些不知所措。
“他们既没说养,以后就是不养,也没人说些什么。而且哪家外嫁的小哥儿和姑娘能日日回娘家的,时间一长,哪能没有意见。就算我拿捏住那一家子把裕哥儿接了过去,他又怎么会受人待见,与其如此,倒不如一开始就把这事儿说清楚。”
屋里顿时沉默了下来,半响,顾大娘叹气般说道:“你这小哥儿,怎如此倔。”她心里明白,卫云说这话一点也不假,人言可畏,就算到时候把裕哥儿接了过去,日子怕也是过得艰难。
这两兄弟相依为命,她是看着卫云起早贪黑好不容易把卫裕拉扯这般大,也是心疼这两兄弟,想了想道:“那大娘就再替你去问问,只是你自己得清楚,这能答应的,可不是什么好人家,怕是比你家都要穷。”
卫云放下心来,露出一个略带稚气的笑容,嘴角还有两个可爱的酒窝:“大娘,只要人好,我不怕他穷!”
“你是个有主见的,大娘也劝不动你,我就舍了这张老脸多替你问问”
“谢谢大娘”
“谢啥,要不是你爹,我家当家的早就没命了!”
顾大娘的丈夫顾山年轻时上山不小心掉到了沟里,那地方深不说还是冬天,过个夜都能把人冻死了。
要不是卫父经过,拼了命的把人救了,顾山如今怕是胎都投了许久了。因为这,他家向来跟卫家亲厚,父母过世后,两兄弟没少受他家照顾,这也是村长为什么让顾大娘给卫云说亲的原因。
卫裕出生不久,卫母就生了重病,眼看着病要好了,从医馆回来的路上又遇到了流匪,村里人都觉得卫裕命硬,克亲。
卫家父母去世以后,村里说什么的都有,也是那时候卫云发了狠,言明谁家若是上门提亲,不让他带着弟弟一起嫁,他是绝不会同意的。
这也是为什么卫家条件还算可以,卫云长的还好却一直没定亲的原因。
“你放心,大娘绝不会昧着良心耽误你一辈子!”说完,顾大娘就风风火火的走了。
一旁一直安静帮忙的卫小弟这才抬起头,小声道:“大哥,你要嫁人了吗?”
卫云摸着卫小弟有些发黄的头发,认真的说道:“裕哥儿放心,大哥不会离开你的。”
“大哥,我都长大了,能照顾好我自己,你就放心嫁人吧!”他虽然小,但有些事情村里人说多了他还是清楚的,他知道村里很多人都不喜欢他,也没有小孩子愿意跟他玩,更知道大哥一直嫁不出去也是因为他。
虽然很不舍大哥,没了大哥也很害怕,但是大哥要是一直不嫁人,就会有好多人背后说大哥的坏话。比起害怕,还是大哥嫁人重要。
卫云被他小大人般的样子逗的笑了起来,打趣道:“是啊,我们裕哥儿长大了,都能帮哥哥干活了,洗出来的芥菜又干净又好,哥哥都比不上。”
卫小弟被他说的脸都红了,小身子一转,背过去不理人了。
卫云觉得卫小弟可爱得紧,忍不住又去逗他,小院子里不一会就响起了两兄弟的笑声。
隔日,顾大娘就上门告诉卫云这门亲事不成,还安慰了他一番。
卫云心里已经有准备,听了这消息但也没多难过,只是时间有限,心中还是焦急万分。
但他也知道,这种事不是急就能办成的,这日子总还是要过的。
这一日,不到晌午,村口就出现了十几道人影,个个面黄肌瘦,身上还散发出一阵奇怪的味道。
打头的是两个衙门的差役,早已等在村口的村长连忙迎了上去。
“大人好,这些可是要落户到我们李家村的流民?”
年长一点的差役点点头,“这次咱们镇上分到了百十口人,就分给了你们几个人少地多的村。你们村一共分了四家十三口人,各自都不相识,这是划给他们的地,你回头带他们去认认。”
村长混浊的眼睛闪过一丝光亮,不认识好啊,不认识就不容易抱团,就算抱团,也很容易拆开,也容易管。
送走了差役,村长带人看完朝廷分给他们的地,就带着人去了一处老房子,吩咐道:“这房子现在暂时没人住,你们先住着,趁着这几日天好,赶紧自己盖个屋子出来。”
临走时,村长还找了几个壮劳力在周围守着,说是给他们帮忙,实际就是看着他们不做坏事。
这些流民本是南边遭了洪水逃难过来的,能走到现在的都不是什么善茬,况且村里人对他们一无所知,总是要防备一些的。
这些流民也知道是怎么回事,规规矩矩的就在这房子里住下了,朝廷给他们补了安置费,不过半月,就陆陆续续的盖了茅屋搬了出去,只剩下了个杨承勇。
这杨承勇倒也不是不愿意搬,只是有现成的房子住,还是个瓦房,他干嘛要再建个茅屋?
他可是打听清楚了,村后那卫家,也是早年逃难来的,家里如今就剩了兄弟两个。大的那个小哥儿如今被官配逼得到处说亲,村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这几日观察过,这小哥儿是个能干的,到时候他娶了这小哥儿,白得一间瓦房和几亩良田不说,说不得还有现成的银子花。
至于那小拖油瓶,好养也是养,赖养也是养,落他手里,他还能整治不了不成?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