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大朝会(求票票)

小说:秦时小说家 作者:偶米粉
    “廷尉府来人要抽调南阳郡、南郡……五郡文书!”    闻看守秦国治下各地卷宗的行署官员禀报之言,正处理政务的王绾为之好奇。    廷尉府调阅诸郡卷宗,自然不是什么大事,那些卷宗并没有太大秘密,按照卷宗归档要求。    涉及秦国核心隐秘的一般都储藏在咸阳宫内,国府这里的卷宗相对一般,各大行署都可以借阅。    前提,备案!    若是不备案,直接前往借阅,那是不可能的。    “是!”    那人颔首。    廷尉府的人已经在等待了。    只要相邦在文书上签字,便是可以持令调阅卷宗了,以往都是很简单的,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阻碍。    “只有那五郡的卷宗,没有其他地方的?”    王绾接过廷尉府的文书,阅览一眼,是李斯的字迹,秦廷之内,论书法之美,李斯绝对排的上。    故而,也可清晰辨认。    一边随意问着,一边落下批示。    自然不会拒绝。    却是……这个时候,廷尉府调阅五郡卷宗?    王绾有些狐疑,五郡之中,南阳郡最为富庶,其次便是蜀郡等四郡,李斯这个时候调阅五郡文书。    莫不是……心有所感,执笔的动作微微一滞。    想了想,还是落笔下去,落下印记。    “去吧。”    “卷宗备案,三日内送回,若有缺少或者损坏,按照秦法处理。”    将批示好的文书递过去,同时嘱咐着。    “是,大人!”    那人接过文书,为之一礼,便是离去。    “传我令,将自武真侯总管督辖四郡以后的所有同咸阳往来文书调出。”    目视那人离去,王绾召过贴身长史官。    “武真侯总管督辖四郡以后的文书?”    “大人,武真侯位高权重,他所传至咸阳的有些文书存档在咸阳宫,并不在国府,国府这里并不多。”    那长史官迟疑道。    根据文书卷宗的储存规则,一般事情越位重要、职位越高之人、爵位越高之人……的文书储存时间会更久,也更加的隐秘。    武真侯乃是侯爵之位。    根据自己所知,国府这里同武真侯相连的文书,只有部分罢了,还是很小的一部分。    咸阳宫那里的文书才是比较多,而且基本上都是隐秘至极的重要文书。    “无妨,既然国府这里的文书不多,那就将武真侯在国府内的留存文书全部取出,置于书房,我待会阅览。”    王绾摆摆手。    这个决定也是临时而为,廷尉府李斯这般举动,应该也是那般,他倒是动作挺快,自己也想要看看。    万世功业!    若有可能,自当立下。    无论如何,自己是不会放弃的。    何况从大王对于山东诸地的安排来看,也没有特别的倾向,纵然偏向于李斯些,也没有偏听偏信。    “喏!”    即如此,事情就相当简单了。    长史官语落,快步离去。    ******    “嗯。”    “李斯之才,一直显耀。”    “他所言……同相邦所言,相差不多。”    “秦国眼下的事情繁多,可无论如何繁多,总该有一个先后轻重的。”    “考功司于军中军将功劳、中枢重臣功劳、田亩庶人功劳,这是蒙毅你在负责?”    酉时初。    周清仍旧在咸阳宫兴乐宫偏殿,如蒙毅所言,的确在宴饮,却非盛大的宴饮,不过尚食坊送来的十多道菜色罢了,再添加一些酒水。    就成了。    再说了,如今的偏殿内,书架林立,空间不显,也不可能摆下盛大宴席。    蒙毅归来之前,周清同王兄一直在商讨一些隐秘之事。    蒙毅归来之后,则是落下那些文书之上。    针对那些文书,给予一一的过目,给予一一的评价,大体之上,李斯先上来的十卷详述都不错。    就是周清也没有将其大改,就是将其简单的推进完善一些。    比如《治国图治十论》中,有着关于典章诸事的进一步论述,论述其中的细节,商讨更为具体的君号、国号、崭新的庙堂朝政礼仪之法。    还有一些相关的服饰规定等。    还有一天下的具体细节,有些已经在山东诸地实施了,却没有归一整合,这一次该将它们全部推进了。    ……    不过,那些详细论述,在国府传来的道道文书中,也有讲道。    也就是这等关头,才可能够看到廷尉府、国府隐约并驾齐驱的影子,当然也是大王的默认。    而且也都是双方职责所在,并无越位。    手持另外一卷文书,周清笑语看向蒙毅。    蒙毅身为近臣,承担的职责也是不小,起码从刚才王兄所语,考功司考核秦国东出以来万千功绩。    蒙毅从去岁就开始负责了,一直到现在快要功成。    绝对是一个相当大而又繁琐的事情。    考功司不仅仅要将军中兵士、军将的功劳落下,还有文臣的功劳,还有庶民的功劳,还有山东诸国投诚之人的功劳。    种类繁多,复杂无比。    最后的功绩汇总之后,才会定下真正的爵位、职位,那是接下来秦国必不可少的事情之一。    “是蒙毅在负责。”    “已经整理好了。”    “现在正在一一分类誊录,再有五日,便可完毕。”    蒙毅一礼,那些事情虽繁多,可自己已经整理了近一年了,再加上人手足够,没有太大的麻烦。    “对于功绩落在身上,人人都是喜欢的。”    “而这件事……却非那般容易了。”    “相邦都有言语,至攻灭燕赵之后,长久驻扎在燕地的老秦人颇有些思乡之念,数年来,多有欲要归于关中者。”    “老秦人一天下之后,却无一天下之心呐。”    周清指着文书上的另一件事,看向旁侧不远处的王兄。    此刻王兄手中也有一卷文书,正在细细看着。    “山东诸国是老秦人攻灭的,诸地也是老秦人所占据的,老秦人是有功的。”    “若是思乡返回,岂不是将那些地方放弃,放弃所占之地?”    “无论如何,大秦的根基就是老秦人,山东诸国的残余之人可以乱,寡人不为担心,老秦人不能乱。”    “廷尉府、国府提出来的应对之策,武真侯以为如何?”    老秦人!    那才是自己的根基。    虽说现在大秦一天下,可不得不承认王弟所言,秦国现在只是将山东诸国的土地纳入掌控。    并未将那些土地完全的纳入秦国之中。    甚至于老秦人都觉得东出一天下的战争打完了,现在总该可以回家了吧?    待功绩落下,便是有功显耀之人,置一片土地,娶妻生子,岂不快哉!    果然如此!    老秦人纷纷归于关中,亦或者解甲归田,那么,秦国的根基便是有损,百多年来,秦国之所以独强独霸走到今天。    依靠的就是老秦人。    老秦人无论如何都不能有事。    比如给予笼络。    同样,整治诸夏眼前必须依靠老秦人,除非待长久以后,诸夏归一,诸夏间老秦人的痕迹淡化。    “攻灭六国,诸夏归一,多年征战,根据相邦这份文书,军中当十万左右的老秦人归田。”    “十万老秦将士归田,对于秦军战力,是一个极大的损耗。”    “而且诸夏归一,接下来肉眼可见,战事减少,将士归家、思家之心定然浓烈,那对于百战铁血的秦国军伍来说,不是好事。”    “相邦之策,令那些老秦人就地安置,给予爵位、官职,配合中央学宫派出的吏员,整治所在之地。”    “以配合接下来的秦国法令,尤其是护国学宫走出的那些军将,若有可能,就地安置。”    “玄清以为,可行!”    “不仅如此,玄清以为,还可以将山东诸地之人进行迁移安置,以徭役、戍边之名,将其分散安置,使之不为乱。”    “还可以令老秦人极力通婚所在之地,选拔合适之人为乡老,配合统辖,只要乡里不乱,那么,县域不为乱象。”    “县域不为乱象,那就很难有乱事出。”    国府相邦提出来的策略不少,周清觉得都可以。    主要目的便是依靠老秦人维持秦国一天下的局面,起码接下来的一二十年是这个局面。    至于以后的局面,则看成果了。    就看秦国对于诸夏的整治如何了。    “用时……方觉老秦人之少啊。”    秦王政笑语叹道。    “至于李斯、相邦所言的安定诸夏诸地之心,寡人以为武真侯所言更为精妙。”    “春秋以来数百年,天下思安者甚多,那些人就是秦国必须拉拢的人。”    “还有一部分人对于秦国怀有迟疑之意,觉得秦国是虎狼残暴之国,那些人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可以拉拢的。”    “至于那些敌秦之人,杀一批,关一批,怀柔一批便是极好,罪有轻重,自然无碍。”    “此事可以落在姚贾、顿弱二人身上。”    “如武真侯所言,无论秦国做的多么好,都少不了反对之人的,诚如此,只要让绝大部分诸夏之人觉得秦国有能力治理诸夏,诸夏就会安稳。”    “至于一小部分人,则是需要不短的镇压,合纵连横……也能够衍化如此,寡人受益良多。”    秦王政心性快哉。    每一次同王弟归来,论政诸般,都会有所得。    这也是自己喜欢和王弟畅饮谈论的缘由,而且对于任何一件事,王弟都有相当多的解决之法。    无论是艰难的方法,还是容易的法子,无论是好处大的法子,还是弊端大的法子,都有很多。    任由自己取舍。    比如纵横家的道理运用这般,秦王政以为很好。    细细思忖,却为如此。    秦国为何强大!    那是因为八.九层以上的老秦人都拥戴秦国,都支持秦国,所以秦国得以强大,得以独霸诸夏。    山东诸国为何孱弱?    那就是国内的力量,能够为一国所用的太少太少。    诚如此,那些诸侯国何以是秦国的对手。    换言之,诸侯国变法亦是合纵连横,希望可以让国内更多的力量为自己所用,进而强大自己。    秦国成功了,所以强大了。    山东诸国没有成功,所以失败了。    眼下秦国一天下,一统诸夏,若要安稳长久的维持秦国对于诸夏的统治,单单依靠数百万老秦人,绝对无法做到。    相对于整个诸夏之民,老秦人不过占据五一,乃至于六一!    就算一时凭借老秦人的威武霸道压制那些动乱,可终究非长法,若要长治久安,自然要解决影响长治久安不稳的因素。    “却为上法!”    蒙毅亦是敬佩。    此法施展起来,不算难,所能够收到的好处极大。    拉拢诸夏大多数之人,打击一部分微不足道之民,自然轻松。    “山东诸国残余之人,之所以敢一次次的动乱,所为凭借的就是身边一些庶民、奴隶。”    “没有庶民之力,那些人根本不足为惧。”    “而欲要将那些庶民之力争取过来,也是不难,却是需要时间。”    周清再道。    诸夏山东诸国得一处处土地上,尤其是那些老世族的封地内,一位位世家大族的痕迹烙印很是根深蒂固。    短时间内,欲要使得那些人屈服。    很难。    只是……时间是一个好东西,万事万物在时间下,都得屈服。    “虽可清风拂面,亦少不了秦法板正。”    “三件大事,除却蒙毅所负责的考功司之任,其余两件都需要慢慢推进。”    “至于咸阳接下来的动作,寡人以为接下来可以开启大朝会,将一件件国政要事缓缓推进。”    秦王政放下手中一卷文书,端过一杯凉茶,一饮而尽,此刻窗外的天色还是明亮,按理说酉时中段,应该清爽些。    然……偏殿之中,仍为酷热。    无论是相邦王绾献上的治国方略,还是李斯的十论,涉及之事成百上千,涉及之人数以万计,涉及之地遍及诸夏。    灭齐以来,过去大半个月,朝野重臣也都快尽数归来,是时候开启大朝会,颁布一项项国政了。    许多政策,要在推进中不断给予修缮,当年商君之法通行秦国,亦是在推出之后,根据秦国各地情况,给予修正。    眼下也是一样。    “当得如此。”    周清自是没有意见。    蒙毅更是没有意见。    “大王!”    “公子扶苏、公子胡亥正在殿外等候!”    三人话音刚落,偏殿之外,李仲的响亮之音升起。    “扶苏?”    “这么快就从燕地归来了。”    “胡亥也来了。”    “让他们进来吧。”    秦王政点点头,按照自己下发的文书,的确相召扶苏归于咸阳,以为参详些许之事,今日归来,不算慢。    倒是胡亥……进来表现还是不错的,无论如何,也是自己的子嗣。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