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别有深意

    最快更新重生宋末之山河动最新章节!

    当日下午,宫中来人将集庆寺的竺林别院收拾出来作为太后行驾暂歇之地。而作为京中大寺,又与皇家沾边,且风景不错,自然成了京中权贵和豪富们的礼佛之地,因此兴建了诸多别院供这些王公贵族做小住之地,也供那些女眷们做带发修行之所。竺林别院与赵昺所住之地其实也就一墙之隔,昔日是为陪驾的臣僚们的住所,条件自然也不会太差。

    选定后,宫中的亲卫团便将里里外外搜查一遍,并将寺院周边全部封锁,禁止一切人等靠近。而赵昺作为‘地主’自然要跟着张喽,以示孝顺。其实有王德在自然不用他动手,甚至不需动嘴,他自要一个眼色便办了,而他只是显示下存在感就好了,自然有人为他在太后面前唱‘赞歌’。

    赵昺看着整个别院在众人的忙碌下,很快变了样,所有的房间的墙,皆重新以素色绸帛遮蔽,院子中也四处挂起了灯笼。而太后的居所也做了精心的布置,一切所用之物皆是簇新的,或是取自宫中,寺中旧物皆弃之不用。这让他十分不快,仅仅是歇歇脚便如此耗费,也太过浪费了,可过去太后并非如此奢侈啊!

    “李淦,你不知宫中的规矩吗?”眼见小皇帝眉头越皱越紧,知道主子心中不痛快了。而原因不言自明,陛下在寺中住了这许多时日,所住的房间除了随身应用之物皆是庙里的旧物,一件都不曾添置,肯定是觉得心疼了,便叫过负责此事的内侍道。

    “拜见官家!见过大官,不知有何吩咐?”李淦听见后立刻小跑着过来施礼道。

    “李淦,你也是宫中的老人了,宫中早有定制,太后和陛下出行一切从简,不可铺张,兴奢靡之风。难道你不懂吗!”王德用手指指点着其脑门厉声道。

    “大官,小的自知。”李淦腰弯的更深了,连声答道。

    “明知故犯,屁股痒痒了吧?要不要洒家用鞭子给你挠挠!”王德冷笑着拍拍其的肩膀道。

    “大官饶命,还请听小的回禀!”李淦听了本来就是一张雪白的太监脸,瞬间变成了铁青,连忙跪下道,“此次太后已有口谕,此次拜祭太皇太后一切皆听新选进宫的几位姑娘的安排,如此布置绝不是小的主意!”

    “那你为何不肯从旁劝说,任她们所为吗?”王德听了撇了眼小皇帝,反见其眉头皱的更深,便仍板着脸怒气不减地道。

    “小的该说的都说了,可那位主持布置的程姑娘却说,太后行在之地怎能简陋,而这些又花不了多少银钱,尚不如其家里出行所费!”李淦苦着脸道。

    “哪位程姑娘?”赵昺出声问道。

    “官家,其名程素,乃是过了复选的秀女!”李淦施礼后,向左右看看,指指人群中的一位小姑娘道。

    “哦,就是其,看来这程素不素啊!”赵昺顺着其手指的方向看去,便见一个身穿淡绿色衣裙小姑娘指点着众人在悬挂窗幔,点点头道。

    “官家,小的……”李淦听了一愣,不知道陛下所言何意。

    “既然太后早已有了安排,便不要多言,由他们去吧!”赵昺挥了下手道。

    “官家已经吩咐了,还愣着干啥,找打啊?”王德上前踢了其一脚道,李淦听了忙不迭的告退,赶紧溜了。

    “官家,太后这是何意啊?任由这些小姑娘胡为!”王德看看小皇帝目光虽仍在程素身上,但却没有一点喜色,小心地问道。

    “你粘上毛比猴都精,不知道是何意吗?”赵昺扭脸笑骂了一句道。

    “小的愚笨,如何能懂得太后所想!”王德笑笑施礼道。

    “你啊……”赵昺伸手指指他,主仆二人相视一笑,离开了别院……

    …………

    次日寅时,太后行驾抵达集庆寺,赵昺率寺中僧侣亲迎到寺外,但见队伍浩荡,来的人还真不少。他上前见礼后,太后下车转乘肩舆入寺,他扶轿在旁随行,直奔太皇太后的寄灵之所,前后只有内侍和宫女相随。可轿子后面却有宫女衣着有异,可他分明看见了陈淑儿和李三娘也在其中,便明白了这也是选出的秀女,当然不可能都作为他的妃嫔,其中也有人会充任内宫女官的。

    “苏姐姐,太后今日怎么如此装扮?”刚刚拜见太后时,赵昺看见太后一身粗布白色衣裙,脸上未施脂粉,发髻之上插着一根木簪,大觉观,轻声问伴轿而行的苏岚道。在离开孤山后,其便转回宫中,而庙中又不便有女眷同住,所以她这一段时间并未随驾。

    “官家也知,太皇太后的名爵皆被削去,乃是名罪妇,太后不便自恃身份前来拜祭,只能以百姓人家的子媳身份略表孝心!”苏岚小声回答道。

    “这……如此一来,朕岂不是自扇耳光了!”赵昺听了嘟囔着道。虽说是自己执意要削去一众人的封号,可自己是监国,‘做主’的却是太后,可自己当下却是以皇帝的身份在寺中为太皇太后做法事的,其这么一撤把他晾了。

    “官家,这却不是太后的主意,是那吴姑娘上谏的,以为娘娘不可以太后身份拜祭罪妇,那样便乱了礼法。”苏岚略微摇摇头道。

    “哪位吴姑娘?”赵昺装作不懂的样子问道。

    “官家真不知最近宫中的事情吗?”苏岚轻笑着道。

    “嘿嘿……”赵昺尴尬地笑笑道,苏岚可以说陪着他长大的,而有些机密之事也不避讳其,她自然知道自己在宫中也有耳目,宫中的事情如何瞒的住自己。

    到了太皇太后寄灵的小庙,杨太后下轿只要赵昺相陪,其他人皆留在外边。当两人踏进庙门后,庙门随即关闭,诵经声立刻响起。杨太后向前抢了几步,脸上已满是泪水,抚棺大哭,好一阵子才止住哭声。赵昺上前扶住,点了三支香递上,杨太后这才拜了三拜将香插到香炉中。

    杨太后这时又拿过纸钱在灵前点燃,跪在蒲团上边烧边念叨起来。她从当年离开临安说起,自己历尽艰辛才带着两位皇子逃到福州,召集群臣,收拢败军,在众臣的拥立下立幼子为帝……磨叨到幼子病死,再立新君又哭了起来。

    赵昺没有多劝,只是在旁默默守候,他知道这个女人也够不容易的。入宫后虽生了皇子却不得宠,皇帝死后自己的儿子又无缘皇位。在国难之后带着两位小皇子逃难于江湖,又经历了亲子病死,她却能再立自己为帝,撑起了行朝,所遭受的困难太多了,而又无人可以诉说。其压抑太久,也应该宣泄一番了。

    好好的哭了一场,杨太后的情绪才渐渐稳定下来,随后移步偏殿重新洗漱更衣。才召见了主持捐纳了两万贯的香火钱,又赐下经五百册。赵昺虽然心疼也不能说,这些钱自己放开肚子吃,只怕没有一年半载是吃不回来了,都便宜这些和尚了。

    祭奠完毕,赵昺将太后送到别院小歇,又陪着用了午膳,娘俩儿说了会儿话。他以为太后也该回宫了,毕竟当下宫中只有他们两人,必须有一人坐镇宫中,以防生变。但是又等了一会儿,太后却仍无回去的意思。而他又不能催问,只能陪着说话。眼看天都快黑了,太后才言今晚她要陪着自己过中秋,一同祭月,并由他执事。

    赵昺一听便懵了,他知道后世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灶’之说,而他也明白当下与后世有所不同。古人把月亮看作是与太阳相对的太阴,自然就有所崇拜,宋王朝把祭祀月神写入礼志中,天地、五帝、日月星辰、社稷,诏有司以时举行祭祀。

    而民间也在中秋礼拜月亮,全城人家,不论贫富,凡是能走路的,到十二三岁,都给穿上成人的服装,登楼或在庭院中,烧香拜月亮。男的愿自己早日考上科举,走入仕途,飞黄腾达,女的则愿自己貌美如嫦娥,丰满如洁白之月。这里说的是男女都要拜月,与后代只有女子拜月,男子不拜月的风习也很不一样。

    来的这个朝代后,赵昺记的自己好像从来没有正经八本的过过中秋,因为这个季节在琼州正是雨季结束,旱季到来的时候,也是敌军进攻的最好的时间段,他不是率军征战,便是领军备战。而在军中哪里有那么多的讲究,顶多也就是大吃一顿,根本没有经过祭月的事情。

    过去每逢举行典礼,都有礼部的官员先行讲授程序,告知他应该做什么,说什么。并在事先会进行演练,仪式举行时也会对自己进行提点。但今天的突然袭击,让赵昺有些措手不及,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程序如何。于是乎以沐浴、更衣为名,叫上苏岚给自己恶补一下,免得丢人现眼。

    苏岚也真是体己人,在短时间内为小皇帝简明扼要的说了程序,又讲述了注意事项。赵昺这才知道正规的汉民族祭月仪式,依照《礼记》的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祭月之时不是站立,而是以民族传统的“经坐”坐于席上,拜时不是站立施礼,也不是双手合十做祈祷状。拜时,是行汉族正规的“拜礼”。连续拜两次时,称为“再拜之礼”。经坐是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双手放在膝盖上,目视前方。对于胡坐,道理一样,端正,两腿不得叉开,双手放在膝盖上。双手可以握拳,冲前方;也可收拢抱在腹部。若是累了,也只能通过稍稍上下膝盖的方式解除一下疲劳。

    正规拜礼是直立,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然后直身,这段虽然也叫鞠躬,却大相径庭了。与此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掌着地,额头贴手掌上,这才叫做拜,然后直起上身,而手随之齐眉,称为‘兴’。最后根据礼节,平身或再拜……平身时,两手齐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再拜就是连续行两次拜礼,即“拜-兴-拜-兴-平身”。

    祭月当然要有祭品,布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物,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主祭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宫中之所以盛行祭月,也是有说法的。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而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也是希望自己“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此外中秋之夜,还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于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

    赵昺听罢讲解,想想今晚太后执意要将拜月仪式放在这里,绝非是一时的兴致,其中定是早已谋算多时,其中深意让他颇为感动,竟让他对这个月圆之夜有了些许期待,但是在寺院中举行却又使他心里觉得怪怪的……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