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这是诡辩毫无道理可言臣以为……”
“先生知道朕向来不喜读经史学的也是马马虎虎如何记得住那么多的圣贤之言只知道有利于国有利于百姓的事情就要去做何必在乎那么多况且圣人们也非神仙总不会看明白千年之后的事情想不到今日的情形吧!”
陆秀夫看看陛下师徒两个还在争论邓光荐被皇帝的‘歪理学说’气的胡子都翘起来了但是依然不能说服陛下。而陛下也常常被邓光荐驳的哑口无言但还是坚持自己的道理说不过就撒泼耍赖插科打诨却也不恼。
看着陛下对师傅一副无可奈何还得摆出衷心受教的样子陆秀夫却也没有打扰他们。而是想着陛下这几年的所作所为其对江南的官宦世家进行打压使得他们失去入仕的机会也就无法对朝政施加影响力;其后又通过权力下沉让朝廷的直接统治力触及乡里使得乡绅失去了传统的统治力可以说改变了当下的格局。
皇帝又通过科举制度削弱当下盛行的理学的影响力增加经法科的员额利用太学宣传自己的执政理念改变了理学一统天下的格局让学界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气象从而改变了现下儒学百年间死气沉沉的局面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势头。
陆秀夫沉浸官场二十余年又长期身居高位当然不会简单的以为皇帝只是因为讨厌官宦世家和乡绅对理学不敢兴趣才弄出这么大的阵仗。他已经看出来皇帝那时就在为以儒法治国做准备利用科举选拔经世人才培养精于治国的官员。
而今天的谈话又涉及对待北方士人的话题皇帝毫不掩饰的表示要彻底摧毁传统的世家门阀陆秀夫以为除了其认为北方士人背叛了民族侍奉于敌还有就是要改变世家子弟把持官场寒门士子上升无门的局面进而开创出一个新的政治局面最终实现自己的抱负。
赵昺如今觉得皇帝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琼州之时其就为解决官员慵懒怠政疏于政事的弱点开始从吏员中选拔官员参与政事。待进入江南后更是为解决官员不足的问题从胥吏和优秀士子中拣选出众着入仕而不是通过科举。
当前已经入住江南多年之际朝廷对于官员的选拔大致是五成来自于参加三级科举考试的士子三成来自于朝廷行政系统的优秀吏员还有两成来自于退出现役的武人。臣僚们也曾建议皇帝征辟江南名儒或是隐于乡野、市井间的名士入仕为官但是遭到了皇帝的婉拒。
陆秀夫曾私下问过陛下为何不征辟那些名儒为官如此即可提高朝廷威望也使陛下留下求贤若渴的美名。而陛下言这些名儒若想实现自己的抱负自可通过参加科举或是从其它门径入仕却不是假装清高搏名。且那些隐士既然无意入仕又何必强人所难让他们做做学问在民间授徒著书也没什么不好。
对于陛下对待大儒名士的消极态度陆秀夫初时感到不解但也很快明了。皇帝在用人上向来是以能力为重不以出身论英雄这点从皇帝身边的人就可以看出来如周翔、郝云通、庄世林、林之武、庄氏兄弟等及一班军中大将多是出身乡间耕读人家甚至是商贾或是军中的低级军官。
当然现下身边也有马端临、陈识时这些官宦重臣子弟但这些人也是一时才俊更多的是从各种渠道征招的熟知朝廷法令和程序的熟吏及牧守有方的中低品官员和军中那些熟知战阵、山川地理和战术的中低级军官做幕僚。
但是这些人也并非一入内廷就能飞黄腾达每年还是有不少人被从中清退的即便是应节严的儿子应熙也因此被外放只做了个低品的州团练使。如此一来那些只会夸夸奇谈务虚不务实又缺乏理政经验的大儒名士自然难以入皇帝的法眼。
陆秀夫又想起前时陛下曾在廷议上提出要对太学进一步改革对那些蒙荫入学和由地方州学升入的士子进行详细分科设律政、行政、财政等科分门别类施教培养朝廷行政专业人才。
同时建议户部开设农政、税务、海关。财会等专科学校;工部开办冶金、水利、交通、建筑、机械制造等专科学校;刑部、礼部、吏部和兵部也要逐步开办相应学校培养专业人才。而不是如过去那样眉毛胡子一把抓入仕之后对自己所属一无所知一切都要从头学起。
皇帝的这个提议在廷议后也引发了一场争论按照其的设想要从县学、州学中考选学成后授予官身可以说使得那些士子们有了更多的出路而不需只是通过科举这座独木桥。但是也有人担心一旦全面实施那些士子自然会屏弃过去的儒家经史从而削弱了儒家在朝野中的地位并在几十年后逐渐淡出朝廷。
陆秀夫自然明白术有专攻的道理且有成例在先。皇帝对武学进行了大改分设多科培养职业军人改变了以往将官不是出自将门就是发迹于军旅底层的局面使得整个军队更为专业化提高了整体素养之余也使得作战效率更高。
另外陆秀夫以为一些科举失利的士子转投军武也让士人渗透到军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文武间长期对立的局面。而从它想这不仅没有削弱士人在军中的影响力反而使得士人可以更多的参与军事打破了两者间的桎梏势必减少了文武间的冲突有利稳定朝局从长期看对儒家有利而无害。
不过对于打压官宦世家陆秀夫心中也有余虑毕竟世家子弟自小就能得到良好的教育接受家庭的熏陶有着比之常人难得的见识和眼光入仕后能够很快上手同样会受到族亲和故旧的照顾得以升迁。而缺点同样明显他们自幼锦衣玉食无法体会到民间的疾苦。
更重要的世家子弟即受到家族的庇护那么必然要回护家族尤其是在国家政令会影响到家族利益的时候他们往往会站在自身的角度上做出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甚至不惜危害国家和君王。这种事例历史上不知凡几陆秀夫以为这也可能是陛下下决心铲除他们的缘由。
寒门子弟入仕同样优缺点明显他们求学不易即便是耕读人家也无法请名师也难以受到举荐进入书院受学全凭自己的本事参加科举进入官场。因而他们体会到底层百姓生存的不易在执政中就会考虑到民间的疾苦维护他们的利益为他们发声。
此外这些寒门子弟入仕后往往有很强的上进心做事认真直言敢谏大有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性情为成事不惜性命。且他们少了家族的羁绊对朝廷和君王忠诚能将国家和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成为君王的得力和放心的助力。
但是寒门子弟与世家子弟在出身上处于天然的弱势从而缺乏远见和手段行事难免‘粗鄙’甚至没有底线。而他们往往掌握权柄后念及自己当年的艰苦便也会为自己的子女和家族考虑想给他们一个富足安定的生活却往往为此走入歧途进而贪污受贿利用权力侵吞财物活成了自己最不愿意成为的人。
陛下当下提出以儒法治国陆秀夫想这也是皇帝对此方面有所考虑以道德约束其行为以律法规范其所为从而实现政治清平官员廉洁奉公百姓生活安乐的目的。
不过想来皇帝为实现这个目的付出也是很多。当初陛下大婚择后的时候太后和朝臣们处于稳定民心和朝局的目的择选了吴家女为后。而皇帝对此就十分抵触最后太后不得不以亲政为要挟才使得其就范却也留下帝后不合的隐忧。
在大婚当年的上元灯会上吴家子弟冲撞了行驾按说这种事情只是小事略施惩罚就好。当皇帝却以此为由对吴家进行无情的打压逼着吴氏一族所有子弟退出官场并十年之内不得参加科举。这等于断绝了吴氏子弟入仕的途径而十年后吴氏也只是普通的外戚勋贵无法左右朝局。
其后不甘心的吴氏也试图扭转形势在皇后诞下嫡长子后暗中推动立储之事欲以此来抬高自家的地位但是被小皇帝一纸措辞严厉的旨意压了下去而随着又有两位皇子的诞生太子之位就充满了变数。明眼人都看出吴氏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也因此直线下降再也无人附和了。
随后的吴氏又参与了乡绅入京觐见和太学生上书之事欲做最后的挣扎结果此时被皇帝以雷霆手段平息牵扯其中的皇后也遭到训斥被冷落一旁。吴氏在陛下步步为营的威势下不得不进宫请罪并析产分家分赴淮东和淮西‘创业’整个家族就此分崩离析再无昔日的盛况……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