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作为江浙重镇区域中心历朝历代都备受统治者重视各类城防工事自然十分完备甚至还有贴沙河这样人工挖掘出来的护城河。但有点可笑的是包括城门城墙之类的防御工事并没有帮助大明抵挡住海汉。在石迪文麾下部队拿下杭州城的时候这里也没有爆发激烈的攻防战城内官员早就与海汉达成了协议大军到城下不久就开门投降了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杭州城的交接。
不过因为海汉接手的时间还太短对于大明统治时期的种种制度还来不及进行彻底的改造为求平稳过渡杭州还是基本保持了以前的状况就连城防的城门开关时间也没有作更改以免本地民众不适应。
当然这样做也有好处开放式的城防对治安管理有较高的要求但海汉目前还没能在杭州推行自家的管理模式。而夜间关闭城门的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治安事件这种功效已经在千百年来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所以这种管理方式大概还会在杭州持续一段时间。
本地的民众当然对此早就习以为常所以尽管需要在城门处排队进出城倒也没人抱怨这种低效的安排。但陶弘方等人以前在三亚哪会有这种境遇只等了片刻就不太耐烦了。
“阿蓬你去前面看看还得等多久才能入城。”陶弘方将随从阿蓬叫过来让他去打探情况。
阿蓬跟随人群慢慢挤到前面发现在城门处有数名海汉军人在维持秩序不过他们的工作并非盘查出入城的人员货物而是指挥交通保证出入城的车马人员不至堵在城门处。但或许正是因为城门通道太过狭窄出入的速度都十分缓慢。有人想不管三七二十一往前涌的就会被士兵们揪出来喝骂一通。
阿蓬见状知道没有捷径可走也只能回去照实复命。
大约又等了一盏茶的工夫他们一行人所乘的马车总算是通过庆春门进到了杭州城内然而这城门里的交通状况也没见得比城门外好多少。因为杭州城东就是大片田野的缘故庆春门内的街道上几乎都是运蔬菜粮食进城的农民而出城的则是结队而行的粪车。陶弘方一行人不得不继续遭受交通拥堵缓慢地向着目的行进。
待一行人来到石迪文办公的地方距离他们从琼联发客栈出发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两个小时而此时衙门外等候接见的人早就已经排起了长队。
这处办公地是征用了大明时期的浙江布政使司衙门不过大门上方原本的招牌已经撤下取而代之的是挂在大门旁边一块白底黑字的牌匾——海汉国东海大区管委会。
虽然门口挂着的是管委会的招牌但实际上这里处理的事务也不仅仅只是民政而已。由于石迪文还担任着东海大区军事长官的职务所以辖区内的军务也都由他负责。在大门外等候接见的队列中便有两三名身着制服的海汉军官。
当然了会在这里排队的应该也不是什么紧急军情多半都是人事调动、后勤补给之类不算急切但又需要石迪文亲自盖章批准的事务。
陶弘方等人虽然已经商量好了按照正常流程求见这个时候看到门外的长队也还是有些不安要是按照眼前的情况排下去恐怕得等到下午才有可能见到石迪文。
但既然来都来了当下自然不可能拔腿就走众人拿出各自在出发前领到的调令公文照着正常流程去门房登记。
负责给访客登记的也是一名军官接过他们几人的公文扫了一眼又抬头打量了他们一番开口问道:“几位大人是一起从三亚过来的?”
陶弘方点点头道:“正是如此有劳了。”
军官放下资料叫过一名下属让他们领着陶弘方等人到偏厅去稍事休息。陶弘方倒是没料到居然会有特殊待遇连忙抱拳谢过。不过他们的所有随从人员都需在衙门外去候着不能跟着一起进去。
众人被领到偏厅在这里等候接见的人果然少了很多。而且这边有座位有热茶可以坐下来慢慢等的确要比在大门外站着排队舒服得多。
厅中有两人比他们早到一个是身穿海军军服的年轻军官其军服上的徽章表明他是一位海军少校。但这位少校的相貌看起来还颇为年轻年纪应该与陶弘方等人相仿。
这个岁数的少校军官在军中可并不多见哈建义虽然也同是少校军衔但这有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他老爹的影响力而普通军人想在这个岁数就升到少校一级那背后可得有一摞实打实的战功才行。这位军官如果不是有特殊的出身那肯定便是军中的战斗英雄了。
而另一人则是一名下巴留着短须的中年男子但看其衣着装束颇为华贵应该并非海汉人而是出身大明的权贵人士。
四人落座之后陶弘方朝哈建义使个眼色哈建义心领神会当即便起身走到那名军官面前行了个军礼自我介绍道:“我是国防部联合参谋部的哈建义请问阁下是?”
那名年轻军官连忙起来回敬军礼道:“我是海军远征先遣舰队的王安国。”
“海军远征先遣舰队……”哈建义听到这支部队的名字略微迟疑了一下才回过神问道:“莫非是王汤姆将军所率的部队?”
“正是。”自称王安国的年轻军官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王将军便是在下家父。”
“啊?原来是王将军的公子!”哈建义立刻就明白了这王安国为何年纪轻轻便已经是少校军衔敢情是跟自己一样有一个手握军权的将军老爹。
当然了若论在军中服役所取得的功绩那王安国应该是要胜过哈建义不少。毕竟海军远征先遣舰队的服役地点并非海汉治下地区而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大洋彼岸考虑到其所处的环境和所需面对的风险王安国的少校军衔显然更具含金量。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