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请君莫奏前朝曲

小说:唐残 作者:猫疲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纵游淮南

    唐代:张祜

    ——我是分割线——

    江陵城内,大讲习所附近的考试院外,足足有丈高数十步长的公告大木榜前。被称为“小登科”的新一轮入榜名单下方,也有成群结队的年轻人等在翘首以盼的巡阅之间,发出一阵又一阵抑扬顿挫的感叹声来。

    “恭喜年兄,这次复试得以过榜,只怕到了淮南之后愈发前程不可限量了。。”

    当即有人充满热切与羡慕的当街相互道喜起来。

    “过誉了,过誉了,这不过是吏目以下十一等阶的选人而已,当不得如此。。尚需我辈同勉奋力,以践清平世间!”

    被恭贺的年轻人穿着一身生员风格的浅蓝束身衫胯,亦是难掩喜行于色的回答道:

    “你这是谦虚甚个,这般去了淮南之后只要能够作出基本样子来,依照异地、战地条例优先升转为吏目,乃至诸吏之长也未尝可期的。”

    这是稍加了解内情的人,在那里向着左右卖矜持弄着

    “学弟所言甚是啊,督府的放官选人一项更加严格的,若能做足了一任吏长之后,那真是不是亲民官也胜是亲民官的资历了啊。。”

    同样也有人在欢喜有加的附和道:

    “我家中有两个晚辈后进,方才考入文员科的附属学堂,日后保不准相应的实习,还要仰仗年兄顾看呢。。”

    这是仗着关系好和足够亲熟的同学,籍此先敲边鼓、打基础了。

    “在下于晴明楼上定下了包厢,还请诸位同年赏脸了。。”

    又有同样生员装扮的人凑趣的喊道,这是已经迫不及待要拉关系和延揽人脉的存在。

    他们这些商人家庭出身的子弟,无疑是如今太平军治下最有力的坚定支持者群体之一。虽然那位大都督未必看的上眼,而一度戏称为利益的联盟。但是太平军到来之后,他们这些“五民之末”的境遇,一下子获得很大的转变确实不争的优势。

    不但各种多如牛毛的捐税和杂课、关卡都不消失了,水陆道路也变得十通八达而行道通商的风险大为减低;事实上就连相应的社会地位都变相的抬高了不少。道理也很简单,在太平军清算完那些豪姓大族、官宦胥吏之家以后,自然就会需要相应的阶层上升来填补相应的空白。

    更何况,因为家庭渊源的关系,他们往往在记账文书和数算上有着天然的优势使然,而得以比别人容易入选早期太平军治下的选人、用人体系。然后,又伴随着太平军的治政理念中,被打破了吏员到官的天然界限,而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和未来。

    要知道在前朝治下这么多年下来,他们这些商人子弟虽然可以通过寄户和挂籍等手段,绕过朝廷的限制而参与到乡试和贡举当中。但是实际的情况则是,无论他们花费多少代价和努力,也改变不了在仕途中饱受歧视和压制的现状。

    就算考上了也只能担任一些末微之职,想要更进一步就是痴心妄想了。因为他们在朝廷的体制之内根本争取不过那些豪门大户、士族官宦之家,就算是偶有成功的范例也是机缘巧合之下以重金打造出来的结果。

    因此,当有人发现一贯风评酷烈、刻毒的太平军,居然对他们网开一面、敞开方便之门之后,就毫不犹豫的转换了立场和态度,变成太平军最坚定的支持者和社会改造的推动力之一,哪怕是那些曾经身为世家大族分支和关系户的存在也是一样。

    不仅是因为太平军所征服和清理过的地方上,都拥有无限的商机和利润的驱使;只要能够提供协力与合作就大多能得到回报。也因为这个因为太平军的缘故,而得以刚刚变相跨越和上升了阶层的新新群体,迫切渴望着巩固自己的社会定位和作用。毕竟,只要是人多少都会为对自己更有利的方面打算的。

    就算是世家大族的分支和有所渊源的关系户等外围商家,在这种趋势下也不可避免要更多为自己谋求利益和前程;相比在旧有宗族、尊卑的等秩森严体系下,继续为这些本家、宗族、郡望奔走和奉献下去;难道还比得上在太平军主导的新秩序下,为自己家族谋求更好生活和前景使然么?

    虽然太平军的规矩和限制很多并且堪称繁复,但是只要习惯了在相应体制和框架下行事之后,反而能够变相的令人安心。作为逐利而行或是坐而谋生的商人,他们最担忧的反而是没有规矩,或者说是明明有规矩却没有任何人当回事的乱世之际。

    而作为另一个有力的竞争群体,那些地方上的世代吏员之家的子弟后代。然而因为长期奔走活动于乡里的缘故鲜有是背景和手上干净多少的,最终能够经过太平军严格的清算体系,而存留下来也是数量有限,而以刑名律条的实际运用为擅长,却难以形成足够的压力。

    相比之下,那些行商、坐商和匠户、工坊之家,虽然也有种种的积习和陋俗,压榨学徒、伙计和囤积居奇之类问题,但是在遭到太平军的整肃和改造之后,反而也是最容易接受转变和改造,而得以在太平军主导的新秩序下存留下来的群体。

    其中,前者可以靠数算和文字的基础,在太平军的举试当中走上计吏、文员的捷径;而后者则可以靠家传的手艺和天赋,走的是各级营造、工场体系的路线。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那些通过农学和宣传、教化系统,得以进入相应仕途的传统贫寒士子,或是大姓旁支远宗的庶流子弟。

    然后,他们自己也按照加入太平军治下的先后顺序和亲疏远近的三六九等,地域、乡党和宗亲上的渊源,而又分作了许多个大大小小的商家团体和会社、行馆;而又保持着长期既有(内部)竞争也有(对外)合作的态势。

    比如:其中资格最老、资本最厚的无疑是来自两岭的广府系海商;而巴结最甚则是王婆先为首的关内京兆商人;在数量上最多,但是平均本钱最小的是湖南商户;最没有存在感的则是荆南本地商家;而自从太平军平定江东三路之后,实力雄厚的常、苏、杭、越、明等沿海世商团体,又一跃其上成为其他人最有力的竞争者。

    所以,这一轮的复考也是这些背景下的商人团体,另一个变相角力和竞争的途径和舞台之一。事实上,这也从某种方面变相促进了新一轮地方私人办学的兴起浪潮。为了逢迎和附和太平军所需要的“经世务实之道”基本要求,各种教授方技和吏务的学馆、蒙塾,也随着赞助者的要求而开始出现在一些名城大邑之间。

    更有一些明显寄食和流寓南方的儒生文士,开始以儒家理念牵强附会的鼓吹。来自《太平田亩纲要》《太平圣库制度》《太平政略》《清平纲领》内的主张和义理,其实是重现上古“三代之治”诸位圣王、先贤的“天下为公,老少皆赡”的大音希声云云。或又是将太平军执行的公屯官营制度,形容为堪比周公“封建天下,井田公制”的当代济民救亡善政。

    道理也很简单,没有人想错过眼见得新朝定鼎之际的机缘使然,哪怕是南朝的格局也足以让大多数人受用无穷了。然而太平军却不怎么看得上传统的经义辞赋、道德文章,于是此辈为了身前身后得前程使然,假寄托名先人大贤进行攀附和溯往既源就不可避免了。

    (就好比后世那些打着复兴传统文化的“新儒家”“国学”旗号之流,而拼命往新民主主义运动的产物——社会主义中国碰瓷和骗资源的套路一般)

    当然了,这些已经进入大讲习所中修学这些生员,因为除了特定专业和同好性质的艺文结社之外,其实是禁止任何实质性的同乡团体和带有政治倾向、诉求的社团组织。但是也拦不住他们在就在各种家庭背景的赞助之下,以各种同年、同院、同科、同目、同课之类的名目和纽带,所进行结交往来的一个个大小圈子;

    或者说其中真正怀有抱负、理想和奋进者有之;想要改变现状和自身境遇者有之;只是变相投机和追逐功名者亦有之;但是跻身末尾而随大流混日子的,哪怕最终考核辍落也在所不惜,或是资质有限却努力削尖脑袋挤进来,只为构筑相应的人脉渊源的亦是有之。

    因此,但凡大都督府下讲习所的每一次升考和选人大试之后的放榜,几乎都是这么一轮众生百态的活市侩情景。而这一次因为攻略和经营淮南的需要,而进行摸底式的扩选,同样也是他们所重视的机会之一。

    与此同时,鄱阳湖的江口处,一艘形制怪异,中轴凸起形同驼背的水轮车船也在江试当中。

    “鸣大钟一次!

    推动杠杆,启动活塞和泵头……

    鸣大钟两次!

    打开炉膛,引燃锅炉,注入石炭……

    鸣大钟三次!

    齐声赞颂,公输般与墨子祖师流泽万世。”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