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办理了这块平板电视,其实我很少打开收看节目。平时就摆放在桌面上,最近因为经常一个人闷在房间里觉得太过安静,才把它擦拭了一遍打开让它自己放送,我还是低头玩我的手机,目的仅是让整个房间里有点声音。
11月22日晚上,发生了以日本长野县北部地区为震中的强烈地震,记载为11.22长野县地震。震中位于长野县北部的长野市,震级6.7级,强震造成很多人死亡受伤,几十栋房屋在地震中倒塌,部分地区停电,道路开裂,交通中断,而且后面两日余震不断。
我是在23日白天收到信息提示,回到住处后看到这条信息的具体情景,电视画面上是一片片倒塌倾斜的建筑,忙碌的救援人员,躲过震灾受访的群众,和聚集在避难场所的老人儿童。
关心这条信息是因为我记得长野县的北部和新泻县相邻,在地图上详细看了一下,长野市和妙高市背靠着背,青青所在的地方就是妙高市。
对于曾经恋爱了五年的人来说,不可能说忘记就能忘记了的,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记起青青的时候逐渐减少,可到现在对她的记忆还很清晰。
经过内心的挣扎,我还是把她的名字从黑名单里移出,并给她发了一条信息,“好久没联系了,现在这个号码还是你在用吗?”没有必要标注名字,若是青青,她会明白发信人是我,若是号码换了主人,就会回复问我是谁。
“还是我在用,你还好吗?”是青青,还是不用说名字就知道我们俩在对话。
我的手机铃声响起来,是青青的语音电话,我想了一会接起来,却不知道该怎么称呼电话那边的她,只能顺着短信内容说“我还好。”
“嗯!”她嗯了一声,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若是一年前打死我也不会相信我俩在电话里会冷场这么长时间。
“我看到新闻里说长野市地震了,想起你在的地方和长野市临界,就问问你有没有事。”
“……”她没有说话,只是话筒里慢慢的传出了抽泣的声音。
静静地等到抽泣声音停止了,我继续问“你没事吧!”
“我没事,我们这里影响不大,地震时只感觉晃了一下。”
“嗯,那我就放心了,我要挂机了。”
“这么快?”青青焦急的声音传出。
青青焦急的说“这么快”,这三个字又让我想起了我们以前的事。
我和唐青青是同一所专业学校的校友,而且是一起入校的同一届新生,不过她的专业是服装设计,我的专业是计算机应用。都知道刚入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军训,我们也不例外。我们这一届新生划分为十个临时军训班,每天被带到操场上拉练一天,我和青青就在同一个训练班内。
我在这个临时班里个头排在第二名,当我们分成四排面对面走队列时,我一眼就能看到对面的那个女孩,那个女孩身形苗条,个头也排在了第二名,那时期还是年少青涩,虽然觉得她很漂亮,却是不敢光明正大的看,只是偶尔偷偷的瞄几眼,这个偷瞄持续了整整一个月的军训时期。
在军训的第一天晚上,我们这个临时集合起来的班内成员齐坐一堂,每个人都要站起来自我介绍,介绍的内容包括名字,年龄,哪里人以及个人爱好,对其他人的介绍我并不关心,当那个女孩介绍时我听的很仔细。
她的名字叫唐青青,比我大两岁,来自不同的地方,爱好是服装设计,听完她的话,班里其它的男生们不乐意了,“你的爱好不能是你的专业吧,重说一个。”我对这些起哄的男生很鄙视,刚才别的女生说爱好同样是服装设计时怎么不见你们反对,唯独反对唐青青介绍的爱好,无非是见人家长得漂亮,其实我的声音也夹杂在里面起哄。
我坐在最后一个位置,前面介绍的人年龄比我大1~3岁,可能是我上学比较早的缘故吧。当他们听到我只有15岁时,全都惊讶的看着我,对于我说的爱好是“广泛”时,女生们集体反对,非得要我说一个具体的,看到一帮姐姐们注意到自己,我涨红了脸,几年后青青告诉我,那时的我真单纯。
等到军训结束,这个军训班也就拆散了,各人进入各人的专业班。我是计算机专业,班里有45人,我们五个男生完全淹没在了四十个女生的汪洋大海里,记得有一次晚自习时,校领导站在我们教室门口扫了我们一眼,说了句:“嗯,这个班里都是女生。”
服装设计的几个班也是同样的情况,青青班里四十多人只有一个男生,我们觉得这个男生会很幸福,女朋友可以从那里面随便挑,可能他也这么认为,所以就挑中了最漂亮的青青,据我所知到毕业了青青也没搭理他。
我们在同一层教学楼,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有很多碰面机会,可惜那时的我胆怯害羞,虽然喜欢她又不敢说出口。因此直到临近毕业了还是处在见面只打招呼阶段,而我们班另外的四个男生都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另一半。
在学校第三年是最后一年,上半年还是学习,年后的下半年就是实习期,由学校推荐或者自己联系单位上班实习。在上半年学习期时,征兵工作开始展开,我报名并通过了各种审验,还有半个月就集合入军营了。
这半个月我还在学校里,同学们也知道了我要参军提前离开,每天参加他们或她们为我举行的送别宴成了我这半个月的主要活动。有一次青青也参加了,席间说起我还有三天就走了,她就说了句:“这么快?”
“嗯,到时间了,就要走了。”
来到军营后,我的视野开阔了许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待人处事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因为我有点计算机技术,顺利的签了一期士官。签了士官后每年会有一个月的探亲假期,在部队的第三年五月份我回到了阔别两年的家乡。
回来的前几天就是去拜访亲戚邻居,再接着就是以前的朋友们,最后是和还有联络的同学们聚会。
“老四,是我,什么时候有空聚聚?”当年我们班里的五个男生是按年龄排序的,我排在老五,老四是现在和我联系最多的人,他从学校毕业后留在了这个城市里上班。
“你忙完了?那就明晚吧!我再联络其他人。”老四知道我回来要先走访亲戚。
“留在这儿的有多少人?”
“咱俩都认识的有十几个吧,其余的不是回老家了就是不来往了。”
“都有谁?”
“有咱们老大,老三,你,我,再加上班里的三大静,两个倩,大花,棒槌,和冷面。”老四一口气说出了12个人,我听见这些给女生起的外号都认识,全是一个班里的。
老四订的是一间包厢,本来预定的12个人来了14个人,另外两个人是听说聚会后来蹭饭的,其中一个就是青青。毕业后青青班里很多同学去了一家外企服装公司,那家公司同时招一名计算机文员,大花去了,所以青青是随着大花一起来的。
那晚上我是主角,每个人的聊天对象都是我,当我说话时每个人都看着我仔细聆听,当我目光转到青青脸上时,发现她和以前在学校里时相比,更加美丽了很多。在聚会结束时我们相互留了手机号码。
青青后来告诉我,那天的我穿着军装,挺拔正直,英姿飒爽,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同样我不时的撇几句普通话的腔调也给她留下了印象。我给她解释道:“我回来前,我老妈也特意叮嘱过我,出门可别撇腔,让人家笑话。可那是两年多的习惯,天南海北的战友都说家乡话那谁能听懂?回来我特意注意了,可有时说开心了不自觉的就撇腔了。”
过了几天,我试着给青青发了一条短信,她很快就给我回了,渐渐的我们就开始独自联系起来,而且单独见面了三次,我的家在郊区,去见她要骑行半个小时却不觉得辛苦。那个探亲假的最后一次见面是我假期结束前两天,我告诉她后天我就回部队时,她说了句:“这么快?”
“嗯,到时间了,就要回去了。”
回到部队后的生活因为有了和青青的联系而多了许多精彩。前两年看到战友们每天和家中的女友写信或发信息,特别是有些刚来的新兵在空余时间也忙个不停,让我很是羡慕,因为和青青交往前我每天只能给他们读短信段子,至于什么段子,那几年当过兵的都知道。现在和青青交往了,我也有的忙了。
一条一角钱的短信息看起来很便宜,可也架不住发的多,每月上百元的短信费让我们两个都觉得吃不消,青青提议写信。我写信邮寄很方便,写好后给管收发的战友就行了,青青邮寄却不方便,她要骑自行车再加上乘公交车才能找到一处邮局,很辛苦。她说:“收到我的回信,再辛苦也都值了。”我何尝不是这样,每次收到她的来信都要读好几遍。
第二次回家探亲时,老同学已经知道了我和青青在交往,我们的目光再对视在一起时不用偷偷的躲开,老同学们也都说天生我俩就是为对方搭配的。
这次回家,我把我们的关系进行到了第四步,现在想原来那时候男女关系就已经分五步走了。
第三次回家探亲我主动放弃了,因为我决定这一年就退伍回家。
回到家后老妈开始急着给我介绍女朋友,从她嘴里说出的人名都是她觉得满意的,听她说给对方看了我的相片后,对方愿意与我试着接触,我想那是若是听老妈的,也许我就不会来日本,也许娶的是另一个人。
“不行了,我妈正拼命的给我介绍女友,你再不亮相我快拒绝不了了。”我对青青说。
“这么快?”青青说。
“嗯,到时间了,你该出面了。”
青青来到我家见过我的家人亲戚后,我家里人对青青很满意,当晚老妈热情的留宿青青,她要去给青青单独收拾一间卧室时,我已经拉着青青进入我的房间并关上了灯,相互完成了人生的重大转变。
再后来,我应聘了一份工作,和青青租了房子单独生活,我想就这样一直下去时,青青和我前后脚的来到了日本。
“还在听吗?”我想起这些事情的时候,青青听我不说话,问我。
“嗯,你说的‘这么快’让我刚才想起了以前的一些事,以前我总是回答你的口头禅是‘到时间了’,这次我还是这么说,到时间了,这次电话可能是我对你最后的关心,挂机吧。”
不一会儿手机又响起了铃声,我抓起来看了下,是老爸的视频邀请。
“你和小唐怎么了?”我接通后还来不及说话,老爸就迫不及待的问我。
“没怎么啊!”我还不想告诉父母。
“刚才小唐给我打电话在一直哭,只是说对不起你和我们。”
“嗯,我们分了。”既然都知道了,我就承认了。
“你和小唐还有可能吗?”
“没了,她要留在这儿,我还得回去。”
“既然没可能,你现在就回来吧!”
“还得等等,我再多挣点钱。”
“那就在那儿再呆两个月吧,年前回来。”父亲命令我。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