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风起

小说:八阵 作者:林边笙
    对了,抽丝海棠,周恒看着门外秋风中海棠树,月光下镶着银边的落英,顿时竟然有些好笑,想不到顾怀还有这些女子的情怀。

    顾怀不知道这人还能从千思百绪中抽出空消遣他,将陆离端上来的酒倒了两盅,其中一杯推给周珩“请”

    这是北方的白金龙,不是楚国宫中的酒能比得上的,周珩不知道深浅,仰头一饮而尽,一阵辛辣从嗓子眼直冒上来,硬是把吐舌头的欲望按回肚子里才从嘴边挤出俩字“好酒”

    顾怀看他反应,知道这人吃了暗亏“这酒烈,世子爷还是慢些喝的好”

    周珩心中大翻白眼,暗道“要你这马后炮有何用”面上倒是不显,将酒杯放回桌上“是和我平时喝的酒有所不同,想必是殿下家乡的酒?”

    顾怀右手不自觉的磨砂着腰间系着的香囊“是,北方少雨,雨水不如南方充足,这是用高粱酿成的酒,还是借着江都的河水,才带着一丝甜味,若用的是北方的水,只怕还要再腥辣一些。”这是周珩第一次从顾怀嘴里听到他的家乡,他知道顾怀年少时便离了家,想着孩提时代的记忆总是经不起岁月的消磨,可刚才的顾怀,放下了平日里的疏离,那些哪怕最温和的态度也掩饰不了的棱角和戒备,都收了来,像是一幅展开的山水画,温和的没有边框。

    周珩摇着酒杯里所剩无几的酒,若有所思道“可惜我没有去过北方,想必那里定是另一番风情”

    顾怀舒展了眉眼“若是有空,世子爷定要去看看,那里大漠山川最是辽远。”

    周珩这人向来正经不过半刻,现在这里没有外人就连那些虚头巴脑的做派都省了,借着酒劲道“那定然是要去,我很是好奇,怎样的山川,能生出殿下这样的人物来。”

    顾怀脸上一个怔愣,瞬间便消失在眉目里,接过酒盅将周珩手里的杯子倒满,“世子爷玩笑了。”

    周珩被酒熏得整个人都浆糊一般不甚清醒,他眯着眼矮桌几上一靠,就着烛火看着顾怀的侧脸,竟然莫的生出一份安心来,好像这个弱不禁风的木头屋子,一下子就能抗住外面的洪涛巨浪了一般,他伸出手,摸住了顾怀放在桌上的手,顾怀整个人一震,半边身子都麻了一般,坐在那里一动也不敢动。顾怀的手温热,像是冬夜里燃起的那一苗烛火,熨烫人心却并不灼热,周珩倾身往前凑了凑,细细打量着顾怀。顾怀虽然平日里装的一副文弱书生气,可那只是敲锣打鼓的唱个戏,自认脸皮虽然比不上周珩磨刀石一般,也并不是个皮薄的,可此时他感觉自己两颊都烧了起来,被握着右手,竟然舍不得拿开。

    周珩眯着眼睛看了一会,吐着酒香分不清是酒话还是真言“殿下真是生的一副好皮囊”顾怀正坐立难安,不知如何是从,又听周珩厚颜无耻接道“就是比我差一点”

    顾怀“.…..”

    周珩走后,顾怀怔愣的坐在原处,久久都未动弹。摊开的右手好像还留着周珩握着的余温,那种类似救赎的感觉让人格外上瘾。他八岁离乡,还未来得及在这个洪涛乱世中立足脚跟,他的至亲,他的依仗,就双双离世。稚子蒙昧,那是在父母膝下环绕的孩子才有的特权,顾怀没有,他还未及着甲,已经遭到了这个世上最残酷的冷箭风霜。他不是无知无觉,只是再多的悲怆都换不得一丝温情。他觉得这十年间的摸爬,自己已经有了足够的盔甲,可再厚的老茧下,都是细嫩的皮肉,周珩大概就是他掌心那倒合不拢的疤。

    顾怀不知坐了多久,等陆离叫他才回过神来“殿下”

    顾怀揉了揉眉心,感觉喉咙一阵干咳“帮我倒杯茶来。”

    陆离从桌子上随手摸了个杯子,添了茶,递到顾怀手上,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摸出一封信“陈先生来信了”

    陈先生,陈庆言,斋愿茶楼的老板,顾怀年少时,是他帮顾怀挡开了许多冷箭,护着顾怀安然长大,他是晋国先帝帮顾怀在江都安排的一支冷箭。

    顾怀也顾不上喝水了,赶紧将信拆开。

    “陆离”看完信,顾怀的脸色都变了“五原事成,写信给沐姑娘”

    陆离一听,如临大敌,板板正正的对着顾怀磕了个头“属下愿殿下大愿得成”

    大愿得成吗,他苦心孤诣,多年筹谋,却在临近成功时产生了一种说不上来的悲凉,自己就像是一根浮萍,没有亲人,没有父母,和这世间联系好像轻而易举便能斩断,他的悲喜,他的荣衰,牵不动任何人的心肠,顿时一种绝望感将顾怀团团包围,他想伸出手,却没有人能拉他一把。

    顾怀剧烈的咳嗽起来,整个人都在颤抖,粗重的喘息在整间屋子里闷闷的回响,陆离赶紧将杯子递了上去,又转过身帮顾怀顺气。

    顾怀就着杯子喝了一口,一阵又涩又辣的味道从喉咙冲到鼻腔,再和上胸中郁结,当真是千滋百味。但是让这怪味一激,他到当真平静了下来。扫了一眼桌子,发现陆离错乱间是用周珩的杯子给他添的水,他记得周珩的杯子还剩了半杯酒,茶酒一和这才成就了这么味怪药。

    顾怀不动声色的把没喝完的茶酒,倒进自己的杯子,又提过茶壶添满,放在桌子上,对着陆离说了句“热茶,暖暖身”就起身离开了,陆离本来就是武将,未曾多想,一杯茶水下肚。脸上顿时跟开了烟花一样,煞是好看。

    半个月前,五原城内,五原城是北方是边关重镇小城——确实够小的,诺是哪个贪官狠心一些修个跑马场,估计都比他大,据说这样做可以防止敌军多方偷袭,也不知道那本兵书上的胡诌,但也确实是重镇,从此入楚,便是北疆,越过北疆便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五原城守将姓赵,单名一个成字,此人没有什么行军打仗的本事,倒是对溜须拍马很是精通,靠着上下疏通,磕磕绊绊的当了个边城守将,赵成虽然是个窝草包,但难得的是对于自己斤两认识倒是清楚,生平也不追求功名,最大的爱好就是攒银子和数银子,没事干时,将银子翻出来,数一次,开心一次。

    “将军,外……”来通传是个新近入伍的小兵,不懂规矩,没有头没脑的就闯了进来,一看见自家将军案前摆着一堆白花花的银子,当即就吓蒙了,舌头都打成了结,还是蝴蝶结。

    赵成一见闯进来了人,急忙把银子往自己袖子里塞,边塞边骂“谁叫你进来的,小王八羔子,当是自己家窝棚吗,想蹦迪就蹦跶。”

    那小兵还是个半大孩子,顿时就吓傻了,愣在那里,也忘了自己是来干嘛的。

    赵成看这人草包废物成这样,心头火压都压不下去,蹭蹭的直烧脑门,踢起脚就踹了过去“不会说话吗,哑巴了。”

    小兵被赵成一脚踹翻在地,这才想起自己来这的目的,磕磕绊绊道“将军,晋军……晋军打来了…..”

    赵成一听这事,松了口气,大言不惭道“打来就打来了呗,打回去不就行了。”

    五原城和晋国朔方城相接,两军时常来一场不大不小的战争颇有一种逗你玩的架势。

    “不是不是,将军,您出去看看把。”那小兵一着急,说不出别的话来,竟然坐在地上就哭了起来。

    赵成感觉自己脑子都炸了,他虽然是个草包,可却也见不得草包,按了按鬓角,抬起脚走了出去。

    一出去赵成就傻了,这哪里是晋军打来了,这分明是晋军打进来了,整个小城里到处都是火光,地上墙上,哪里都是尸体,入目满是血红,赵成的老对手,晋国朔方城守将季霖,骑在马上,右手握着一把大刀,刀上的血迹为干。

    “赵将军,别来无恙。”要说这季霖也是天生带着几分匪气,打架都打到别人家门口了还能如此气定神闲的打招呼。

    赵成看着周遭炼狱般的五原城,一下子不知从哪生出了些血气,提起地上掉落一个长矛就刺了过去,季霖侧身一闪,回刀就迎了上去,顿时铜铁相撞的声音刺得的人耳膜升疼,赵成右脚一蹬,举着长矛凌空向季霖门面劈去,季霖手腕一翻,大刀将长矛一错,又回手一拍,直接将赵成掀翻在地,赵成一看正面硬拼胜率不大,就着地面邪身过去,长矛直对季霖马腿,季霖一勒马缰绳,战马人立而起,正正踩上赵成的胸腹,赵成口中顿时涌起血腥气,季霖刀在地上一划直接对着赵成脖子拍了过去,赵成一翻白眼,直接晕了过去。

    “回去告诉你们皇帝,五原城换个人来守”季霖一收刀,对着吓得白鬼似的小兵说道。

    楚国万宁帝最近很是头疼,边疆赶在年关,给他送了一份大礼——五原城守将赵成贪赃枉法,克扣军需,晋国军队趁虚而入,将城内财物洗劫一空,又牵着马在城内耀武扬威的转了一圈走了。五原城是边关重镇小城——确实够小的,诺是哪个贪官狠心一些修个跑马场,估计都比他大,据说这样做可以防止敌军多方偷袭,也不知道那本兵书上的胡诌,但也确实是重镇,从此入楚,便是北疆,越过北疆便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万宁帝这几天便蒸汽炉子一样坐在皇位上天天叹气。他并是不愁赵成的失败,好赖五原城还在那,可这赵成走了,该换谁。他已迟暮,儿子们斗得像是红眼蛐蛐,都想趁机把五原城五万守军握在手里。

    “皇上,歇歇吧,您几天几夜没好好休息了”石公公将一碗参茶放到御岸上,又绕到桌前磨墨“皇上,沐风,沐将军今儿进京了。”

    珠光宝气的蒸汽炉子万宁帝终于熄了火“沐风?我记得他妹妹在宫里。”

    “可不是,沐娘娘今天还念叨着说是哥哥回来了,相求皇上个恩典,让他们姐妹见上一面”

    万宁帝的心思活络了起来“我记得沐风家好像没有别人了?”

    石公公手上动作顿了顿“是,据说是五年前的饥荒闹得”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