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
旅游归来。
邱若拖着行李箱,刚走到家门口,便被人迎面叫住——
“若若,把东西放家头,就赶快到你舅爹爹家去。”
若若,是邱若的小名。
舅爹爹,是对舅公的家常称呼。
说话的,也正是邱若的二叔。
邱若歪过头去,满腹疑惑,“舅爹爹怎么了?”
邱若记起自己旅游前,便老听奶奶说着舅公不好了,难不成,就这么几天他就走了?
邱若心生忐忑。
“走了。”二叔叹了口气,邱若听得心一沉,又听二叔续道,“你前脚刚在车站给你爸打电话说你快到家,他后脚就走了。趁现在,他身体还热乎,脸上还没那么难看,你快去看看吧!”
二叔话音刚落,一旁瞄着邱若半天的三姑父便似打开了话茬子,小钢炮似的问话一句句地向邱若砸来。
“若若,听你爸说,你出去玩了几天呢,去哪的?玩的怎么样?累啊?”
三姑父好玩,一向与舅公也没甚交情,故而此刻,面上也是笑嘻嘻的,与平日无异。
邱若还没从舅公突然没了的凶信中反应过来,楞楞地回了两句,便没了下文,三姑父没得趣儿,便拉着二叔,别了邱若,往舅公家继续商量老人身后事。
邱若回过神,进家门,收拾好东西,也往舅公家赶去。
舅公家和邱若家住同一个小区,只是舅公生前,性子古怪,又常爱训导小辈,舅婆言语刻薄,夫妻两于亲戚间也少有走动,故而,连带着邱若这一辈的孩子们也不爱与舅公家多有来往。
“若若来啦!快,烧个纸钱去送送你舅爹爹。”
没等邱若进门,舅表姑父便递上了三张黄纸,舅表姑抱着未满周岁的儿子,红肿着眼儿,话语梗塞,显是刚哭过的样子。
邱若依言接过黄纸,在楼梯口的碳火盆旁接个火,看着火光,听着楼梯之上,齐聚在舅公家闲聊的亲戚们的声音,胸中陡然生出几分荒诞感——
舅公家吵闹得不像是在办白事,到像是在办喜事。
压下心头的怪异感受,邱若对着火盆里飞扬的纸灰作揖,心道自己本无心冒犯,只是脑子犯浑,望舅公勿怪。
转过身,踏过几阶楼梯,邱若走进了舅公家。
“去拜拜你舅爹爹。”
大姑推了推邱若,“大家都拜过了,就差你了。”
邱若依言上前,双膝下跪,拜了三拜,方才抬眼,看了眼被家人移至板床上的舅公——邱若来的早,舅公尚未入殓,身上还穿着旧衣,遗容也未作整理,乍一看,好似在沉睡,只有微青的面色,毫不留情地揭露出他已离去的事实。
邱若记起三年前舅婆婆死时,面色也是如此,不由得身子一颤,赶紧起了身,离得灵堂远远——
她平素胆小惯了,尤怕死人。
邱若平了心神,走到里厅,见到父亲,忙拽了拽他的衣袖,小声问道:“爸,舅爹爹怎么走的这么快。”
邱若问话时,忍不住隔着玻璃门,又瞧了一眼舅爷爷的遗体,她始终没法把那具头发灰白,右手边还放着拐杖的尸体和记忆里那个我行我素,独断专行的舅公联系在一起。
邱若揉揉眼。
今年年头,亲戚走动间,邱若还听表姑和大姑说,舅公要出钱给他姑娘买房。
“从前都是把钱往死里抓,现在居然开始想着讨好自己姑娘。也不晓得是他终于良心发现了,还是怕自己到时候死的姑娘记恨他之前做的事,不给他送葬。”
表姑话语间甚是讥讽。
邱若忆起,不由打了个冷战。
“还不是被气的。”
见女儿没能听懂,邱父看了看左右,见舅公家人都不在周围,方才压低声音,解释道:“你舅爹爹前不久摔下来进医院,医生劝你舅姑姑带家去保守治疗的时候,你舅姑姑就开始闹着办白事的事还记得不?医生那不得希望,闺女也巴不得自己早点走,你舅爹爹就这样不情不愿地给气走的。”
邱若望着灵堂,舅爷爷的遗体,心中也不免唏嘘。
舅公家的事,她知道的少,也没法和长辈一般对舅公与舅表姑的父女关系点评两句,但舅公疼爱自己孙子,孙女却是不争的事实。
邱若自己都撞见好几次了。她听奶奶的吩咐给舅公带去的吃食,舅公表面收下了,转过头,却把吃食都填了他孙女的五脏庙。
据奶奶说,舅公那次摔下来,也与他孙女有关——
舅公家孙女不写作业,闹着要出去玩,舅公动了气,拄着拐杖,脚下一滑,头摔在茶几上,这才出了大事。
“若若姐,爷爷什么能醒?”
邱若回过身去,看着不知什么时候起便替换了父亲的位置,挤到自己身边来,朝自己发问的舅表妹,一时语塞,不知该回些什么。
舅公去世后,被亲戚们念叨最多的除了舅表姑夫妻,便是她了。
但她,才不过8岁。
邱若认定,养不教,父母之过。
对于那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到直接将姑娘丢给体弱老父照顾的舅表姑夫妻,邱若心里自是有一大堆牢骚,但此刻,对上舅表妹那双哭红的眼儿,邱若竟一句体己话都说不出来。
邱若抚过表妹的头发,刚整理出两句,一旁的三姑却着先开了口,对她发难道,“叫你皮啊!现在开心咧!你爷爷醒不来了,也不得人再惯你了……”
话语间溢满了讽刺挖苦。
舅表妹闻言,眼圈越发红润,瞅着就要泄洪的当口,邱若奶奶似救星般走了过来,呵斥起自己闺女,“少说两句,还嫌人走的不够安稳呐!”
三姑噤了声,转过头去,翻了个白眼。
邱若瞧着,面色冷然,她是也不知,怎么一向和舅公不太对付的三姑这会儿倒是急着为舅公出头了。
邱若奶奶把舅表妹拉到她们那一辈的人的圈子,念叨了几句,邱若远远听着,看着,眼圈不由红了起来。
得知舅公被舅表姑接回家保守治疗时,最过伤心的便是邱若奶奶。
毕竟,舅公在亲戚间再不得好,他也是奶奶的亲兄弟。
邱若记得当初,舅表姑前脚刚把舅公接回家,后脚就请教奶奶舅公的葬礼该怎么办,请几桌人时,奶奶呵斥舅表姑的场景——
“人还没走,就急着办白事,是想早点把你爸气死的,自己掌家是啊?”
即便当着小辈的面,奶奶说得也极不给舅表姑留脸。
邱若当时本以为舅表姑会就此作罢,好好照顾舅公身体,陪老人家度过最后一段日子,却没想到,舅表姑自奶奶这儿触了钢板,回头便邀请她舅表家的亲戚长辈当着舅公面讨论起了舅公的身后事。
也因此,把还能活些日子的舅公生生气死了。
邱若这厢想着,那头长辈们和舅表姑夫妻已经了结了今天的事。
该回家去了。
邱若回过头去,打算找父母一同回去,瞧了半天,却也没瞧见两人的身影,只好先扶着奶奶跟上前头二叔的脚步先回家。
“明天要给你舅爹爹送葬,你去不去?”
回来的路上,奶奶问邱若道。
“当然去。”
“奶奶,”邱若想了想,疑道,“一般人走不都要停棺停个几天麽?怎么到舅公这儿就免了?”
奶奶一时无言。
奶奶拍拍邱若的手,良久,开口道:“毕竟天气暖了,人也放不住……你……你表姑也不想在家里再看到他烦心。”
……烦心?
人都死了,还有什么心可烦?
邱若听得似懂非懂。
第二天一早,邱若在送葬的队伍里寻到了三姑。
邱若把困扰自己一晚的疑惑讲给三姑听,三姑听得一笑,终是忍不住将舅公家的故事全盘说给了邱若听——
老一辈都说,疼人都是由大往小的疼的,三姑深以为然。
故事得从舅公和奶奶的妈妈,也就是邱若印象里一直窝在床上,病殃殃的老祖讲起。
老祖当年只生养两个姑娘。按当时的老说法,嫁出的姑娘泼出的水,老祖担心老来无人养老,又恰逢老伴在医院门口捡了个弃婴,便认定这是上天赐福,收养起这个孩子。
对他也远好过亲女。
后来,老祖子女们长大成人,各自婚配,老祖便一直跟着养子。可惜的是,她一直认定,会对她孝顺,给她养老的养子却并没有进到自己应进的义务,老祖临走时,都是自己瞧不上眼的两个姑娘在她闭眼的床上给她换的寿衣,布褥。
话题一转,三姑姑说到了养子,也就是邱若的舅公。
舅公一生受老祖影响极深,认定养儿才可防老,故而铁了心的要儿子。结果,舅婆肚皮不争气,生下的只有一个姑娘。舅公每每看到这个姑娘,总觉得心里哪块膈应的慌,故而,对这儿姑娘的教育也颇是严苛。
只可惜,临了,临了,这死命教育出来的姑娘眼里只认定钱财不认爹妈。这不,连舅婆去时选的坟地都是贪便宜选的差坟地,舅公那时住院,也多与此事有关。而现在,这差坟地,他自己也要住进去了。
“你说,这算不算现世报?”
三姑姑“嗤”笑道。
邱若噤了口。
待到中午,送葬结束,吃白事饭时,站在舅表姑亲选的饭店门口,邱若面色一凝——
舅表姑选的饭店,竟是家门口吃便饭的小店!
邱若心中冷笑,舅公生前极注重饭桌上的排场,去他家吃的饭菜,无一不是亲戚间最花心思的——平常日子也要排队购买的凤凰桥的酱牛肉,猪头肉,黄钰谢家的盐水鹅,专程找人在饭店订的分量十足的蟹粉狮子头,还有自家煤火炉上炖得足时的杂素……甚至于他在给舅表姑选丈夫时,着先考虑的都是厨子出身的舅表姑父。
可现在,怕舅公自己都没想到,自己的白事宴居然能被自己的亲姑娘简易成这样子吧?
邱若坐到母亲身边。
舅表姑订的四桌酒菜,坐满的却只有两桌。
舅表姑父宣布开席时,店外下起细雨。
邱若夹了一筷子的扬花萝卜,入口时,心中更觉苦涩。
这种小红萝卜,算是当地应季特产,处理起来也相当容易,故而不管是在请客的席上还是当地百姓的方桌上都极为常见。
舅公在时,也很喜欢在家中准备这道时素——
原料选好,用刀面一个个拍扁,淋上麻油、醋、盐和糖拌就的调料,入口就是十足的清爽滋味。
而此刻,邱若吃的这口萝卜,不说调味,单是原料的选择,便已差强人意。
邱若搁下了筷子,不再动桌上饭菜。
席散之时,邱若望着舅表姑一家,又想三姑说的“现世报”,直在心里叹息:
说什么现世报?!
不过,都是小辈瞅着长辈对父母的态度,有样学样罢了!
邱若望着此刻抱着儿子,送别亲戚的舅表姑,与她身旁拽着她衣袖的舅表妹,恍然间似乎看到年轻时的舅公,与舅表姑。
腹中那一口原是用来对付端午乍起的燥热的扬花萝卜将她的心凉了个彻底。
只盼舅表妹此后,不会照着母亲将这样子学下去。
邱若搀扶着奶奶,随着父母拜别舅表姑一家,撑起伞,往家的方向走去。
耳边,风雨声更大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