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明帝国的崛起最新章节!
大明朝的使馆区位于京师东城内。具体来说,就是鸿胪寺下属的几间院落中。
在原本的制度之下,都是大明朝廷来管这些“使团”人员的吃喝拉撒。但是自前段时间《真理报》率先批评之后,改为各国使团自理。
此事报纸上不乏争论,有违待客之道嘛!不符合士大夫的精神。
但是有人拿数学来明确的算一笔账:大明最少还有百年国运吧?如今京师的消费日益高涨,这些人的吃喝总共要多少钱?还待客之道,亏空你负责?
大明百姓辛辛苦苦的种地,缴纳皇粮两税,是为了养这些人的?
几个问题砸下去,归结到民生之上,反对派顿时哑火。
现如今,鸿胪寺挺多就是提供便宜点的租金,其余的全部都改为收费项目。
据闻柳渊正在和大明基建公司洽谈,准备搞一个仿古建筑,将使馆区建设成唐朝时的“回”字型结构。而非如今的“前堂后院”结构。
朝鲜王国发生的“大事”传到京师,因为是“商业”消息,整个京城的报纸都在报道,态度极其的强硬!
消息传开,整个使馆区顿时都沸腾起来。如今常驻大明京师的使团有:朝鲜、安南、暹罗、哈密、土鲁番、撒马儿罕、琉球。
几间毗邻的院落早就打通。前堂间距待客、饭堂的功能。九月底的秋意中,正午的阳光照射在屋檐、砖墙上。
各国的使臣全部都汇聚在前堂中。土鲁番的使臣环顾一圈,幸灾乐祸的道:“金大人呢?”
大明对所有的来使均授予“官职”。这是儒家最爱的“天朝上国”气派。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帮使臣全部都是同僚。
此金大人非彼金大人。原来的朝鲜使臣金善洪早被调回汉城去。现在的使臣是金灿烈。
有人道:“他已经去城西求见张使相去了。”
“嗨!朝鲜的燕山君大概是国王当到头了。真是生猛啊!竟然敢让人杀大明的商队。”
“他未必知情!下面的豪族擅自妄为吧。”
“不管如何,此举定然是灭国之祸。大明近年来对外极其的强硬,民众自认为煌煌上国,只追当年太祖高皇帝之时。报纸上爆出来,绝对不会轻易罢休。”
“所以说金大人去求见张使相是白搭,倒是应该去求求寿龄侯,让皇后娘娘帮忙说句话。如今圣天子还是很仁慈的,未必想要灭国,断其国祚。”
“此言极是。”
…
…
一帮外国使臣们都预感到朝鲜王国即将大难临头,更别说朝鲜王国的使臣金灿烈。
他一得知消息就去张昭的新秦伯府求见,但照例是“登机来访”制度。他连门都没进去,一杯茶都没混到。更别说见到张昭的面。
而在京城报业人来看,这件事的性质又不一样。
报业镇,望海楼中。
今日例行的“茶话会”继续进行。代表真理报前来的是副总编赵统。文学报总编李梦阳、明理报总编汪允贤、论道报总编张名尹、邸报总编通政司右参政蒋滔等人俱是在座。
如今大明朝的报纸,要论影响力首推真理报、明理报。一南一北,各领风骚。
全国各地的日销售量加起来均是超过五万份。
曾经的第二大报纸论道报在张昭“一统”大明朝的武勋集团之后,正逐渐的丧失自己的地位。如今论道报依旧是属于“反对”张昭的报纸,但其属性越发的偏向商业性。
这一点,从阳州先生沈修贤为河东派大儒唐宽办理丧事发布头版头条的讣告可以看出来。只要给钱,论道报的头条就可以上!他们基本没有任何政治立场。
但如此一来,论道报反而是坐稳京师、北直隶第二大报纸的宝座。
邸报依旧是“僵尸报”。除却那些官府衙门的官吏们会研究上面的奏章之外,基本无人订阅。
文学报总编李梦阳还在坚持用古文写作,文学报的销量稳固在日销三千份左右。依旧属于在座11家报纸中垫底的存在。日薄西山。只要报业协会的门槛再提高,或者再来一轮新的竞争,就会被踢出“报业协会”。
二楼的包厢中,张名尹喝着茶,率先开口道:“张使相年年对外大胜,大明兵锋无人可及。如今大明的百姓心气非常高,就喜欢看扬眉吐气的新闻。咱们报纸想要卖的好,就得迎合这种心理。而这势必就让京师的舆论对外变得极其的强硬。”
一名总编插话道:“柔不可守,刚不可久。太强硬未必是好事。譬如这次,朝鲜王国的权贵们肯定是心向大明的。理应保留他们。而不是一味的喊打喊杀。”
“平壤府那边都叛乱了。难道动用大明的军队帮他们平叛吗?这不乱弹琴?”
“只要朝鲜王国给军费就行。有何不可?”
赵统对这种论调极其的不喜欢话,驳斥道:“堂堂大明军人岂能沦为雇佣军?我们维护的是大明的利益,而不是给谁谁当打手!有钱就可以驱使大明的军队吗?这是要看政治需要的!”
赵统出身新军营,作风比汤玄策要硬朗的多,而且其人年少,多少有点年轻气盛,比三十多岁的汤玄策更加难以应对。被批评的总编表情讪讪的。
这时,有人打圆场,“赵总编不要生气。言者无罪嘛。咱们也是在相互交换看法。其实,朝廷最终采取何种策略,还是要看张使相的意见。”
“确实!”
“以张使相对外之强硬,恐怕会将朝鲜王国吞并吧!之前驻军、通商、割地三条就是他提出来的。”
“看成本吧。”
…
…
九月二十五日抵达京师的消息,二十六日的午后,张昭才进宫见弘治皇帝。
相比于市面上的各种流言,张昭手头的情报就要全面得多。军中一直就设有对外的情报机构。用于收集各种信息。负责人是锦衣卫的指挥同知。
羽宜等人是被平壤府的豪族柳氏挑唆百姓打死。目前朝鲜王国的小朝廷没法交出凶手。连杀人的是谁都弄不清楚。
而其君臣还未下定决心对柳氏翻脸。平壤府那边的群情汹涌,各种声音抵制大明的商队,近乎于叛乱。
深秋的午后,阳光不解寒。张昭神情平静,一步一步的登上西苑中的高台。
弘治皇帝在此召见大臣。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