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五章 士子韩愈

小说:猛卒 作者:高月
    永乐坊文博客栈内,八名士子聚在房间,激烈地讨论晋王府下面各个官员的后台背景,这并不是无聊的事情,这其实关系到他们自身的一个重大选择。

    大唐科举有一个传统,就是士子来到京城后,都要通过各种关系,拜在某个高官门下,把自己视为他的门生,递交投名状,希望高官将来能提携自己。

    这种风气已经深入读书人的骨髓,不是想禁止就可以禁止的,上位者一般也会睁只眼闭之眼,随它去。

    就算一贯清正自律的潘辽也不能免俗,想法设法攀上颜真卿,把自己视为颜真卿的门生。

    这种递交投名状,不仅仅是为了科举,也是为了将来的前途,大唐官员遍布天下,指望吏部推荐,那是很幼稚的想法,机会本来就很少,吏部为什么推荐你,而不推荐高官打过招呼的人?

    就算你在地方表现再优秀,而朝中无人也很难有出头机会,吏部轻松一句,‘万民所望,继续留任’就能向上交代了。

    何况对寒门子弟而言,还有一个名门望族的大山在前面横着,名门望族子弟有家族内部运作,自己不用操心,到时间就上去,寒门子弟一切都要靠自己。

    所以趁在京城科举之时,选择名臣高官递交投名状,就成了千千万万士子们必做的功课了。

    高官们也喜欢这样的投名状,新科进士都是一张白纸,有利于自己培养,成为自己的门生,得到自己的栽培,将来自己的子孙也能受到对方的回报。

    士子递交投名状也有讲究的,一般都会在科举之前递交,说不定录取之时能帮自己说说话。

    当然,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一是官员不知道你的真实水平,其次科举很严格,考官都是封闭式阅卷,条子很难递进去,万一败露了怎么办?几乎没有官员会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士子冒这种风险。

    有的士子打算考上后再递投名状,这种考虑对士子来说也无可厚非,但可能诚意上就略显不足了,官员们心里就会不舒服,为什么考上了才来找我,分明是要我帮忙才来投靠,而不是仰慕我的人品学问才来投靠,性质就有点变了。

    还有一个更重要原因,考上后就是天子门生,你考上后才递投名状,哪个官员敢和天子争夺门生?所以一般考上后就不会再收投名状了。

    投名状必须要在考前递交,这是惯例,很多官员都会收到一大叠投名状,但也不会细看,一般要等到发榜后,官员们才仔细翻一翻,自己的投名状中有没有考中的士子?

    没有考中的,一把火烧掉,考中的就放好,等士子上门来感谢恩师提携。

    不过,也有不少自命清高的士子对这种投名状不屑一顾,萧臻业同学就是其中一员,他坐在自己的房间里百~万\小!说,对参与这种讨论毫无兴趣,其实是因为他是名门世家子弟,不需要递这种投名状。

    忽然,他的房间门轰地被推开了,好友谢长明冲了进来,“老萧,陪我去递投名状!”

    萧臻业撇撇嘴道:“你可是江南谢家的子弟,当年的崔卢王谢,居然沦落到向人递投名状的地步?”

    “说这些废话做什么,家族若能帮我,我还要去递投名状?整个南方士族,除了你们萧家混得好一点,还有哪家混得不错的?整个唐朝都是北方士族好不好。”

    “萧家也不行了,在长安连座宅子都没有。”

    “至少贞观年间你们家族还有一位宰相吧!”

    “那是多少年前的陈年旧事了。”

    谢长明摆摆手,“我不跟你争这些,我知道你性子清高,看不上我们这些钻营巴结的小人,但作为朋友,你陪我走一趟行不行?”

    “那我告诉我,你想投谁?”

    “想投左司马杜佑!”

    萧臻业撇撇嘴,“还真会选,居然选吏部的头子。”

    “我是仰慕他的学识。”

    “虚伪!我就是看不惯你们这些嘴上一套,背后一套的钻营小人,居然要靠你们来治国,想想都悲哀。”

    “你小子到底去不去?”

    “走吧!就当我出门去散散心。”

    ........

    两人来到了杜佑的府门前,都有点呆住了,只见杜佑府门前排了长长的士子队伍,足有两三百人之多,一名管家模样的男子坐在府门前的一张桌子后面收投名状,然后每人回赠一只制作精美的木制书签。

    “这些都是仰慕杜司马学识的士子?”萧臻业语带讥讽地笑道、

    “少说风凉话!”

    谢长明拿着投名状向队伍末尾走去,“既来之,则安之,递完投名状,咱们就喝酒去!”

    队伍最后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士子,长一张国字脸,目光明亮,看起来很正气。

    士子见谢长明过来,便笑道:“两位兄长也是来递投名状?”

    谢长明听他言语间颇为自谦,顿时有了几分好感,笑道:“我是,他不是,老弟也是拜杜司马的山门?”

    士子点点头,“少年时曾见过杜司马一面,心中十分敬仰,希望能成为他的门生。”

    “那要考上才行,考不上,估计就无缘了。”

    “只能说尽量努力,这次是李老相国当主考,兄长有没有押一押策题?”

    萧臻业虽然鄙视递投名状,但对押题之类却很有兴趣,他凑上前道:“老弟觉得是主考官出题?”

    “我研究过去年和前年的科举试题,我觉得试题都紧扣时局,比如去年的策题是《关中之于天下》,正好是晋王发动了收复关中之战,前年是攻打回纥,科举策略就和边塞有关,所以我判断,应该是晋王出题,而且紧扣时局。”

    谢长明和萧臻业顿时有了兴趣,谢长明笑问道:“请问贤弟贵姓,哪里人?”

    “在下韩愈,祖籍洛阳,不过我是从宣州过来,我去年参加了宣州的乡贡,获得了资格。”

    “韩老弟原来在宣州,那就近了,我叫谢长明,常州人,那位是萧臻业,越州人,咱们都是江南士子,那应该住得近才对。”

    韩愈道:“我住在永乐坊,两位兄长呢?”

    谢长明大笑,“果然是住在一起的,我们也住在永乐坊文博客栈,韩老弟呢?”

    韩愈苦笑一声道:“在下家境贫寒,只能住寺院,目前寄住在天音寺,我给寺院抄写佛经,就免了食宿钱。”

    谢长明十分豪爽,笑道:“等会儿一起去喝一杯,我请客,我们聊一聊押题。”

    韩愈犹豫一下,便欣然道:“既然如此,小弟就却之不恭了。”

    递交投名状排队虽长,但移动很快,投名状其实就是一份履历书,包括自己的信息和父祖的信息,还自己的抱负和对天下时局的见解,一般都是对折放在信封内,信封上面写着籍贯和名字,比如谢长明写的就是常州谢长明。

    不多时,谢长明和韩愈递交了投名状,各得一张书签,书签上有杜佑的签名,两人都很珍视,小心收了起来。

    三人在附近找了一家小酒馆,三人在一张小桌前坐了下来,今天是谢长明请客,他要了两壶酒,点了五六个小菜,韩愈抢过酒壶给他们斟酒。

    “来!为我们相识长安,干一杯。”

    三人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谢长明笑道:“韩老弟去西安门大街玩过没有,真的很不错,不愧是天下第一繁华之地。”

    韩愈挠挠头,“过两天打算去看看的,这些天一直在抄写佛经,实在没时间。”

    萧臻业笑道:“我们可以一起去,我们还要去一趟,想去未央宫看看,听说普通百姓也可以进去参观了。”

    韩愈摇摇头道:“好像未央宫封了,我听寺院住持说的,未央宫作为考官阅卷地,几百名审卷官都进去了,戒备森严,不准人探视,要科举结束后才重新开放。”

    谢长明和萧臻业对望一眼,两人眼中都露出了失望之色,早知道他们应该早一点去的。

    谢长明摆摆手,“算了,考完试再去吧!说不定我们能考上太学和国子学。”

    萧臻业却一直牵挂押题之事,便问道:“韩老弟,你说今天的策题会是什么?”

    韩愈沉思片刻缓缓道:“我觉得有三种可能!”

    谢长明和萧臻业精神一振,齐声道:“愿闻其详!”

    “第一种可能是和太学有关,去年九月,太学正式开学,摒弃了传统经文,全部改上各种专业课程,引发天下极大的议论,我估计今天的科举会涉及这一块,在策上的可能性较大;第二种可能是商业,今年商业发展迅猛,可能会涉及交通和商贾。”

    “第三种呢?”萧臻业问道。

    韩愈喝了一口酒笑道:“第三种可能性就是河北,去年晋军攻占了洺州,在河北拿下一处根基之地,我估计今年要拿李武俊开刀了,那么关于河北藩镇的科举题目会不会出现呢?”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