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剑徒之路最新章节!
有了应对方略,李绩总算是静下心来开始自己的修行。
自二百余年前在浮游宫证得元神后,他其实在随后的修行中并没有刻意修练过元神,当然不是因为他懒,而是元神这个阶段比较特殊的修练次序所定,
元神修行分三个阶段,元神自固,元神茁壮,分神化气,到了分神化气的最高境界,就可以通过分神,在体外形成一个崭新的元神,是为阳神!
修士初成元神,首先要经历的就是元神自固的阶段,所谓自固,字面理解就是自我紧固,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不需要功法,不需要秘术,也没有任何方法加速这个过程的阶段,元神之紧固,就是修士在自我修养上,宇宙观形成,道心自锁,战斗理念,等等修士各方面的一种综合具现,表现的虽经千磨万砺,幻魔心障不移其心的一个阶段。
自固成,则世间万物再不能移其心,所有的迷幻邪魅再不能惑其神,如此,才算是完成了整个元神的自我巩固,到了这个阶段的修士,和人对敌时就很少使用那些诱惑之术,因为对完成自固的元神来说,这些东西不再奏效。
李绩在元神自我紧固阶段花了二百年,一直就未能顺利完成,直到在天河中与独山君一战中才初步完成自固;他这个时间,在同境界修士中不算长也不算短,一些天资过人的真君在这个阶段甚至能在百年之内通过。
三个阶段中,元神自固所需时间最短,其次便是元神茁壮,最花费时间的是分神化气,那距离他还太遥远,
他现在开始正式进入元神茁壮的阶段,这个阶段也是有法可依的阶段,也就是说,修士可以通过不同的修练之法来完成元神的茁壮。
元神茁壮之法并不是各门各派的私秘之术,而是在修行界高境界修士中普遍流传的东西,也就是说,也许一名元神剑修和隔着一方宇宙的元神法修使用的是同一种内壮之法也不稀,
从实质内容上来区分,分观想之法,实景之法,以及混搭之法。
观想之法,就是一些特殊的神魂刻画之图,花鸟鱼虫,兽妖鬼怪,世间万物,皆可入画,就像李绩在筑基时修炼的纯阳观景图一样,由浅而深,由简入繁,逐步锻炼修士的元神壮大,
只不过筑基时的神魂观想之法是确有其图,手绘而出,元神阶段的观想之法则纯粹是意念之法,虚无飘渺之图,而且其复杂繁驳,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不仅要求去想,而且要求使用元神去把这东西勾勒出来。
实景之法是古法,它要求修士在特殊的环境下对所处之地进行实际勾勒描绘,这样的方法效果要比观想之法快的多,但问题是,其景不可捉摸,分人而论,有人也许只需勾勒不同天象十余次就可完成元神茁壮,有人就需要百次甚至千次的实景构画,而且没有一定之规,你没法知道什么样的实景才是你需要观想勾勒的目标,不像观想之法,你按照前人传下的意念图谱完成下来,那么十有八九也就渡过了这个阶段。
至于混搭,顾名思义,就是观想之法和实景之法的混合,这个方法同样没有一定之规,全凭修士自我决断,很考验修士的直觉和判断。
这一次,李绩没想过要标新立异,他决定跟随潮流,就以修真界主流的观想之法来进行元神茁壮,境界越往上,越如履薄冰,以他略显单薄的修真知识,除非万不得已,他都不会再选取那些很特别的方法,境界低时还有调头的机会,现在境界高了,船大掉头难,却不能轻易去尝试那些没经过主流修士验证过的方法。
轩辕剑派在元神这个阶段的观想之法有二种,听起来不多,但这东西多了也没用,合适就好;
一为轩辕大帝成圣之途,这是轩辕独有的观想之法,记录了大帝平生最重要的九十九次战斗景象,元神修士只要照此循序渐进,达到元神茁壮并不困难,
按照轩辕不多的有数阳神的经验,甚至都不需要修完九十九图,有进境快的,在六十余图后就可以完成茁壮,比如四祖衡周,就只用了七十一图,六祖卫忌,则才用了六十三图,轩辕万年历史下,反而没有一个阳神是完全修完九十九图才到达下一个阶段的。
一为宇宙万象图,记录了一百一十九个宇宙天体异象,这是轩辕古修士游历万界的总汇;其实在修真界中,这也是最普遍的最重要的观想之图,也盛行于法脉之中,只不过可能并不是一百一十九个天体异象,
比如太乙天门的就是一百零九个天象,像沧浪阁这样比较弱一些的门派就甚至不足百个,当然也有多的,比如三清,凭借其深厚的底蕴,最多的太清甚至达到了百五十个之多!
门派之间的这种宇宙天象观想之法,也并不完全重合,各有各的天象选择倾向,各凭所好;同样的,元神在观想此类天象时也不需要全部观想而出,而只是取其一部分,至于取哪部分,则完全取决于修士自身。
这是一个自由度很高的修行阶段,李绩现在拿在手中的,就是在轩辕剑鞘中仅有的两个观想之法。
他没有冒然做出决定,到底选哪个还需要亲身经历尝试,却不是只靠臆想就能准确判断的。
他先进入了轩辕大帝成圣途的第一幅场景,就只觉元神一震,意识已来到一处大漠戈壁,黄沙万里,烟尘蔽日,狂猛的沙尘暴卷刮着整个戈壁沙漠,这时的轩辕大帝还是个小小的筑基,他将在这处戈壁迎来他首次的生死大敌,一名风法筑基。
整个观想过程和他之前修练过的纯阳观景图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现在的元神观想是一副动态观想,而不是静态的,这就相当于照片和视频之间的差别,在这个修真世界,这中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他没有浅尝辄止,而是深入进去,只有真正深入到观想之中,才能彻底了解自己对这种观想之法的适应程度,总要事半功倍,而不能事倍功半。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