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9章:遍地烽火儿女情、剑带松纹、许你三生
这位姑娘身上的衣着虽然极为素净,却是一袭布衣,异常简朴。所以这个丝织的帕子,只怕是姑娘身上最为心爱的物事。姑娘把它递过来的意思,也是明显得不能再明显了。
等到余九郎接过这个芳香四溢的帕子之后,他也立刻醒悟过来,连忙伸手向自己的怀里摸去。
可是他把衣袋里的东西掏出来之后,余九郎随即就是脸上一红!
只见他的手上除了七八个通州银币,还有二三十个零散制钱……像这样的东西,怎么好当成文定之礼?
就在这时,赵金锭见了这个场面,忍不住在他身后“噗!”的笑了一声,弄得周围看热闹的百姓也笑了起来。
而此时的余九郎,则是把心一横!
他一伸手,便从领口上把奖章解了下来。
只见这枚奖章是由纯金所铸,形状是一枚剑锋向下的短剑,边上还围绕着松柏纹路——正是沈墨军中赫赫有名的“松纹剑”勋章!
这枚勋章和别的奖章不一样,它代表着通州军人的最高荣誉。所以平时并不在佩戴在胸前,而是系在军装领口的风纪扣位置上。
这种“松纹剑”勋章其实分为三种,它们级别从低到高,分别是铜质的三级松纹铜剑,金质致的二级松纹金剑。最高级别的则是用黑铁锻造的“一级松纹铁剑”勋章。
按照沈墨军中的勋章条例,只有为国立下大功的英雄,才6能获得这样的殊荣。
在军营中哪怕是一个大头兵,只要他领口上有一枚这样的“松纹剑”,也会获得官兵们极大的尊重。
这枚二级金质奖章,还是余九郎在指挥执行了榴花驿一战后,成功劫夺了蜀中九千七百万税银的时候得到的。
……
就见余九郎上前一步,毫不犹豫的把这枚金光闪耀的奖章,放到了姑娘的手中。
“我叫余九郎!”
“奴家常如冰……”
直到这个时候,这两个人先后说了名字,这才知道了对方的全名。
在这之后,就见余九郎和常姑娘交换完了信物,这才小声向姑娘说道:
“现在给我回家去!等仗打完了,我就到万安桥去找你家求亲!”
“哎!”
此时这位常姑娘心潮翻涌的答应了一声。随后美目流盼,又看了一眼余九郎,这才分开人群转身走了。
此刻,这位这常姑娘真是又幸福又兴奋,她胸膛里的一颗心,简直欢喜得像要炸开了一样!
原来这件事,就像她说的那样。这位常姑娘就是在御街上,被金军围住那些百姓中的一位。
在当时,眼见得那些如狼似虎的金军,已经开始持刀砍杀临安百姓。接下来就要上去糟蹋她们这些大姑娘小媳妇。
那时候的常姑娘,心中的惊慌与恐惧,真是可想而知!
可是随后,这支凶狠异常的金军,就被余九郎他们带领着通州军,一个冲锋打了个死伤遍地。
在这之后,那些姑娘们跑散了之后,常姑娘也不知道往哪儿跑。总归她觉得跟着通州军在一起还安全些,于是就在余九郎他们沿街冲杀时,常姑娘也一路在后面偷偷跟着。
所以在当时,其实余九郎和赵金锭带着陆战队一路迅猛冲杀,摧敌破阵的全过程,都被常姑娘躲在后面看了个正着。
再后来,当余九郎抱着那个小女孩,在长街上用身体挡住射向孩子的羽箭时。当时在手榴弹爆发的烈焰之中,余九郎手持左轮枪奋力向敌军开火,那犹如战神般的一幕,也被常姑娘真真切切的看在了眼里。
在那之后,常姑娘也不知道怎么的,就身不由己的一步步跟着。余九郎走到哪儿她就跟到哪儿,一直到人家进了皇宫。
常姑娘这时已经对余九郎倾心已极,姑娘心里也知道,要是今天她错过了机会,以后再想在万马军中,找到这个连姓名都不知道的年轻军官,可能性就是微乎其微了。
所以姑娘芳心暗许之下就下定了决心,绝不能让这个郎君从她眼前跑掉。所以这才一路锲而不舍的跟着,死活都不肯放弃。
直到最后,终于还是让常姑娘找到了个机会,上去忍着羞意向余九郎诉说了情意。在这之后才有了后面的这一段故事。
这要是按照古时说书人的套路来讲,这一段“余九郎英雄救美,常如冰暗许芳心”。这两位当事人的心中百转千回,那可真是有的说了。
……
等到余九郎目送着姑娘远去,随后他就觉得自己的胸甲又挨了赵金锭一下。
“临阵收妻!七禁律五十四斩里边,可有这一条!”就见这时的赵金锭笑嘻嘻的向着于九郎说道:“这可是杀头的罪过儿啊!我的傻兄弟!”
“你滚犊子吧!啥时候咱们军队里,有过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军规?”就在这时,余九郎也终于回过神来,还理直气壮的瞪了赵金锭一眼。
……
在城头上,这桩火线订亲的事件过后。这时南屏山后面的金军也终于下定了决心,展开了他们最后一次决死突击!
这一次进攻临安城钱湖门,那可是金国皇帝亲自下的圣旨。这五万金军也知道,此刻就是决定他们大金国生死的一战。
所以在他们接连两次强力攻击被人打垮下来之后,这时领兵的金军大将终于下了狠心。
眼下再往上一点点的添油,其实和送死没什么两样。与其如此还不如全军向前,用所有的力量做最后一次突击!
一次全力进攻,把所有的军队全都扑上去,或许还能压垮他们!
想到这里,就见这位金国将军毫不犹豫的拔出了佩剑。大声嘶吼着,下了全军突击的命令!
……
就见下方的金国军阵里,剩下的四万余骑兵毫不犹豫的同时起步,开始向着南屏山口的方向冲来。
这一次金国全员出击,只见衣甲粼粼、刀枪闪耀,人潮人海一般漫无边际!
当他们犹如怒涛翻卷一般,向着南屏山口冲击时。山坡上那条千余名山地步兵组成的阵地,相比之下竟是如此单薄。
这种悬殊的人数比例,顿时就让临安城头的百姓心里,生出了一股绝望之感!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