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王家三位大人一起进入寝殿的还有四个小内侍。每两人抬着一张案桌进来后就将案桌横躺着放下让刘义隆能看到上面的字随后都低头退了出去免得听到什么不该听的。
刘义隆扫了眼案桌上的字冷哼一声“字倒是遒劲有力。胆子也是大得很!”
三位王大人同时一哆嗦心里有些慌。怎么听皇上这话像是已经知道了什么?那之前在家里商量好的说辞可还能用?
王弘先一步反应过来七皇子不会无缘无故在此。现在只能猜测七皇子是听说了什么跑来先同皇上说了。若是这样有些事情就得换个说法。
于是王弘率先开口将他们在家中商量好的说辞又改了改。虽然说的内容大部分都和事实相符不过王弘最后还是添加了一些诸如王家的人如何义愤填膺如何将秦十二驱赶出府府中的学子们又如何怒不可遏地声讨秦十二的场景。
“哦?”刘义隆只发了一个音威严之态就已经压得三位王大人的头又往下低了一分。
“朕怎么听说王五郎最后跟着秦十二一行人走了啊。”
“皇上!犬子是被歹人胁迫的!他至今尚未归家不知所踪啊!”王华立刻磕了一个头声嘶力竭地辩解道。
“荒谬!”刘义隆猛地一拍床榻“那么多人都亲眼看见你儿子是主动跑出去送人又自己跑上了秦十二的马车。你居然还敢说是被人胁迫?!”
王华此时已经是满脑门的冷汗这种细节皇上是怎么知道的!?难不成皇上在王家安插了眼线?这是很有可能的事儿……
王昙首见状不好赶紧道:“人多口杂。今日清谈会来得人太多想必是误传了什么让皇上误会了。”
刘义隆声音阴寒“怎么?你们不会还想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吧?你们王家的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你们觉得朕久病在床就聋了瞎了?任凭你们随意愚弄?”
“臣等不敢!”三位王大人立刻磕头。
刘义隆伸手从枕头旁拿起一份奏疏“朕看司空大人是真的老了做事也越发力不从心。这份请辞的奏疏朕大概是时候该准了。”
王弘脑袋抵在地上不敢抬起来眼睛紧闭着心中一阵懊恼!
他请辞的奏疏递上去那么久皇上都是不准。结果被王五郎带来的人一闹皇上又准了。可彼时准和此时准怎么可能同日而语!
他原本可以带着不贪慕权位的清名功成身退如今却要落得个惨淡收场!都是这个秦十二害的!
王华终于明白了皇上估计是早把事情经过给查清楚了若再为了推脱罪责而隐瞒实情自己三人怕是就要被扣上欺君的罪名了!
王华是三人中最得刘义隆重用的也是三人中最了解这位皇上的。这位是实打实的披着羊皮的狼。手段和狠心他一个都不缺却还总让人以为他是个面善心软的。
王华一咬牙当机立断不过是个儿子自己舍了!
“皇上赎罪!是臣教子无方!臣这就派人将他抓回来听凭皇上处置!”
寝殿内一阵静默。三王不敢抬头也不知道皇上此刻到底是什么态度。只能战战兢兢地叩首在地跪等发落。
一直到三王跪得膝盖发麻刺痛刘义隆的声音才再次在他们头顶上响起:“你们三个说说这‘清谈误国’是什么意思?”
三王脑袋抵着地面的同时互相交换了个眼神他们该怎么说?
皇上的态度转变得实在太快让他们三人一时没了主意。同意‘清谈误国’那就是打自己的脸不同意……至少能保命!
“皇上”王弘豁出去了抬头环臂道:“清谈本是雅事趣事乃是文人学子间相互切磋学习。就如同对弈不过是种消遣。王家的清谈会同普通诗会和茶会并无多少不同。与国事毫无瓜葛还请皇上明察。”
王弘的话是向刘义隆保证氏族绝对没有在皇上背后议论国事更没有妄谈朝廷的任何决定。王弘很冷静虽然他现在揣测不出圣意可只要咬死这一点王家就不会有什么大的过错。
刘义隆叹道:“是啊……清谈与下棋没什么区别。朕的臣子一心只爱对弈切磋臣子的学生们也只学会了对弈切磋。难不成朕真的能靠他们在棋盘上治国?”
刘义隆这话说得让三王同时咽了口口水纷纷揣测皇上这是几个意思?
刘义隆接着道:“且不说这个秦十二如何胆大妄为朕到觉得他有一句话说得很对你们一家之为却引得百家效仿。你们只做戏耍之言朕的朝堂上便再无真知灼见。”
刘义隆再次看向三王身后的两张案桌“明日一早派人将这两个案桌送去鸡笼山上的五学馆。无论是何人能辩嬴这两题者朕另外再赏千金封百户侯。命七皇子刘义季宗学雷次宗任此次问辩的评判官明日起替朕在五学馆内听辩。”
刘义隆扫了眼一直跪着的三位王大人冷冷道:“琅琊王氏的清谈会就不要再办了。免得你们将府中的案桌都搬到朕的寝殿里来。”
三王闻言同时松了口气皇上这算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也是王家毕竟没做错什么。即便是秦十二在王家的清谈会上大放厥词那话毕竟也不是王家的人说的。
刘义隆却又将手里的那份奏疏扔在王弘面前“司空大人的这份请辞奏疏朕今日准了。朕明日便会派人去请彭城王入宫。你将所属之事同他交待清楚便回乡养老去吧。”
王弘闻言身子一颤差点儿腿一软委顿在地。不过他毕竟是几朝老臣经过的风浪不知凡几。最终王弘端正身姿直直地朝刘义隆叩拜谢恩“谢皇上天恩!”
原以为逃过一劫的王华和王昙首脸上都露出惊愕之色。不过看着王弘跪在地上时依旧挺直的脊背两人也没再多言同时朝刘义隆叩拜谢恩。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