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龙远经理

    最快更新创业路:步步钱程最新章节!

    接连三天,杨政丞都是上午在办公室看材料,下午走乡镇。遇到的情况和峰林镇差不多,吃饭、喝酒、聊乡镇的耕种情况,甚至到村里看山坡。长满杂草和灌木的坡地,真要开发出来,确实要一定的功夫。

    不过,如今这些坡地的开垦,同样可不完全用人力来做。有对应的开垦机械,机械操作,即使有灌木、树根等,配合一定的人力,就能够较高效率地解决问题。

    三个乡镇虽然还不足以说明问题,但杨政丞在第二天起,就交代莫文焘将这方面的资料进行统计。全县各乡镇、村组,现有在耕土地和面积,荒山、林地的面积。

    这样的数据,乡镇和县里都有存档,调出来,核实一番,基本可将云笛的情况摸清楚。然后,这些没耕种的坡地,有哪些适合耕种、哪些确实是林地需要保护,哪些坡地陡峭、贫瘠等数据也核实到村组,两天时间,莫文焘就将这样的材料放到杨政丞办公桌上。

    中午,吃饭之后,莫文焘说,“杨常务今天准备跑哪个村?”

    “莫主任,今天就先不跑了。你问问龙远经理在不在家,如果不忙,我去拜访他。”虽说到云笛四五天,但因为非常有规律,反而对地建公司的人不熟悉。

    莫文焘应了后,并不多问。也感觉到新领导肯定有自己的想法,至于这样的想法适合不适合云笛,他也不好直接插言。自己只管听命办事,真有错,那也等事情有眉目再看情况。

    电话联络,很快莫文焘回话,说龙远经理原本在乡镇,得知杨政丞要找他,立即回县城,时间可能要一个多小时才行。杨政丞微笑着点头,临时找人,当然会出现这种情况。

    回到办公室,整理这些天看到的情况,也在琢磨如何在云笛操作自己心里的规划。等到下午两点,还没到上班时间,莫文焘陪着龙远到杨政丞办公室。

    龙远进来,杨政丞站起来,迎上前,说,“龙远经理,辛苦了。”

    “杨常务好。上午走峰林镇,看冷水峒规划的水库。赶回来费了不少时间,让你等久了,不好意思。”龙远四十三岁,稍微显得黑,两人从面相上比较,似乎年龄段距离差距更大。他对杨政丞这位新常务副,目前的印象没有具体的好恶,但年龄相差过大,心里多少是不舒服的。

    在云笛地建公司,龙远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服从杨政丞的意见,接受杨政丞的工作安排。

    “理解理解,龙远经理别这样说。”杨政丞笑着说,龙远姿态不差,他也会有很好的态度,“龙远经理,请你来,是想请教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到云笛四五天了,也到乡镇走了几处,但对云笛的整体情况还是陌生的。向你请教,我想是熟悉情况的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

    对杨政丞急于熟悉地方情况,而后好开始做工作,龙远也表示理解,笑着说,“杨常务工作能力非常强,要熟悉云笛的情况,自然会很快的。我在云笛十几年,稍微熟悉一些,我们相互讨论、交流,但愿能够帮上杨常务。”

    “请坐,我是诚心诚意请教,很多不懂的,龙远经理可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才好。”杨政丞姿态很好,请龙远先坐。莫文焘便给两人准备茶。

    龙远第一次与杨政丞打交道,在云笛的资历虽老,可在地建公司这个体系里,资历有什么不管用。等级之间的差距才管用,杨政丞笑脸相迎,态度恭谦,又有莫文焘在旁,龙远也不敢随性就坐下。

    两人坐下,有了茶,莫文焘出办公室带了门。杨政丞说,“龙经理,这几天我走了几个乡镇、村组,发现一个具有共性的问题。”

    “哦,云笛下面乡镇问题很多,我们有时候虽发现问题,可依然没办法很好地解决问题。杨常务,发现哪方面的问题?”对龙远而言,乡镇有问题,只要不是他工作有失误,自然不用负责。

    杨政丞作为一个外来者,发现的问题或许并不是真正的问题,或许是有问题但实际上是无法解决的。彼此讨论这样的问题,是有必要的,也算是彼此沟通。

    杨政丞将莫文焘统计的全县乡镇耕地面积和荒山、林地面积的材料,送一份给龙远。“龙经理,整个云笛,除了峰林镇因为有冷水峒梯田,在耕面积没有太多变化,其他乡镇在更面积一直在减少,荒坡在增加。县里对这些有什么对策?”

    “杨常务,在耕面积减少,实际上是从四十年前就开始了。当初,全国各地村村学大寨,将山坡都开垦成耕地。云笛也不例外,我们这边的山坡,确实适合耕种,土厚,坡缓,但新垦坡地并不肥。种植的收成几乎没有,这让那些年,全县坡地虽然在耕,但实际上不过是维持一个表面。

    春耕时,土地都没翻过,直接弄一个小洞放下种子。至于发芽后,有没有收成,都不用想的。如此几年,这些开垦的土地实际上都没真正耕种。

    等承包山林、耕地到户,每一家人最初下死力耕种,但这样子也坚持不了几年,之后,逐渐出现比较远的、瘦弱的地块变成荒地。再往后,到十几年前,打工潮出现,耕地变荒地就更多了。

    到近几年,这种情况就更加突出。县里、乡镇对农户也曾反复做工作,甚至提出要收回这些承包地,但实际上还是没有效果的。”

    杨政丞点点头,表示对这些事情是理解的。实际上,国内这样的情况以及普遍存在,种植的粮食已经不够国人吃了,依靠进口。从某种程度说,这些现象也是工业发展,用工量多,还有就是做进口粮食的大家族等背后推动,促成这一的局面。

    国内粮食产出逐渐减少,对国家发展与安全其实是有较大隐患的,但那些利益集团自然不会在意,他们在一定是自己能够拿到多少利益。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