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成婚没多久他便来京陵了,那时候动乱,他说等这边安顿好了便接我的,但一直都没回去,期间有个陌生的男子去我所住的村上打探我的住处,冒充我的堂弟,我见对方拿着剑,又从山上小道下来,心存警惕,没承认自己的身份,直至我来到这边,才知道那人是他的下属,孩子爹不知我来京陵了,我瞧见了他但是没有相认。”
“为什么?”
“他有了别的女子,我不想过那种共侍一夫的日子,仔细想想,若不是救了他一命,他又怎会愿意娶我?”
“姑娘,我真钦佩你。”
“钦佩我什么?”
“选择独自一人抚养孩子不是谁都有这个勇气的,我娘过世后,我曾有无数次逃跑离家的念头,但都迟迟不敢,怕跑出去一个人无法生活,本想着等我及笄后嫁人便好了,岂料我爹我后娘根本不给我这个机会。”
“我也非天生有这个勇气,去年……”她把自己的过往娓娓道来,语气平静,像是在说旁人的事情,“所以,走到今天这一步,也是不得已的无奈之举。”
“姑娘,你真的太不容易了。”
“这大杂院里的人,没有人活的容易,各有各的难处,不过只要不怕吃苦不怕受累,日子总会过好的,红缨,你从小就在京陵长大的吗?”
她点点头,“是的,不过在乡下,来一趟城要走好远的路才能到。”
“京陵都有哪些大户人家你可知道?”
“只知道最有名的那几个,比如唐家,傅家,池家还有姜家。”
岑柠注视着她:“我知道姜家是皇室贵族,也知道太后姓唐,还有池家是皇商,私下听大杂院的妇人们聊过,唯独傅家没听说过。”
“姑娘未曾听说过闻钦公子吗?”
“没。”
红缨咽下一口饼继续说道,“闻钦公子是京陵很有名的人,听说打小就很聪慧,是太子殿下的伴读,十一岁就考中了秀才,十五岁考中了举人,二十二岁考中了进士。太子殿下继承皇位后,闻钦公子也成了内阁首辅,很受陛下器重。”
“他是傅家的人?”
红缨笑着说:“当然是了,闻钦公子是傅家的二爷,是京陵很多女人想嫁的人呢,我没见过他,但人云亦云说闻钦公子长得特别好看。”
“他本名就叫傅闻钦吗?”
红缨摇头,“不是,闻钦是他的字,他本名叫傅云峥。”
岑柠没在问旁的了,她又给红缨盛了一碗汤,让其吃饱喝好。
红缨是个心思通透的丫头,手脚干活麻利,教什么都是一遍就会,有了她在身边,岑柠省心省力省事不少,脸上也有了不少笑容,她喜欢红缨对人生的态度,虽怨后娘和亲爹把她卖掉,却很快的适应并接受自己的处境。
对红缨而言,现在能吃饱饭又不用挨打受骂已经很满足,她觉得自己因祸得福,遇到了一个好主子。
原本岑柠一人一天做七十个饼,有了帮手后,每日做一百二十个,分四种不同的口味,每日稳定收入六百多文,除去成本净赚四百文不在话下,红缨推车,岑柠吆喝叫卖,她做的饼好吃,回头客有不少,还有人每天等她出摊,主仆俩日子过的虽然不富裕,却吃饭穿衣不愁,还能攒下不少银子。
如此到了七月底,早上卖完饼天下了细雨,两人回大杂院的路上遇到一拉货商人,他坐在货车上赶马,颇为感慨:“外地到处旱情,都城倒是在下雨。”
“大叔,外地旱了?”
商人回道:“不少地方几个月都没下雨了,地里的庄稼都旱死了,老百姓苦啊,饭都吃不起了,外地的粮食翻了几番。”
闻言,岑柠当即对红缨说道,“咱们调头去粮铺店。”
“姑娘可是要买面粉?”
“对,趁未涨价多买点,不然到时候咱们都买不起了。”
“姑娘且在这等我,我回拿遮盖物,这下着雨,拉了面粉会被淋湿。”
岑柠阻止了她,“不用,这次得多买,咱们这个车拉不完,让店里的伙计给我们送去就是了。”
红缨与她立即过去了,得知面粉未涨价,岑柠要了四十袋面粉,粮铺店掌柜都惊呆了,“小妇人,你确定一次要四十袋?”
岑柠气定神闲,“不止,再给我来五袋大米五袋杂粮,共五十袋一起送到我家。”
掌柜直言没问题,他拿来算盘当着岑柠的面算账,“一大布袋面粉是四百文,四十袋是十六两银子,大米一大布袋是四百五十文,五袋是二两二钱五十文,杂粮一大布袋的价格是三百文,五袋共一两五钱。全部加起来一共十九两七钱五十文,零头给你抹了,给我十九两七钱就可。”
岑柠从袖袋里把银子全拿了出来,付了钱,手里仅剩了三百七十文钱,幸好房屋租金十日前续交了,油盐等都不缺,不然她怎么也会把这份钱留下的。
结账后,掌柜便让店里的伙计装粮食到马车上,分两次给送了过去。
“姑娘,若是面粉未涨价,咱们买这么多……”
岑柠让她安心,“我想好了,无论是否涨价都没关系,不涨价咱们就每日再多做些饼,早中晚出摊三次,现在快八月了,放几个月不会坏的。万一涨价了,咱们也不至于惊慌不安,有备无患,你现在去买纸笔回来。”
接过二十文钱,红缨立刻出去照办了。
岑柠给外祖母家以及萧道君各写了封书信,待雨停,又与红缨拉了三袋面粉两袋大米去了水驿,一袋面给萧道君,另外四袋各分两袋给外祖母和爹娘,出了二百文的路费。
她不知芜翎城有没有大旱,若有旱情,送回粮食缓解她们的难处,若无旱情,也是她的一片心意。
芜翎城以前有旱过,但没有这么旱过,大旱后引发了蝗灾,庄稼地里颗粒无收,直接导致城内粮食供不应求价格飞涨。
有积存的指望以往的收成过活,生活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地少本就勉强够吃或者卖了粮食换钱的就不好过了。
尤其是仙阳村,年前山洪直接把庄稼给毁坏了,好不容易种上玉米大豆指望秋收,现在也泡了汤。
萧道君家可以说现在过的相当艰难,他爹娘只会种庄稼,年纪大苦力也做不得了,全家都指着他与大哥做工挣钱买米面,但粮食价格上涨不止,他们的工钱却差不多每天都是那个数,现在需要大姐家接济,但各过一家,大姐家也过的不是很好,日子一天比一天的难熬,到了九月初五,萧道君听闻官府正在征兵,管饱又有银钱,便去报了名。
他刚报了名回仙阳村收拾衣物,正好撞上送粮送信的驿夫,萧道君只上过一年学,识字不是很多,有一半内容看不懂,他让驿夫帮忙念。
“萧大哥,我是岑柠,你还好吗?我在京陵一切安好,听闻外地旱灾,不知道家里可有受灾,始终记得萧大哥对我的帮助,送一袋面回去,若有难处可先应急,收到请回信给我,我很挂念你。”
信上只字未提寻孩子爹的事儿,看来十有八九是没寻找到,想到她怀着孕在京陵无依无靠,还不忘惦记自己,萧道君的心暖暖的。
这一大袋面对他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他当即口语让驿夫代写了封信转回,简单说了家里的情况,又说他报名了征兵,对岑柠表达了感谢,让她照顾好自己。
驿夫拿着书信又前往了岑柠的外祖母家。
温洵看的信,字里行间都是对家人的牵挂,许氏在一旁询问儿子:“二妮写什么了?”
“她在京陵,听闻旱灾,牵挂我们送回了米面来,让我们自己留一袋面一袋米,另外两袋给姑母家,二妮很关心咱们家的情况,趁着驿夫还未走,我给她回个信。”
“二妮去京陵干什么?”
温洵摇头,“这个没说。”
等写好回信交给驿夫,许氏催促儿子,“你姑母家现在正是吃不上饭的时候,我前天见着她们村的人了,说大妮只给她祖母家送粮食,完全不管你姑母姑父的死活,咱家都快揭不开锅了,也没法接济他们,现在二妮送了粮回来,你赶紧给送去。”
“行,我这就去。”
两家距离不远,没一会儿功夫,温洵便将米面给送到了岑东林家。
“姑母!”
“小洵?”在择野菜的温氏赶紧起了身,看到架子车上的粮食,说道:“你家都没粮了,怎么还给我们送?”
“这是二妮给的,她在京陵,知道咱们这旱了,花钱托水驿运送来四袋粮,信里说让我家留两袋,剩下两袋给你们送来。”
温氏眼睛微微红了,“她怎么去那么远的地方了?”
“不知,只说在京陵,旁的也没说,我给她回了信,告诉她分家的事了。”温洵把米面从车上搬到了屋内,“姑母,三娃什么时候考试?”
“前几天写信回来说是这个月初九就开考了。”
“我姑父干活去了?”
“没,家里都没吃的了,挣得银子远远不够买粮食的,我们一块去挖野菜去了,我刚回来没一会儿,他这会儿还在山上呢。”
“那行,我这就回了。”
“小洵,在姑母家吃了饭再走。”
“不了。”
温氏送他出了门口,见对门的高氏拿着铲子出来,“高嫂子,天都要黑了,还去上山呢?”
“不去不行啊,怕再过两日,山上的野菜也被扫荡光了,真是要饿死人了,你娘家侄儿拉着车来给你们家送吃的?”
“俺家二妮这不在远处回不来吗?走的水驿托运了粮食到她外祖母家。”
“看来二妮嫁的不错呢,不然这到处缺粮食的,夫家能让她接济娘家吗?”高氏说到这压低声音,“今儿早上我在路口跟东刚家的走碰头,人家穿的花里胡哨的,拎了个篮子虽然用布盖着,但我还是闻见了羊肉味,我问她去哪儿,她说她娘生辰。你看咱村里都去挖野菜,就她不去,天天扎在肉堆里,顿顿都有肉吃,可真是好命啊,走哪儿把你家大妮夸哪儿,说几天前大妮回来带了一只杀好的羊,人家一家吃了几天都没吃完。”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