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太阳渐渐西坠,苏溱背着背篓,双手拢在袖子里,耷拉着肩往家里走去。
刚走到门口,小孩子的尖叫声就传了出来,间或还夹杂着大人的训斥声。苏溱刚推开门就被一只小炮弹撞得倒退几步,她一把拎起往屋子走去,“狗蛋儿,你屁股痒了吧。”
那小狗蛋儿一边扑腾着四肢一边大喊,“奶奶,奶奶,姑回来啦!”苏溱被他喊得耳朵嗡嗡作响,无奈把狗蛋儿放下,顺便把背篓挂到墙上。接过苏李氏递过来的凉白开,豪迈的一口气喝光,才觉得舒服了点,她瘫坐在靠墙的藤椅上,撒娇说:“阿娘,我饿啦。”苏李氏看着不成样子的小女儿,笑骂一声:“注意着点儿,像个小娃娃似的。”接着又说“你爹他们该回来了,你要是真饿了,先去吃点垫一下,不用等他们。”
“且等等吧,也不差这会子时间”苏溱拉住苏李氏,将头靠在她的腰间吸了一口气,苏李氏身上的气味不算好闻,有着淡淡的烟火味,但是苏溱就是觉得很安稳。她放松心神,眼睛也眯了起来,上辈子那些苦难的记忆越来越模糊……
啰里啰嗦的母亲,板着脸的父亲,两个哥哥和嫂嫂们,还有可爱的侄子侄女,乡下老家门前的大柚子树……都慢慢的被时光退去了颜色……
还有那个被泥石流冲倒的自己,那个慢慢窒息的自己……
苏溱又深深吸了一口气,便放开她娘。门外便传来了谈话声,是苏父带着儿子儿媳们回来了。苏家算是青山村的大户了,三个儿子都已经成家了,大孙子都十八了,下边还有一溜的鼻涕娃娃,每每到了傍晚苏溱便觉得被吵得脑袋都疼。偏生那些娃娃还喜欢凑到她面前姑姑长姑姑短的,简直要了亲命。
苏家的大家长叫苏福,,是个伺候庄稼的好把式,还有一手不错的木匠手艺。苏李氏未出门时闺名叫李菊花,人称李大娘,家里家外弄的井井有条。苏福夫妻两前头生了四子一女,有一儿一女没立住,本来以为这辈子就三个儿子了。谁知道临到儿子们都娶亲了,李大娘老蚌怀珠又有苏溱。等苏溱出生的时候,她大侄子都四岁了。
李氏怀上苏溱的时候,那可是引起整个青山村的轰动。倒不是李氏老蚌怀珠的原因,而是那几年兵祸刚平,偏又遇上连年大旱,外面饿殍遍野,百姓都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了。青山村背靠大青山,虽然河流干枯,粮食几近绝产,靠着大青山吃树皮拔草根,青山村倒是没有出现饿死人的事情,但是女人们饿惨了,连续两年多村里没有添上新丁,活着都难,身体都饿伤了,谈什么生孩子。李氏怀孕的时候虽然引起轰动,但是大家都觉得孩子保不住。倒不是乡亲们恶毒,实在是时节太艰难,李氏年纪又大,就靠野菜树皮的,哪里养得住孩子。谁知道苏溱就这么顽强呢,愣是熬到了瓜熟蒂落,猫叫一样哭着来到了这个世界。许是上天不忍,见她前世惨死,今生又遇见天灾,苏溱出生那天,旱了三年的永宁府下了一场大雨,之后小雨绵绵下了三天。
青山村的父老乡亲们都说李氏的小闺女是个有福的,那么多年轻的小媳妇这两年都生不出一个小孩子,李氏生了。旱了那么久,老百姓的眼泪流干都没下一滴雨,苏溱一生出来刚开始嚎,豆大的雨水就下来了。这一场雨,带来了无尽的希望,水稻是早就不种了的,但是地里瘦小皱巴巴的地瓜和土豆算是有了指望。苦了那么久的乡民们仿佛一下子就有了神采,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苏溱百天的时候,青山村的村民缓过来了劲。那雨来得及时,正赶上晚季稻播种的时候,村民们咬咬牙,开始尝试重新种稻,倒是不多,更多田地依旧种上了地瓜等好养活的作物。许是时间抓的紧,水稻开始抽穗了,这几个月也算得是风调雨顺,隐约有种丰收在望的感觉。于是大家便商量着凑个热闹,去去这几年的晦气,一起去苏家喜庆喜庆。荒年刚过,虽然地瓜土豆把粮荒补上了,但谁家的日子都不算好过,因而大家去吃席的时候都是带着粮食菜蔬的,说是吃席,倒不如说是大家找个由头一起庆祝吃个大锅饭。
苏家是提前收到了村里族老的消息,百日当天早早就让苏家长子苏满谷,借了骡车去镇上割了猪肉,买了几板豆腐回来做席。待得苏满谷一回来李大娘便团团转的指挥起一家子,做饭的做饭,借东西的借东西,就连才四岁的大柱子都领了一个在院门等客人来就通知的任务。
李大娘正在教大儿媳小李氏如何把猪肉切的更薄一些,好让来吃席的人都能分到一片尝尝味儿,就听到她大孙子在外面大声喊着“奶,奶!我太姥姥来啦,我太姥姥来啦!”
“爹、娘,怎么这么这么早就到了,路上累不累,快进屋喝口水。”李大娘快步迎出来,拉着李婆子的手往堂屋走去,都做奶奶的人了,难得脸上露出了些女儿家的姿态。
“还不是你爹,说是早点赶路凉爽,我看他就是急着来看他的大外孙女儿。”李婆子笑着拍拍女儿的手,“老头子早就惦记着要来看看了,就是家里活多,实在腾不出空来。你两个哥哥晚点儿到,今年地瓜收了不少,便晒了地瓜干到镇上换点儿钱。”
李老头拎着个大包袱跟在后面,“你这老婆子,又胡说什么,分明是你自己闹着要早点过来。”
李氏忍着笑,也不说话,就听着两老的在那儿拌嘴。
一进堂屋还没来得及喝水,李婆子便先去看一边独自躺在婴儿篮的外孙女。“哎哟,我的乖孙孙,睡得真香。”,婴儿篮里的小婴儿睡得正香,两个小手紧握着,长得白白嫩嫩的,虽然瘦小了点但是看着倒是健健康康的。毕竟条件限制,李大娘还有奶水喂孩子就是万幸了。”
陆陆续续的,各家的女主人也到了,例行参观了著名景点小婴儿之后,便开始忙活开来。也不用李大娘打招呼,都是乡亲,惯例是哪家有喜事大家都会帮忙料理的。
“前些天婆婆让我带了些地瓜回去接济娘家嘛。”刘桂花低声说,她家婆婆和李大娘是妯娌,素来是个心善的好人。今年地里收成不错,缓过来了饥荒,便让儿媳们带上些粮食回娘家,好歹帮忙支撑一下呢,毕竟外边儿的情况还不如青山村。“那边附近的村子,大点儿的女孩子还有条活路,或卖了或送了人家做媳妇,到底能换点粮食有条活路,那些才点点大的,不知道多少被狼叼了去。”刘桂花低低的叹了口气。
“谁说不是呢,听说外边儿不少人吃观音土把肠子都涨破了,人眼睛都饿绿了什么不敢做什么不敢吃啊。”周大梅也叹了口气,嫁过来这些年,先是生了三个姑娘才有了金蛋儿这么一个儿子,这两年虽然过得苦,婆婆也有怨言养那么多孙女拖累家里,可也没闹着要卖孩子,就连抱怨都是避着孩子的。
空气静默了一下,便见小李氏捧着切好的猪肉进来。刘桂花接过盆子看了一眼便笑了起来。“哟,今天大伙儿有口福了,看这肉多肥啊。”一时间空气又活了起来,大家都笑着叽叽喳喳,“可不是呢,都多久没见过这么好的肉啦,看着就知道肯定香呢。”“那豆腐也不错,今天我们算是蹭着你们苏家的光了。”大家都开始夸奖起菜色来,默契的不再提起那些苦难的记忆,都忘了才好呢,人生本来就已经够苦了。
里面的女人们热烈的张罗着饭菜,外面的男人也高谈阔论着,说说谁家的庄稼伺候的好,交流交流自己的做法,说说最近在外面的见闻。小孩子们满院子乱跑,笑声传出好远。大一点的女孩子们便聚在一起,说些女孩子家家的私房话。
“开席啦!开席啦!”小李氏探出头来冲院子里喊了几声。便有年轻的小伙子们进去端菜上菜。
苏家的院子大,便在院子摆了几桌,堂屋也摆了两桌。苏福在堂屋陪着长辈和岳父,苏满谷、苏满仓、苏满斗在院子里招待男客们,女人们一边拘着猴子一样的孩子,一边讨论哪个做的菜好吃,哪个做的菜还差点味道。
苏家今天还打了酒,汉子们一人都分了一小杯,剩下的就在堂屋留着招待长辈们。这几年大家哪里舍得打酒喝呀,因此虽说这酒粗劣,大家仍然十分欢喜。酒过三巡,村里唯一的老童生放下酒杯说:“要是苏老哥不介意,小弟不才,到底上过几年私塾,我想给你家小孙女儿起个名字可行?”
“太好了!太好了……”苏福的父亲苏木匠一迭声的说好。苏木匠着苏大伯住的,他最大的曾孙子都八岁了,又添了个小孙女,还是带着福气来的,自然高兴得很,“老头子托句大应了这声老哥,你是个文化人,起的名字自然是好的。”
老童生摸摸胡子,沉吟片刻,“这孩子生来带着福气,那雨来的及时,庄稼也有了指望,不如便叫溱吧,百谷溱溱,庶卉蕃芜。你看如何?”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