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3章

    向晓久当然不是真想携恩图报、嫁与宫九。

    心动归心动。

    只凭颜□□发的心动对象,未必一定适合进一步发展成情缘。

    就是情缘,也不是都适合成婚的。

    别看向晓久开窍晚,其实还是个满理智的家伙。

    再说了,哪怕哪怕真能走到成婚那一步,向晓久倒也没想着一定要宫九嫁——

    毕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嘛。

    都是大男人,除了牡丹那朵奇葩,还有几个会真稀罕嫁人的?

    至少也该是不论婚嫁、只平等结合呀!

    至于你说那声“郎君”?

    在大唐,平辈之间,又或长辈对晚辈,“郎君”可是对男子最常见不过的称呼了。

    只不过向晓久一场沙暴迷路下来,竟就不在大唐罢了。

    偏偏有些名字虽说成千数百年都在流传使用,不同的时期意义却可能有极大不同。

    譬如“大人”一词,在唐朝可是只用来称呼父母亲的。

    巧的是,“郎君”一词使用范围变化也忒大。

    原本寻常同辈、长对幼、乃至于仆对主都能使用的(男性)称呼,

    到了宫九这儿,居然就成了不够恩爱的夫妻都不会轻易使用的(妻对夫)称呼了。

    可惜向晓久现在还不知道,也就不明白宫九挑眉斜睨的,到底都在调笑些什么。

    当然这“不知道”、“不明白”的时间并没有太久。

    宫九没正面回答向晓久的问题,

    向晓久倒也不介意,他转头就做了一番自我介绍。

    毕竟询问别人姓名来历之前,先自我介绍,也确实是一种礼貌。

    向晓久原先不过是在军队待久了,不小心带出那一点点先盘问别人的习惯罢了。

    转念醒过神来,可不就要好好表现表现?

    再怎么清楚心动≠情缘≠成婚,

    好歹难得二十来年就心动这么一回,总要努力一二才是。

    ——说起自我介绍,向晓久还是挺自信的。

    毕竟如今的天策将士,可不是曾经风雨里来去、战火中走过,却常常窘迫得连自家战马都快供不起草料的时候了。

    在如今那似是而非的君主立宪制之中,三权分立之下,

    天策可是军权的一大比重。

    随着曹将军、李统领等先后出镇诸都护府,天策将士的各方面待遇也越发宽裕许多。

    社会地位也越发不错。

    在婚姻市场上还是挺被看好的。

    何况前头那些年,向晓久折腾来、折腾去的。

    虽因为过分格格不入、偏偏又每每口无遮拦的,

    几度差点没死在战场上、倒叫背后的好些个谁谁谁给谋害了去……

    但既然没被害死,

    倒将大唐给折腾成个似是又仿佛非是的君主立宪制,

    向晓久倒也顺便给自己折腾出来个开国县公的爵位。

    一千五百户的食邑,京郊有庄子,京中有宅子,养家糊口完全没问题。

    虽说两个大男人、也不可能生个崽崽出来,

    爵位世袭罔替这一点好像就没啥实惠,

    可至少世袭的县公总比不能世袭的有架势呀!

    再说了,如果两人真的能成,还能努力争取一下,用世袭罔替去换取伴侣的一世爵位嘛!

    向晓久想得够深远的。

    可话说出来,却不过寥寥几句,

    介绍一下自己身份年岁、爵职如何罢了。

    但就是这么寥寥几句,也足以引发宫九另一种眼神。

    还别说,眼睛长得好看的人就是占便宜呀!

    不只眯眼漂亮,斜睨好看,就连这样仿佛关爱智障儿童的侧目,都能叫向晓久喉咙一阵发干。

    然后他就拿起水囊,大大喝了一口。

    喝完才想起来,刚刚就是用这个水囊给宫九喂的水,心中又是一荡。

    毕竟前些年风风雨雨折腾过、还留有小命当县公的人——

    虽说从朱军师到杨教头,大家都更倾向于曹家小九自带狗屎运

    ——向晓久好歹绷住了一张镇定自若的脸,把水囊递给宫九:

    “再喝口水?”

    仿佛他特特换了一只手、恰好将自己喝过的方面对着宫九,纯属顺手、无意之举似的。

    惹来宫九又是似笑非笑的一个眼风。

    向晓久舔了舔唇,继续绷住那副正直无辜又善良的小模样。

    然而他撑住了宫九仿佛时时刻刻都在勾引他的眼风,却没撑住宫九接下来的三言两语。

    “大唐县公?

    大唐距今几近六百年,连宋人根据前朝遗图和长安遗址绘制的石刻《长安图》都毁于战乱了。

    却不想天降奇缘,竟叫我见着个活生生的大唐县公?”

    向晓久努力绷住表情,却还是绷不住瞳孔一缩。

    毕竟他如今的所有记忆,几乎都是从天策府开始的。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的精神也确实励志感人。

    虽说向晓久骨子里总有那么一股子更倾向于“穷则独善其身”、需达时才会想着“兼济天下”的自私,

    又有那么一段儿“不能叫英雄流血又流泪”的谬论。

    但不管怎么说,他在力所能及之处,始终愿意拉人一把的善良,也并不是出于伪装。

    向晓久始终只能做自己的向晓久。

    向晓久始终成不了纯粹的东都之狼。

    向晓久还花了好几年的功夫,

    把天策府原本普遍认为的“苟利国家=苟利李唐王朝”的等式给硬生生掰折了。

    向晓久天生就不认为国家是一家一姓一个人的天下。

    向晓久天生就认为将士能为国与家流血牺牲,却不该为某一家一姓一个人的利益舍命。

    向晓久天生就不认同“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以天下奉一人”的说法。

    虽说这种说法在以前的朱先生看来,已经是非常明君的一种言辞了。

    但对于向晓久来说,他天生觉得,固然不当以天下奉一人,却也不该由着一人治天下。

    任何权力都是需要遏制的。

    没有遏制的权力,无论最初是掌握在怎样理智良善的人手中,最终都只会孕育出无法想象的灾难。

    一时的英明也不代表永久的英明。

    一个人的英明也不能代表以后代代、人人的英明。

    再说了,每个人都应该有退休的权力。

    向晓久常常能冒出许多奇奇怪怪的话语。

    最初的时候,从曹将军、朱先生、李统领,到门口看门的小兵,都没见向晓久的“胡言乱语”当一回事。

    但随着时光推移,曾经拨乱反正、创造大唐极盛之世的皇帝却不只变成了一个巧夺儿媳的无耻爬灰之辈,

    他还一路跌落成了滥用外戚,甚至在危难之时毫不在意百姓生死、大唐宗祧,只顾自己安危权势的混蛋。

    向晓久的“胡言乱语”终于在天策将士心中发酵成熟。

    国家确实不该是一家一姓一个人的天下。

    天策府确实创于李唐皇室之手,太宗皇帝永远是他们的信仰。

    可向晓久说的也没错。

    太宗皇帝或许不会去计较当今巧夺儿媳的小失德。

    但一位教天策府将士将“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的皇帝,一位如太宗皇帝那般雄才大略的英豪,又如何能忍受当今那般昏庸无能的儿孙?

    太宗皇帝可是大几十岁了,还亲征高句丽的皇帝。

    要是知道自家儿孙出了这种任由叛军铁蹄践踏肆虐自家百姓的,说不定宁可将天下还给隋杨。

    尽诛宵小天策义,□□独守大唐魂。

    ——太宗皇帝曾当之无愧地为天策注入一缕魂。

    ——可惜子孙不肖。

    ……总而言之,向晓久的口无遮拦瞎折腾,再加上时机凑巧,倒真把个天策府给折腾得大不相同了。

    安史叛军没有了肆意践踏中原的机会。

    顺带着,李唐虽说还是李唐,却成了个似是而非、君主立宪了的李唐。

    不过纵然如此,向晓久对天策府、对天策府守护的大唐还是充满感情的。

    结果宫九却那么漫不经心、又带着几分嘲讽地说,李唐早没了几百年?

    连曾经的长安城,都只余废墟与遗迹?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