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皇子择妻, 说简单也简单, 说复杂也复杂。反正不是八大姓、就是博尔济吉特, 再不然也是官宦人家。不管满蒙汉, 横竖都是旗下人。
其中的复杂之处, 就取决于皇子本人的现实处境, 和皇帝的安排。
看康熙的婚姻经历、后宫妃嫔来源分布就知道,要在这位皇帝的后宫混口饭吃,还想吃得好、吃得饱,那就得看皇帝的现实需求。什么出身高低、是嫡是庶,什么本人才具如何, 都没有这个重要。
比方说满洲旗下八大姓, 说起来好像人多势众多了不起, 可大族人丁繁茂, 父祖直系倘若没有爵位、不是高官照样白搭。惠妃和荣妃就是典型了, 有个好姓氏,不还是当庶妃熬了那么多年。
宜妃的郭络罗氏不是八大姓,家中阿玛不过是个佐领,可这也没耽误她不生子就封成宜嫔, 外得到康熙眷顾。
而孝昭皇后钮祜禄氏,她可是遏必隆之女,开国五大臣额亦都的嫡脉, 做皇后绰绰有余。
但那又如何?
最后不还是等到仁孝皇后去世, 才能被扶正成为继后!
要知道赫舍里氏从索尼开始算起, 发家不过两代人, 索尼之父只是关外直文馆的学士,跟钮祜禄嫡系这种,在关外就出了太宗皇太极元妃、子弟尚主,娶宗室女的簪缨之家压根没法比。
但人家赫舍里氏的姑娘就是当了皇后,外孙封了太子。一等公的女儿就是妃礼入宫无封号,与庶妃们一起熬了许多年,不服也得憋着。
因为康熙站在赫舍里氏后面,他需要赫舍里氏的女儿做他的皇后,而且两人感情还不错。
如果这还不够,那么看看如今的德妃和卫庶妃,人家出身包衣又怎么样?宫女□□又如何?生了皇子照样封妃,儿子照样前程可期。
所以对于皇帝以及皇家子弟来说,妻族出身再好也只是锦上添花,又不是娶个五大臣后裔、大姓家的媳妇就能当太子。要真有这种想头,简直不值一哂,让人发噱。
何况大家大族难免良莠不齐,到时候出来个拖后腿、为非作歹的,还不如没有这门“好亲戚”。
皇帝为儿子择妻,自然也要挑选一下,要选好的,宜室宜家的。立志要做三好父亲,而且希望儿子们永远友爱的康熙,在一般的硬性条件之外,其他方面还要想的更多些。
那么,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操心父亲,开始为自己十周岁的长子选老婆的康熙,此刻在养心殿暖阁里,用毛笔在纸上写写画画,勾勒一下京里可以做亲家的人家,也就不足为奇了。
康熙在儿女的婚事上自然有他的安排,比如大,他就想好了预定给博尔济吉特的小班第。这孩子如今在京城里做侍卫,再大些历练一二就可以委以重任,大既联姻博尔济吉特,还能长留京城。
这样一来全了他和常宁的兄弟之情,二来孩子也能尽孝于两位太后膝下,三来也是抚慰科尔沁。一举三得,完美主义者玄烨美滋滋的心满意足。
可轮到给胤禔选媳妇,真正开始动手勾画范围的康熙就有些苦恼,他对长子的重视和父爱是毋庸置疑的,但胤禔上头毕竟还有胤礽这个皇太子。
胤禔要是个与胤礽年纪相差特别大的小皇子,那么娶个五大臣一等公家的女儿,反而没那么要紧。小儿子嘛,政/治意义不那么重,赶上年龄相仿也不会有人过度发散。
但胤禔是皇长子,外头还有明珠这样的舅舅,康熙希望他的儿子们能永远如现在这样友爱下去。那么他就要杜绝所有可能影响兄弟情谊的可能,康熙就在几个姓氏上标注道:长子媳不可出于此。
公府就那么几个,在不打算给皇储和长子选择博尔济吉特氏的情况下,如果胤禔娶了一个门第太高的媳妇,将来胤礽成婚,相处起来恐怕也是别扭,万一心存芥蒂就不美了。
民间不是常说,兄弟总是亲兄弟,妯娌可不是亲妯娌。皇帝看的臣下关于民间情况的各种汇报,也很有一点心得体会。
将几家公府排除出去,要让皇帝随意选低级官吏出身的长媳,康熙也绝不会答应。他勾勾画画,最后选定了:长子媳要么出在侯、伯爵府中,要么就在六部尚书家里挑。
要选家里几代入朝做官的,姑娘的额娘且不说,阿玛一定要长相端正。要见过世面家教好,本人要举止得宜、脾气不能太硬。
知子莫若父,康熙知道,胤禔这孩子看着好脾气,但那是对长辈、兄弟姐妹和合得来的人。看他收拾嬷嬷,收服哈哈珠子和侍卫,头所里井井有条,就知道这小子内里脾性刚硬、极有主意。
贸然多了个媳妇,要是女孩子脾气也很硬,万一俩人合不来,还不一定闹成什么样。胤禔头个娶亲,他和福晋处的好,也能给底下弟弟们带个好头。家和万事兴,和和美美的最好。
康熙写写画画到最后,忽然发现他首先要做的是确定一下,他选好的这些人家到底有没有适龄女儿,有几个。万一他看中了某大臣,可人家没女儿,那就尴尬了。
皇帝将这张纸收好,然后吩咐道:“去传谕顾问行,让他去寻来上次,和下回选秀的秀女名册,朕要看。还有,让他去记下,旗下正二品以上官员家中满十岁、但未至参选年龄的女儿。”
不管什么阴谋阳谋,只要想达到目的,归根结底都要将目的具象化,那就要布置安排,要做出来的,必然会有所举动。那么有心人也自然会闻着味道。
皇帝突然翻看秀女名册,又让总管太监顾问行统计一下未到参选年龄但是满十岁的姑娘,这肯定不是给他自己选妃。只要眼睛一扫就明白,能让皇帝这么大动干戈的人,只有皇长子勉强到了娶亲的年纪。
呼啦,这一下京城就有点过分喧闹,皇长子就很不错,但是还有一条大鱼。大家被提醒了,皇长子只比皇太子大两岁。他要是近几年成婚,再过两年太子不也要成婚了吗?要知道皇帝娶亲的时候才十二!
皇帝此举,谁能保证不会顺带看看太子妃的人选……旗人娶亲也不忌讳女方比男方大,谁说太子妃不能比太子年长两岁呢。
所以,大家望眼欲穿,加紧给孩子恶补上课,就等着宫中传召。不想等来等去,居然等到了简亲王喇布的死讯,他是铁帽子王,宫中也要避忌一下。
等到简亲王丧事办了,喇布的弟弟雅布继承王位,而京城也终于迎来秋天的时候,太皇太后说想见见旗下大臣家的姑娘们,京中诸人就都露出了“老太后您还玩这一套”的笑容。
慈宁宫热闹非常,季兰除了自己那几个陪读之外,就和康王家的玩到了一起。她比胤禔还大一岁,正在逐渐通晓世事的年纪,知道叫来这么多小姑娘是给弟弟相看媳妇。
“淑慎跟我走吧,我带你溜达溜达。”季兰无奈的看着康王,这个丫头昨天跟着康王福晋进宫问安,就被太皇太后留下住了几天,不想就遇到了这种事。
康王点头,她还能说什么呢?前段日子朝廷叙功,就有人说她阿玛康亲王杰书在金门贻误军机,不肯救援海澄,于是皇上大怒,褫夺了她阿玛的军功、还罚俸一年。
钱倒没什么,可是军功没了,这真的很丢脸啊。淑慎跟着额娘进宫,原想撞木钟,不想太皇太后出言把她给留下了,好歹季兰和她处的不错。如今看操心无用,就跟着大玩几天未尝不可。
“你是,康王家的?”
季兰带着淑慎来到了长街,过去她和胤禔一起骑马的地方,不想胤禔也在这里。身边还有个小的-四阿哥胤禛。胤禔好像很苦恼,原本蹲在地上,一看见她们跑过来就赶紧打招呼。
淑慎福一福,季兰就道:“胤禛,你怎么也在这啊?”
“我来和大哥学射箭!”婴儿肥的四阿哥挥着手里的小弓,“大哥说好要教我的。我要和大哥射的一样好,汗阿玛也说大阿哥射箭很值得我学一学……”
这一串话极为流畅的说出来,而且滔滔不绝还没说完呢,季兰第一次发现四阿哥居然是个小话痨!
胤禔面如土色:“我是不成了,我被他叨叨的要疯了我,走走,咱们走!”
“大哥你说好教我射箭的。”
“哎呀,明明是你自己早上堵在我门口,好好别哭。”胤禛听他这么说仿佛很伤心,鼻子一抽就要哭。胤禔真是怕了他,“大哥告诉你,这个弓箭吧,不能着急,你现在学不来的。”
“真的吗?”
胤禔一脸正经:“真的是真的,胤禛你听大哥说,你现在拉弓就行。你得先学走,再学跑。先拉弓,后射箭!”
“那行,我自己练练叭。”胤禛摆弄着自己的小弓,一板一眼的开始拉弓。
胤禔松了口气,可算能走了我的天爷。他告诉胤禛的太监、嬷嬷,看好四阿哥,别让他练得太久,早点把他送回阿哥所。然后他就偷偷的放下弓箭,给季兰和淑慎使眼色,赶紧走!
再晚一会,万一被小话痨发现,就走不成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