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苏妲己

    己第二章

    有这么好看的人给她做搭档, 任务再怎么难完成,她也能干劲充足。

    苏妲己盈盈起身,小声抽泣着, 用帕子掩着面, 西子捧心状地立在一旁。

    朝臣们看到她梨花带雨的模样,忍不住相信了她是真的知道错了的说辞, 当然, 其中不包括比干。

    比干吐沫横飞,仍在细数苏妲己和殷受德的罪过。

    用词之精准, 态度之慷慨, 让苏妲己原本低垂着的脑袋又低了一分。

    以前那些罪孽虽然不是她犯下的, 但她既然成了苏妲己, 那便要顶了九尾狐的锅, 不是她做的, 也是她做的。

    苏妲己虚心受教, 在比干说累了的时候, 还会颇为捧场地说上几句全是我的错,与大王无关的话, 让原本对她稍有改观的朝臣们, 对她的印象又好了半分。

    立在武将之首的黄飞虎看到这一幕, 微微偏过脸, 去看柔声认错的苏妲己。

    苏妲己貌美, 天下皆知, 他作为镇守朝歌的第一武将, 时常出入宫殿,曾见过苏妲己几面。

    那时候的苏妲己浑身像是没有骨头般,依偎在大王胸口,手指勾成兰花状,抚着大王的手,说话软绵绵,娇滴滴的,然而一开口,不是要杀人,就是毒刑折磨人。

    他作为一个见惯了血腥杀戮、在沙场上打滚长大的武将,听到她的那些话,还是会毛骨悚然彻骨生寒。

    黄家世代忠良,深受皇恩,对于这样的苏妲己,他自然是深恶痛绝,恨不能替天下除之而后快。

    今日妲己上朝,黄飞虎与其他朝臣一样,只以为她又想出了什么恶毒的折磨人的法子,温声软语让大王当乐子去闹着玩。

    直到苏妲己双手高高捧着认罪书,低声细语说着自己以前糊涂的话,黄飞虎才发现,今日的苏妲己,似乎与往日有些不同。

    黄飞虎审视的目光看过去,晨曦微薄,落在苏妲己身上,那一双秋水含情的美目,浸了水光后,波光潋滟的勾魂摄魄,迎着他凛厉的眸光,冲他浅浅一笑。

    她本就生得极好,灿然一笑若春华,若皎月。

    黄飞虎剑眉微皱,移开目光。

    黄飞虎突然有些明白,为何大王会对她言听计从,祸国殃民也在所不惜。

    这样的人,这样的脸,这样的气质,生来就有掌控人心的力量。

    比干似乎说到了最后关头,请求殷纣王杀死妲己。

    纣王挥了挥手,让比干归位,看了一眼低头垂眸认错态度良好的苏妲己,眼神暗了一分,偏开目光,沉声道:“此事孤亦有错。”

    他不清楚那些时日是怎么了,无论多么荒唐的事情都做得出来,苏妲己的存在,不过是暴露了他内心的黑暗与残暴。

    纣王的声音刚落,殿里的朝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的震惊一览无余。

    ——他们的大王是何等自负的一个人,一头撞死在南墙上也不会说自己错了,而是南墙挡住了他的路。这样的一个人,有朝一日,居然能自己承认错误了?

    纣王的话犹言在耳,朝臣们认真地觉得,之所以会听到纣王认错的那些话,不是他们没有睡醒,就是今天的太阳从西边升出来了。

    朝臣们沉浸在纣王认错的惊悚中没有回神,殿中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去接纣王的话,让原本稍稍认错,朝臣们争先恐后递梯子,他好从认错的台阶上下来的纣王有些尴尬。

    看来他浑浑噩噩是有原因的,面对着这帮不解风情的朝臣,任谁当天子都贤明不起来。

    纣王这般想着,揉了揉眉心。

    无人与纣王一唱一和,苏妲己借此机会努力洗白自己,对纣王深深拜下后,浑身散发着圣母的光辉,诚恳道:“大王,此时并非追究对错之际。姜家下人姜环刺杀大王,意图谋逆,大王一时激愤,这才废了皇后娘娘。皇后娘娘性刚烈,怒急攻心而逝。两位殿下又被奸人所蒙骗,误以为大王要诛杀他们,情愿被逆贼挟持出城,生死不知。”

    “殊不知大王与娘娘伉俪情深,一时废立不过是意气之事,待大王心绪平静下来,姜皇后仍是一国之母,万人之上。大王对两位殿下更是寄予厚望,又怎会为此事迁怒他们?可惜皇后娘娘与两位殿下不知大王的良苦用心,才造成今日皇后身死、两位殿下出宫的事情。”

    这句话不仅仅是台阶了,简直就是把通天大道修在了纣王脚下——世人只知道姜皇后的仆人刺杀纣王,纣王大怒,废了姜皇后,之后姜皇后死,两位殿下出逃,其中姜皇后为何而死,两位王子又为何出逃的细节,则不大清楚了。

    不过再怎么不清楚,也能根据这些零散片段拼凑出一出兵变逼宫不成,反被纣王反杀的宫廷大戏。

    姜皇后与纣王虽然不能说是分外恩爱,你侬我侬,但也能称得上是举案齐眉,井水不犯河水,如此相安无事了这么多年,怎会突然派刺客刺杀纣王?

    还不是因为纣王独宠苏妲己的缘故。

    苏妲己是冀州城苏护的女儿,年轻貌美,出身不比姜皇后差到哪,若是一朝生下皇子,必然会威胁姜皇后的位置。

    殷商并无长子继位的传统,只要出身不是太差,又得君主喜欢,谁都有继位的可能。

    现实的例子摆在那呢,殷纣王便是以幼子身为继位的。

    百年之后,在家继承大统上,以纣王对苏妲己的宠爱,也会更倾向苏妲己的孩子,而不是姜皇后所生的殷郊殷洪。

    这种情况下,也难怪姜皇后会剑走偏锋,派仆人刺杀纣王。

    只是可惜,没能得手,反而被纣王发觉了,废了她的皇后之位。姜皇后怕纣王迁怒殷郊殷洪,冒死派人把两位殿下送出城。

    在殿里站着的,哪个不是人精?听完苏妲己的说辞后,了然地看了一眼御案后的殷纣王,同时为姜皇后鞠了一把同情泪。

    姜皇后怎就这般沉不住气呢?

    苏妲己纵然年轻貌美,极有可能为大王诞下皇子,可女人生孩子是往鬼门关走上一遭,能不能活下来尚是两可。

    退一万步讲,侥幸活下来了,可也不一定生的是皇子,万一是公主呢?

    再退一万步讲,就算生的是皇子,能生下来不一定能养得下来,这年头,十个婴儿还能夭折七八个,谁又能保证,苏妲己生的皇子一定能活得下来呢?

    纵然活下来,也不一定聪颖能干,殷郊殷洪两位皇子年长,又时常跟在纣王身边历练,再过个十年八年,纣王年龄渐长,殷郊殷洪正当壮年,而苏妲己的儿子,不过是乳臭未干的孩童罢了,拿什么去跟殷郊殷洪相争?

    众多朝臣直叹姜皇后沉不住气,倒也不怎么追究姜皇后的死因了。

    扪心自问,刺杀天子,不死满门已经是天子仁德了,还想奢求什么?

    苏妲己话里话外只说派人去救殷郊殷洪,并没有趁机落井下石,让朝臣对她的印象又改观了半分。

    苏妲己将台阶修得这般平坦,纣王略说了几句自己的过错,便趁势走了下来,对黄飞虎道:“飞虎,你与孤一同长大,是孤肱股之臣,此次将郊儿洪儿救回来的事情,便交给你来办吧。”

    黄飞虎拱手应下,走出大殿时,忍不住去瞧了一眼苏妲己。

    苏妲己似是察觉到了他的目光,回眸轻轻一笑。

    黄飞虎抿了抿唇,收回目光,大步走出宫殿。

    纣王不再昏庸,苏妲己也不再祸国,朝中局势顷刻间扭转,忠臣良将喜不自禁,而作为一代奸臣的费仲尤浑,心情颇为复杂。

    旁人不知道姜皇后是怎么死的,他们难道不知道吗?

    姜皇后明明是被炮烙挖眼而死的,知道这件事的人并不多,他们两个是出主意的人,自然是知晓的。

    纣王苏妲己是确定主意的人,执行的宫人是纣王的心腹,必然不会讲此事说出去,唯一一个外人是黄飞虎的妹妹黄飞燕,对于这种有损皇家颜面的事情,身为纣王妃子的黄飞燕纵然是死,也不会吐露半分。

    至于殷郊殷洪两位殿下,虽然见了母亲受炮烙之行的惨状,可刺杀他们父亲的人,的确是母亲最为忠心的仆人,至于那个仆人,又被殷洪一剑杀了,若是深究起来,便是姜皇后谋逆事败,二殿下殷洪杀人灭口,他们辨无可辨。

    而如今,他们的父亲愿意掩盖此事,说母亲是被奸人所陷害,也不迁怒于他们,对他们来讲,这是最好的结局了。

    这件事,至此为止,谁也不敢再去揭开。

    只是作为出主意的两人,会不会遭到清算,那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费仲尤浑颇为心虚,缩了缩身子,努力降低着自己的存在感,生怕被纣王和苏妲己注意到了。

    然再怎么降低存在感,该来的还是会来。

    苏妲己眉梢微挑,瞧着二人,道:“大王,两位大夫不过两千石,却有倾国之富,妾很想知道,两位大夫有何生财之道,竟是这般巨富。”

    殷纣王目光一凛,道:“查!”

    他神志不清的那段时间,费仲尤浑没少给他出奸计,陷害姜皇后的事情,多半也是他们的手笔。

    费仲尤浑被卫士拖了下去,以比干为首的朝臣们松了一口气。

    天子不再昏庸,没有什么比这更好了。

    纣王贤明,朝臣们心情大好,连带着看祸国妖姬的苏妲己,目光都柔和了三分。

    朝臣们的态度改观,苏妲己趁热打铁,先将纣王之前昏庸残暴的事情全部揽在了自己身上,请求纣王将她赐死,以平息天下万民心头之恨。

    纣王淡淡看着跪在地上的苏妲己,没有说话。

    苏妲己认错的态度实在好,朝臣们一时间都不好再开口劝诫纣王赐死她。

    纣王不发话,朝臣们也闭口不言,苏妲己摸准了纣王的心思,知晓此人大男子主义十足,不可能把一切罪责推在她身上,那样有违他身为九州之主的气度。

    可是不刺死苏妲己,又无法对天下交代,纣王两难之下,自然装聋作哑不说话。

    苏妲己眼波微转,又给纣王递了一个梯子,半试探地让纣王下罪己诏。

    纣王眼皮微抬,道:“爱妃此言甚和孤意。”

    纣王金口一开,史官们笔走龙蛇,狂书某年某月某日,天佑殷商,降下红光,帝王辛痛改前非,诛佞臣,肃朝纲,迎二位殿下还朝。为平息九州万民之怒火,帝辛言自身罪孽,下罪己诏。古之贤君,未能及也!

    至于改变这一切局的苏妲己,史官们颇为吝啬地一笔带过。

    单是下罪己诏还不够,还有前几日惨死在炮烙之刑上的梅伯,苏妲己觐言,求殷纣王厚葬梅伯,莫寒了忠臣之心。

    殿中众朝臣听到这,原本对苏妲己改观的态度再度降为负数,眼圈微红,咬牙切齿地看着苏妲己。

    炮烙之刑还不是你弄的,现在倒假惺惺说什么厚葬的事情了,当初想出炮烙主意的时候,怎么没想过会不会寒了忠臣良将的心?

    面对着那些恨不得将自己生吃活剥的目光,苏妲己泰然处之。

    不泰然处之也没办法,她顶了九尾狐的身份,就要认下九尾狐做的事。

    殷纣王扶着额头,道:“准。”

    殷纣王一声令下,当即便有负责此事的朝臣应下去处理。

    安抚朝臣,平姜皇后的冤屈,迎回殷郊殷洪两位殿下,对殷商来讲,是能让殷商回归到正轨的事情,但这些事情,并不是能够动摇殷商天下基业的事情。

    女娲娘娘的心情,那才是能决定殷商能不能延续下去的大头。

    苏妲己道:“女娲娘娘乃上古正神,有造人补天之德,非凡人所能亵渎,大王纵然为九州之主,可亦是她的子孙...”

    说到这,苏妲己声音微顿,抬眸看着殷纣王。

    她说的旁的事情,殷纣王会同意,可谢罪女娲,殷纣王不一定会愿意。

    殷纣王是一个极其自负的人,写诗意□□娲,的确是他能干出来的事情。

    在他看来,天下都是他的,女娲生的漂亮,就应该来伺候他才对。

    没有什么亵渎神灵不亵渎神灵,他能瞧上女娲,是女娲的荣幸,而不是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苏妲己拿不住殷纣王的心思,细细打量着殷纣王的神情。

    殷纣王眸光幽深,让人瞧不出他的心情,只看到他冷峻的面容分外英武。

    看了一会儿,苏妲己觉得此事多半没戏,正犹豫着要不要换点说辞劝纣王,便听纣王沉声道:“娲皇殿进香之事,的确是孤不对。”

    苏妲己微喜。

    原来这个纣王,并非书里所说的昏君,在坚守本心不被妖术所蛊惑的时候,是一个颇为圣明的天子。

    纣王对比干道:“王叔,你挑个黄道吉日,孤亲自去娲皇殿向女娲娘娘请罪。”

    比干大喜,忙不迭应下。

    纣王目光转向苏妲己,似古井般幽深的眼眸静静地看着她,道:“爱妃还有什么话?一并说了便是。”

    苏妲己眉梢微挑。

    纣王早就察觉了她和之前的变化,之所以没有应下百官的请求将她赐死,一是因为大男子主义在作祟,二是因为他自己也曾昏庸糊涂过,以己度人,他觉得苏妲己之前干的那些伤天害理的事儿,多半是和他一样,着了旁人的歪门邪道。

    所以才愿意给她机会,让她改正重新做人。

    问她的这句话,便是最好的证明。

    苏妲己明白纣王的心思,笑了笑,道:“臣妾觉得,姜环刺杀大王之事有蹊跷。”

    此言一出,文臣武将面面相觑。

    这事可不是什么光彩事,大王都极力隐瞒了,苏妲己却在这时候挑出来,是故意和大王做对,还是另有企图?

    朝臣们想了想苏妲己平日的作风,认真地觉得是后者。

    哪曾想,苏妲己道:“皇后娘娘与大王夫妻情深,纵有隔阂,也会念在多年夫妻感情上,不会对大王下此狠手。姜环虽是皇后娘娘嫁入朝歌时陪嫁的仆人,可娘娘久居深宫,与姜环甚少见面,哪里有机会与他商议谋害大王之事?”

    苏妲己在第一次看封神小说时,便觉得姜皇后被废的事情有猫腻。

    姜皇后被废,是九尾狐给费仲书信,让费仲想主意设计废皇后的。

    费仲看完书信,几乎没有思虑,顷刻间便想出了这个法子,让人很难不怀疑,他在很久之前便想过害姜皇后的事情了。

    而后来西伯侯姬昌被困朝歌,西伯侯的长子伯邑考谁都不找,单单去找费仲,让费仲在纣王面前美言,才让姬昌逃得了性命。

    再后来,费仲时时秀出骚操作,为殷商的灭亡添柴加火。

    一件事,或许是巧合,可两件事,三件事,甚至无数件事情凑在一起时,费仲的行为便很引人深思了。

    现在处于费仲尚未帮助西周灭商的时间段,苏妲己不好多说,只稍稍说了自己的顾虑,说完之后,怕纣王多心,又道:“或许是妾想多了,费大夫只是贪财而已,并无其他心思。”

    纣王眸色深了一分,环视着下面的臣子,片刻后,斩钉截铁道:“召闻太师班师回朝,请商相还宫。”

    苏妲己眸中闪过一抹惊讶。

    这种事情也值得让千里之外的闻仲回来查?还把劝诫不成归隐山林的商容请回来?

    看来这满朝文武,能让纣王真正信任的人并不多。

    派去拯救殷郊殷洪的黄飞虎算一个,征战在外的闻太师闻仲算一个,最后一个,就是首相商容了,至于王叔比干,纣王只派他做一些细枝末微之活,并不把重要事情放在他手上。

    其原因是比干为纣王的王叔,殷商又有兄死弟及的传统,对于这个能威胁到自己帝位的王叔,纣王并不是特别信任他。

    苏妲己一声轻叹,突然发现自己并不了解纣王。

    无论是权谋心术,还是英武果断,纣王全部具备,当为一代明君,怎么就混成了史书上千古暴君的典范呢?

    难不成真是人老了,智商也跟着下降了?

    苏妲己瞧了瞧御案后的殷纣王。

    他看上去不过三十出头,男人三十而立,这个年龄并不算大,又因为生而为王,让他身上带有身为天子特有的久居人上的威仪,怎么瞧,怎么都是允文允武的明君,一点也看不出后来的昏庸残暴的痕迹。

    苏妲己看了一会儿,觉得大概是因为年龄没到的缘故。

    宫变武则天,兵逼太平公主的天降之子李隆基,也有年老之时的昏庸无道、判若两人,更别提这个时代的纣王了。

    苏妲己不再纠结这件事,下朝之后,便回到自己的宫殿修炼。

    纣王虽然没有将罪责推在她身上,可清醒之后,想起她之前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心里总有点隔阂,再想想自己做的糊涂事,更是烦闷异常,故而也没去后宫安歇,只在自己宫殿休息。

    纣王不来后宫,苏妲己不作妖,后宫安静得很,胡喜媚无所事事,便来寿仙宫找苏妲己。

    这个时代的妖精吃人是常事,胡喜媚吃人也不算特别稀奇的事情,但经过苏妲己的一番说教后,便再也不敢动吃人的念头,老老实实跟着苏妲己修炼。

    苏妲己见她本性不坏,只是不知善恶,略微点播,还能拯救她的三观,便用积分,从随身空间里兑换了一些适合胡喜媚修炼的心法。

    胡喜媚高兴得不知怎么好,抱着苏妲己一顿猛亲。

    苏妲己推开她的脸,道:“好好修炼,别辜负了我的一番心意。”

    她这次在随身空间兑换的,并不是特别高深的心法,但对于没有师父天生地养自己琢磨着修炼的胡喜媚,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

    因为不大高深,苏妲己说是自己悟到的,胡喜媚也没有丝毫怀疑,拿了书,便专心修炼,把女娲娘娘交代的霍乱殷商江山的事情抛到了脑后。

    这几日,纣王派去请商容的人被商容骂了回来,纣王便亲自登门,在商容门口一立便是一天,商容见纣王态度诚恳,长叹一声天不亡商,跟着纣王回到了朝歌。

    黄飞虎将殷郊殷洪两位殿下救回朝歌,因他心思缜密,做事仔细,将把两位殿下带出朝歌、又在半路上丢下两位殿下的方弼方相也一同抓了回来,严加看管,不许他们寻死自尽,等待闻太师班师回朝后审问是何人指使他们。

    比干选好了良道吉日,纣王重登娲皇殿,三拜九叩向女娲娘娘请罪。

    纣王请罪后,笼罩在朝歌城上方多日的乌云慢慢散开,久违的霞光普照大地。

    又过了几日,一袭红衣骑着墨玉麒麟,出现在朝歌城上的云层。

    正在寿仙宫修炼的苏妲己,感受到迫人的气息突然逼近,忙一把将身边的胡喜媚推开,硬生生地受了来人一掌。

    在这个圣人金仙满地跑得时代,她这点修为当真不够看,无论来人是截阐二教的哪个弟子,都能轻而易举地杀死她。

    谁叫她是只有千年修为的九尾狐,干的还是将截阐两教得罪完的事,截教恨她之前霍乱殷商天下,阐教又恨她现在阻止西周得江山,无论哪一方,现在都想弄死她。

    她这些日子勤修苦练,就是为了在旁人杀她的时候稍稍有点反抗能力,哪曾想,临时抱佛脚完全不管用,随便来个人,还是能要了她的命。

    鲜血自苏妲己口中溢出,胡喜媚尖叫着去扶苏妲己。

    苏妲己捂着胸口,慢慢抬起头。

    金乌光华之下,男子红衣白发,神情倨傲,负手而立,整个人像是出了鞘的剑,锋利又危险。

    他身边的异兽低吼着,尖锐的牙齿在阳光下闪着寒光,仿佛随时都能冲上来将苏妲己撕得粉碎。

    苏妲己微微喘息着,脑海里迅速将截阐两教的人过了一遍,盘算着修为不够智力凑,想着应对措施。

    然而想了半日,也没能将来人对上号。

    果然是她看书不够认真,来个仙人她都不认得。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