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丁夫人(捉虫)

    第三十五章

    “大嫂, 咱们去哪?”

    曹洪追上丁璇的脚步, 问道。

    丁璇看着前方的旌旗, 道:“找军师。”

    荀彧荀攸,一叔一侄,一内一外,是曹操平定北方最重要的军师谋士。

    荀彧居中持重,荀攸随军出征。

    夏侯惇对她有意见,不肯听从她的话调兵, 那她找一同随军出征的军师荀攸便是。

    现在的时间还早,不是张绣叛变的时候。

    曹操的大军压境, 又有典韦这种以一当百的猛将护卫,张绣不敢明目张胆动兵,先让毒士贾诩把典韦灌醉之后,再派胡车儿偷了典韦的武器。

    等到夜上二更,典韦没有趁手兵器, 又是孤身一人,醉得晕头转向,张绣这才派人四处放火,趁曹营不备,才袭营成功。

    既然天色尚早,她何不与荀攸谋划一番?

    一救曹昂典韦的性命,二么, 也夺了宛城, 消灭张绣, 让刘表无法仰仗张绣,给许都带来威胁。

    至于三,那便是要彻底稳固曹昂继承人的位置。

    曹操那么多儿子,至死心心念念的只有曹昂一个,除却曹昂的确出色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生死关头,曹昂把活命的机会让给了曹操。

    曹操有意历练曹昂,出征时总是带着曹昂,让曹昂多学点本领,免得自己一朝登天了,曹昂守不住诺大家业。

    宛城之战时,曹昂已经是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英武少年了,如果他没有把自己的马让给曹操,那么在史书上留下浓重一笔的,可能就是曹昂了。

    曹昂比曹操年轻很多,身体也比曹丕强壮,纵然打不过孙刘两家的联合,熬也能熬死刘备和孙权。

    曹昂健康长寿,且自己又在战场历练多年,知道里面的险恶,自然也不会让司马家后来居上,篡夺了原本属于曹家的天下。

    多年以后,曹昂平定三国乱世,改朝换代,称孤道寡,君临天下。

    可曹昂偏偏没有走这条路,把活下去的希望,甚至未来的九五之尊,全部给了曹操。

    他以命换命的方式,让曹操永远忘不了这个替自己死去的优秀长子。

    纵然有曹丕曹植,甚至神童之称的曹冲,也不曾取代曹昂在曹操心里的位置。

    如果曹昂在让给曹操马后活下来,那么他是曹魏继承人的地位,便无可撼动。

    曹丕曹植再怎么优秀,曹操也不会多看他们一眼。

    所以,宛城之战的一切,该发生还是要发生。

    让曹操看看,他的长子有多爱他,也让曹操长长记性,越是漂亮的女人越危险。

    少/妇虽好,可不要贪恋哦。

    丁璇这般想着,找到荀攸,一边抿着茶,一边说出自己的打算。

    当然,关于她有意让曹操经历一次生死攸关危险的打算,半点也没有透露给荀攸。

    只让荀攸以为,她甚是心忧曹昂,需要荀攸调兵遣将。

    荀攸是荀彧的侄子,长相与荀彧有着几分相似,清瘦儒雅,但却不文弱。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并非后世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书生。

    这个时代讲究君子六艺,若不会点骑射功夫,是会被人耻笑的。

    荀攸常年跟随曹操南征北战,肤色并没有荀彧那般白,因为在军营,他此刻身上穿着薄甲,手里还拿着竹简军报。

    听完丁璇的话后,荀攸眉头微皱,上下打量着丁璇,问出了和他叔叔荀彧一样的问题:“这些事情,是夫人自己想到的,还是有人教夫人?”

    乱世出英雄,三国又是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乱世,这个时代将星如林,谋臣似雨,不自带金手指开开挂,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这个时代的人。

    比如说,能呼风唤雨随便摆个阵能敌十万雄兵的挂逼诸葛孔明。

    诸葛亮是这个时代文臣智商的上限,而二荀,就是无限接近上限的那种人。

    他们不好糊弄得很,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便瞒不过他们的眼睛。

    更别提她的性大变这种变化了。

    与荀攸纠缠这种问题显然是不明智的,丁璇道:“这些事情暂且放在一边,先生只需知晓,我是孟德的正妻,子修的母亲。”

    丁璇放下茶杯。

    说实在的,她有些喝不惯荀攸这里的茶。

    太苦,她抿上半口,便喝不下去了。

    杯子里还剩半盏茶,映着她玲珑剔透的眸光。

    “任何人都有可能背叛他们,我不会。”

    丁璇看着荀攸,盈盈一笑:“我永远不会害我的丈夫和儿子。”

    荀攸手指握了握卷宗,道:“既如此,是公达唐突了。”

    他一边说,一边让侍从拿着将令去传唤夏侯惇。

    听到夏侯惇的名字,丁璇眉头微皱。

    说实在的,有刚才的冲突在,她这会儿挺不想见夏侯惇。

    哪怕长得好看的人在她这有特权,但夏侯惇的态度,长得再好看也没用。

    丁璇道:“我与元让素来不睦,有先生坐镇指挥,我便与子亷先去穰城。穰城事情结束之后,我自去营地找子修。”

    刚才丁璇与夏侯惇争吵的事情,侍从早已偷偷告诉了荀攸,荀攸点点头,送丁璇出营帐。

    丁璇的身影渐行渐远,荀攸慢慢渡步回营帐,若有所思:“与夏侯将军素来不睦?”

    他可没感觉出来,之前的丁夫人察觉出夏侯惇对她态度的异样。

    他只感觉出来,夏侯惇虽瞧不上丁夫人的拈酸吃醋不识大体,但夏侯惇毕竟是一个内敛持重之人,很擅长掩饰自己的情绪,外人看来,夏侯惇对丁夫人只有敬重,并无它意。

    荀攸回头,又看了一眼快要消失在他视线的身影。

    忽然觉得,如果丁夫人一直保持着这种清醒理智,那么子修公子的前途,还是会一帆风顺的。

    尽管卞夫人更会拉拢人心,膝下有着曹丕曹植两个亲生子。

    荀攸收回目光,回到营帐。

    郭嘉从里面的帐子走出来。

    因昨夜喝多了酒,郭嘉的脸微微泛着不健康的红,看了一眼帐外丁璇远去的背影,眉梢微挑。

    自他被举荐到曹操这,听到的便是丁夫人虽为正妻,眼界却不高,如何如何善妒,如何如何没有大家风范。

    总之,就是百般上不得台面,丁夫人除却是曹操青梅竹马的表妹和生得委实好看外,剩下一无是处。

    而卞夫人呢,虽是妾室,却温柔小意,颇能容忍,且很有见地,除了是倡家出身外,没有任何缺点,样样都比丁夫人强。

    郭嘉意味深长道:“果然世人之言不可信。”

    荀攸一边让侍从去请夏侯惇商议军事,一边对郭嘉道:“咱们做谋臣的,做好自己分内之事便好。主公内宅之中的事情,还是不要插手的好。”

    郭嘉道“这些事情还需要你提醒?卞夫人三番五次请我做丕公子的开蒙师父,我一直没松口。”

    郭嘉坐了下来,随手端起桌上没有喝完的残茶,喝了一口。

    茶水入口,郭嘉堪堪咽下去没有吐出来,脸上的表情有些扭曲,埋怨道:“公达,你这是什么茶,也太难喝了些!”

    荀攸回头一瞧,整理宛城穰城地形图的动作停了下来。

    郭嘉昨夜喝醉了酒,醒来正是口渴的时候,刚才喝茶喝得太猛,一杯茶尽数被他灌在肚子里。

    而郭嘉喝的那杯茶,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丁夫人刚才喝剩下的。

    荀攸看了又看,停了一会儿,道:“既然难喝,那就不要喝了。”

    罢了,郭嘉本就是一个放浪形骸的人,这等事情,说了也是无益。

    荀攸道:“等会儿元让来了,让他给你送点茶。”

    郭嘉放下杯子,换了一个舒服的姿势,往软垫上一趟,道:“他一个武将,能有什么好茶?”

    “还是找他说说怎么拿下宛城罢。”

    荀攸道:“莫小瞧元让。他虽然瞎了一只眼睛,但心思灵透着呢。”

    若不灵透,也不是曹操身边的第一得用之人了。

    曹操对自己的亲兄弟曹仁,和对替自己坐过牢的夏侯渊,都没这般好。

    郭嘉性不羁,夏侯惇又是一个作风严谨的人,怕二人不和,荀攸又道:“你刚来,没见过元让,等见他之后,你就明白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

    眼见荀攸又要长篇大论,郭嘉连忙打断了他的话,道:“知道知道。”

    “市井流言不可信。”

    他刚才不就睡被市井流言所蒙骗,以为丁夫人只是一个爱争风吃醋的小女子么?

    刚才丁夫人的那番话,如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他脸上,彻底粉碎了他对丁夫人的偏见。

    再想想曹操妾室卞夫人契而不舍请他做曹丕的开蒙师父,他几乎是瞬间便想到了两者之间的关联。

    丁夫人机敏有才,可卞夫人亦非愚笨之人,两人各有儿子傍身,凑在一处,怕是好戏精彩连连。

    他以后在曹营的日子,想来不会太无聊。

    郭嘉勾了勾嘴角,从袖子里取出一纸粉末,正拿了往口中送,就被荀攸打了一下手。

    粉末掉在地上,洒了一地。

    荀攸眉头微皱,有些不悦:“又食五石散?这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有人把五石散当失眠药,也有人把五石散当春/药。

    炼制五石散的东西贵重,寻常人家见不到,又因为是禁药的缘故,只在士子们手里偷偷流传着。

    郭嘉摇摇头,颇为惋惜:“人生得意须尽欢。五石散不过是一个助兴的东西,坏不了身体。”

    夏侯惇带着诸将赶来,看到郭嘉身旁洒了一地的五石散,眼睛轻眯,目光一路上移到郭嘉身上。

    行军打仗,忌酒,更忌五石散。

    郭嘉丝毫没有被人抓包的尴尬忐忑,

    曹仁心直口快,道:“那玩意就是五石散?奉孝先生,你还——”

    曹仁的话未说完,就被夏侯惇打断了:“子孝。”

    夏侯惇神色淡淡,道:“战事要紧。”

    曹仁撇了撇嘴,没敢再问,瞧了一眼地上的五石散,老老实实地站在夏侯惇的身后。

    说起来,他还是第一次见这东西。

    有些好奇罢了。

    营帐里挂的有周边城池的地形图,荀攸指着离宛城不远的穰城,道:“曹将军,你带五千精兵去穰城。”

    曹仁应下。

    “李将军,你带一万人马驻扎穰城附近,记住,一定不能让城里的人知晓。”

    李典点头。

    曹仁忍不住道:“他都有一万人马,怎么我就只有五千兵?”

    他并非庸才,几乎是话音刚落,便明白了荀攸安排这一切的原因。

    刚才丁璇在他哥营帐里说过的那些话,他还没忘呢。

    曹仁走上前,看了看穰城的地形图,道:“先生,虽说我们与张绣尚未撕破脸皮,但贸然带五千兵马前去穰城,恐怕会引起他们的怀疑,不让我进城。”

    郭嘉一笑,道:“这有何难?”

    “将军只需说,得到探子密保,袁术不满张绣降了司空,不日便会联合孙策,大举进攻荆州。”

    “宛城、穰城与荆州互为犄角,若想破荆州,必先去穰城。将军恐城中守备不足,特来增援。”

    曹仁一喜,向郭嘉深深一拜:“先生果真良策!”

    孙策与刘表有杀父之仇,袁术屡屡招揽张绣,张绣不曾归顺,如今用他们两人做借口,再合适不过了。

    曹仁李典领了将令出营,于禁领兵在外操练,并未回营。

    众将出去后,大帐里只剩下夏侯惇三人。

    夏侯惇的目光落在地图上的鹊尾坡。

    在投降曹操之前,张绣曾与刘表结盟,如果张绣偷袭曹操失败,穰城又被曹仁占领的情况下,张绣只能走鹊尾坡,一路向荆州方向逃窜。

    郭嘉看了一眼夏侯惇,道:“夏侯将军无需担心,丁夫人让曹洪将军驻守鹊尾坡,跑不了张绣的。”

    夏侯惇目光深邃,道:“她只带了一千人马。”

    郭嘉道:“对,一千兵马截杀张绣,,绰绰有余了。”

    夏侯惇迟疑片刻,道:“那她呢?”

    郭嘉嘴角微勾,狭促道:“当然是孤身去找主公了。”

    夏侯惇眸光闪了一下。

    他刚才对她的态度并不算好,甚至还有些迁怒。

    她把自己带来的所有人马派去堵截张绣,难道不怕他执意不出兵吗?

    荀攸虽为军师,但真正掌兵权的,从来是他夏侯惇。

    夏侯惇握了握腰中佩剑,耳畔响起郭嘉揶揄的笑意:“夏侯将军,咱们的丁夫人,似乎与传闻中有些不同呢。”

    夏侯惇按了按腰中佩剑,没有说话。

    曹仁入穰城,李典驻守穰城周围,夏侯惇随时准备救援曹操,曹洪被丁璇安排在鹊尾坡。

    丁璇纵马走后,曹洪换上士兵衣服,让副将指挥士兵拦截张绣。

    副将接了曹洪令牌,欲言又止:“将军,若走了张绣...”

    曹洪一边带头盔,一边道:“走就走了,以后再捉便是。”

    金乌西坠,残阳似血殷红,曹洪看向淯水河:“大嫂要是出了意外,大哥会剥了我的皮的!”

    尽管刚才丁璇出其不意,一招将他制服。

    尽管丁璇再三保证,说夏侯惇一定会出兵,她不过扮作小兵,混迹其中,没有任何危险。

    他还是很担忧。

    曹洪换好衣服,一尘绝骑。

    ——偷偷跟在她身后,不让她知晓就行了。

    若真出了什么意外,他就在她的不远处,好歹有个照应。

    曹洪的动作很小心,丁璇的心思又全部在如何找曹昂和典韦身上,故而并未发觉。

    丁璇扮作的是亲兵,拿的有曹家的令牌,驻守营地的士兵几乎没有盘查,便把她放进去了。

    走进去后,青州兵们巡逻有序,到处都是关卡防守,张绣的士兵虽也有,但是并不多。

    想来是张绣还没有完全准备妥当的缘故。

    丁璇收回目光,找到曹昂的营帐,递上令牌后,侍卫们放她进去。

    曹昂的营帐与曹操的营帐相隔并不远,时而传来女子挑弄琵琶的声音。

    琵琶声靡靡,曹昂微微皱眉。

    曹安民也在曹昂的营帐里,摆了一桌宴席,给曹昂倒了一杯酒,道:“我说子修,你也别生气。”

    “叔父不过玩乐两日,未必会把邹氏带回许都的。此事你不说,我不说,诸位将军更不会说,婶娘如何得知?”

    曹昂有些不耐,但良好的教养让他没有说话。

    曹安民喝了不少酒,有几分醉意,越说越没边:“子修,你莫怪我多嘴,婶娘也太善妒了些。叔父如今已经是司空了,婶娘还拿以前的老一套去约束叔父,也太小气了些。”

    曹昂面上一冷,把酒杯重重一放:“够了!”

    话音刚落,一抬头,便看到双手环胸做亲卫打扮的丁璇,正饶有兴致地看着曹安民。

    曹昂一喜,站了起来:“娘!”

    刚叫完一声娘,曹昂脸上的笑容便僵了一瞬——曹安民刚才说的话,他/娘听到了多少?

    还有他爹这会儿正在和别的女人厮混,若是叫娘知晓了,怕是会气得抽剑去砍死他爹。

    想想那种画面,曹昂便觉得双腿有些软。

    曹安民道:“子修,你何必用这种法子吓我?婶娘远在许都,怎么可能来宛城?”

    曹安民又往嘴里送了一杯酒,满不在乎地随着曹昂的目光转过头。

    晚霞漫天,丁璇逆光而来,弯刀一样锋利的眉梢微挑,声音不辨喜怒:“哦?”

    “我怎么就不能来宛城了?”

    曹安民身体一震,慢慢转过身,哆哆嗦嗦抬起手,揉了揉眼。

    丁璇的身影近在眼前,曹安民很没出息地打了个哆嗦。

    刚才没有完全咽完的酒水顺着嘴角流了出来,湿了衣襟。

    曹安民到底是曹操最喜欢的侄子,脑袋反应极快,手忙脚乱擦去被吓得咽不下去的酒水,跟着曹昂站了起来,脸上堆满了笑,道:“婶娘,你何时来的?”

    “快坐。”

    曹安民忙不迭给丁璇让座,小心翼翼地打量着丁璇,看到丁璇腰间寒光闪闪的佩剑时,忍不住缩了缩脑袋。

    丁璇走过去坐下,没有理会曹安民,问曹昂道:“典韦呢?我刚才怎么没看见他?”

    曹安民殷勤万分地倒了一杯水,双手捧给丁璇,不等曹昂开口,曹安民便道:“典将军被贾文和请去吃酒了。”

    把茶捧给丁璇后,曹安民又眼疾手快地从丁璇手里接过头盔,搁置在一边,道:“张绣这不是投降叔父了吗?典将军又是叔父最看重的武将,可不就是整日里忙于应酬。”

    怕丁璇以为典韦天天吃喝玩乐,曹安民又道:“不过请婶娘放心,典将军虽然赴宴,但从未在外面过夜,不影响护卫叔父的。”

    初春的天气有些冷,军队里没有小暖炉之类的东西,曹安民便把营帐里取暖的火炉往丁璇身边拨了拨。

    丁璇一手端着热茶,一手拿着筷子,篝火烧得暖烘烘的,再听着曹安民讨好她的话,忽然便明白了,曹操喜欢曹安民更甚于曹昂的原因了。

    ——有这么一个会见风使舵油嘴滑舌又会伺候人的小侄子,换成她,她也喜欢。

    尽管这个小侄子前两日刚往她的夫君床上送了美人。

    丁璇看了一眼曹安民。

    说他坏吧,也未必。

    曹家的子弟,多是小节不守,但大节不亏的。

    他不过是投曹操所好,才给曹操送了邹氏。

    若是让他知晓邹氏有害曹操之意,那么打死他,他也不会给曹操引荐邹氏的。

    丁璇放下茶杯,手里拿着的筷子拍了拍曹安民的脸。

    曹安民与曹昂差不多大,正是青葱少年,半蹲在丁璇面前,脸上满是小心翼翼。

    弱小,可怜,又无助。

    丁璇险些被他逗笑了,有些绷不住脸上的严肃。

    曹昂自幼跟在丁夫人身边长大,没少见识丁夫人暴怒时的模样,有些担心她一个控制不住,拔剑杀了曹安民,便道:“娘,此时不怪安民。”

    丁璇道:“我知道。”

    曹安民睁大了眼睛。

    他莫不是因为太过害怕,而产生了幻觉?

    以前丁夫人提着剑追曹操的事情,他都还记着呢。

    如今他往曹操床上送美人的事情被丁璇抓了个正着,丁璇居然没对他发脾气?

    曹安民激动得几乎想给丁璇磕头了。

    天地良心,这事真不能怪他。

    要是他叔父是个不沾女色的人,他会想着给叔父推荐女人吗?

    丁璇道:“你的事,先放一放再说。”

    曹安民不住点头。

    放一放多好啊。

    只要放一放,他立刻滚得远远的,且几年之内,都不会出现在丁璇面前。

    他怂,惜命。

    丁璇看了一眼曹昂的衣着,道:“你换上盔甲。”

    曹昂微微皱眉,青涩的脸上满是稚嫩的担忧:“娘,你从许都过来,是不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丁璇拍了拍曹昂的肩,道:“什么事也没有,就是娘想你了。”

    曹昂仍有些不放心。

    他又不是三岁的小孩,这般容易被哄骗。

    曹昂正欲再问,丁璇却笑了一笑,道:“怕什么?天塌下来,娘替你顶着。”

    “你只管换盔甲便是。”

    曹安民此时也觉察出有些不对劲了,但丁璇不说,他又有给曹操送女人的前科,也不敢多问,只拉着曹昂去里面的帐子里换盔甲。

    换完盔甲后,曹安民心里仍是不踏实,叫来了守在营帐外的亲卫,让他们擦亮了眼睛,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要汇报给他。

    曹安民刚交代完毕,便见丁璇与曹昂一同出营帐。

    曹安民小跑追上,压低了声音,用只有他们三人的声音问道:“婶娘,你这是去哪呢?”

    丁璇道:“去瞧瞧典韦,你若无事,在营帐里等候便是。”

    曹安民连连摇头,讨好道:“小侄还是跟着婶娘吧。”

    开玩笑,这种时候,明显是跟着丁璇更安全。

    尽管丁璇的武力值也只是能把曹操挠得一脸疤的程度,但他总觉得,今天的丁璇,似乎与往日有些不同。

    但具体是哪些不同,他也说不清楚。

    这种感觉就好像刚才丁璇说的那句话一样:怕什么,天塌下来,她顶着。

    曹安民跟着丁璇来到典韦的营帐。

    典韦在曹操面前极为受宠,但并未自己单独支大帐,只在曹操的营帐外立了一个小小的营帐,以保卫曹操的安全。

    赴宴的典韦尚未回来,丁璇负手而立,打量着典韦的营帐。

    典韦是个糙老爷们,穷苦出身,大字不识几个,跟了曹操后,也没打算进修一下文学修养,营帐里空荡荡的,除了生活必需品外,只有酒和极为夸张的戟。

    关于典韦,还有这么一个故事。

    与吕布作战时,箭矢如雨,典韦道:“贼来十步乃呼我。”

    随从道:“十步矣。”

    典韦活动着身体,道:“贼来五步乃呼我。”

    吕布的兵马逼近,随从吓得四处逃窜:“五步了!”

    典韦这才慢悠悠起身,随手抄起身边小戟,投向敌人。

    所投者无不倒地,曹操因此由败转胜。

    典韦悍勇,有此战可见一斑。

    张绣算计缜密,哪怕曹操身边没有多少士兵,他也担心典韦一人当千,让贾诩把典韦灌醉,又让胡车儿偷走典韦的兵器后,才敢袭营。

    可见典韦在当世人心里的可怕程度。

    夜上一更,张绣的士兵把喝得醉醺醺的典韦送入营帐。

    曹昂曹安民两个人堪堪扶着小山似的典韦,典韦醉得狠了,嘴里不住说着胡话。

    丁璇笑眯眯地看着办成侍从的胡车儿:“这位将军有些面熟。”

    胡车儿心头一惊,正欲说话,丁璇的剑已经横在他的面前,不等他反应过来,丁璇手指用力,便把他的脑袋削了下来。

    其他的人亦被丁璇解决,死人的脑袋滚了一地,曹安民心里没有一点点的准备,纵是常年跟着曹操打仗,也吓得连连跳脚——他这个泼辣善妒的婶娘,似乎比以前厉害多了。

    曹昂眼皮跳了跳,看向漫不经心擦着佩剑上血迹的丁璇,声音有点发虚:“娘的功夫又精进了。”

    原来的丁夫人本就是个耍枪弄棒的人,她穿来之后,会些功夫也不稀奇。

    能秒杀胡车儿,更多是趁胡车儿没有防备,就跟她刚才一招把马上的曹洪擒下一样。

    快,准,狠,一旦成功,便具有威慑力,让对方摸不清自己真正的实力,只会无限将她的武功拔高。

    丁璇道:“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为了你,杀一两个人算什么。”

    丁璇擦完佩剑上的血迹,从随身空间里掏出一粒醒酒药,喂典韦吃下。

    这种生死关头了,典韦要是再醉醺醺的就难弄了。

    至于醒酒药丸,她随便找个借口糊弄过去便是。

    药效发挥极快,典韦睁开了眼睛。

    然而就在这时,营帐外突然火起,四处是战马嘶鸣,一片混乱中,不知谁喊了一声:“不好了!张绣叛变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