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信的士兵们服了水丸, 外敷了药膏, 等忙完一阵,时辰正好到了正午。
于是鲍信便请众人前去用午膳, 正好等一等药效。
一顿午膳食的并不久,众人用完了膳食,便准备回去看看, 刚到了营门口, 就有军医跑过来。
着急忙慌的大喊着:“国相!国相!”
鲍信一看那军医如此着急, 心中“咯噔!”一声,难道是自己那些士兵不好了?
竟给医的更坏了?
却听军医大喊着:“国相!大喜啊!大喜!长秋先生的药,竟有奇效!”
另外的军医也跑出来,说:“小人行医半辈子,穷极一辈子竟没见过如此奇效之药!”
袁绍一听,登时傻了眼。
什么?
奇效?
这么说来, 张让的水丸和药膏竟然管了用, 真的叫他给歪打正着了?
鲍信一听, 大喜, 连忙“哗啦!”一声撩开帐帘子, 冲进营中去查看。
只见那些士兵们精神头果然比刚才好了不少, 已经不腹泻呕吐, 身上的肿包虽不能一时退下去,但痛痒的感觉竟然缓解了不少, 药膏一涂上去, 凉丝丝的, 十分镇痛,整个人都舒坦了起来。
鲍信的士兵们见到张让和曹操,赶紧全都挣扎着爬起来,连忙跪在地上叩首,说:“多谢恩公!多谢恩公啊!”
“恩公乃是仙人!”
“对,恩公你是仙人,救我等性命,大恩大德无以为报啊!”
士兵们接连不断的趴在地上扣头,对张让简直奉若仙人。
张让赶紧上前把脉,说:“的确有些好转,但水丸必要每日服用,这不服之症乃反复之症,很难治愈,平日里还要多加小心才是。”
“多谢恩公!”
“多谢恩公!”
“多谢曹公!”
那些士兵们又千恩万谢起来。
鲍信一看,大为吃惊,不由重新打量起张让,日前他听曹操说张让已然脱胎换骨,并不相信。
毕竟当年那个十恶不赦的大宦官,手里攥着多少人命,一言不合杀人掠货,根本不眨眼睛,别说是普通百姓了,就连做官的,什么郡守太守,逼死这些人也不过是张让一句顽笑话的事情。
然而此时此刻,鲍信由不得不信。
张让再次出现在鲍信的面前,竟与往日里大不相同了,那那神态可以作假,但毫不嫌弃病患的模样,是无法作假的。
分明是一模一样的容貌,一模一样的身材,但竟真的脱胎换骨了!
鲍信眼看着自己的士兵们“起死回生”,当即就拱手对张让说:“长秋先生大恩大德,今日我鲍信记下了!来日定当回报,长秋先生若有什么想要的,只管支会鲍信,便就是了!”
曹操一看,鲍信果然是个爽快人,有勇有谋,不似其他人虚伪,鲍信这般说辞,显然已经相信了张让。
袁绍见他们聊的投机,当即就大喝一声说:“曹操,你还不承认是你们下毒?!”
袁绍突然一声大喝,众人都被吓了一跳,回过头来看着袁绍,不知他突然抽什么风。
袁绍冷着脸走过来,说:“济北相,千万别被歹人的妖言惑众所蒙蔽啊!”
鲍信有些不解,说:“袁公何出此言呢?”
袁绍说:“济北相您仔细思量思量,您军中医师都未能治好的不服之症,曹操带来的大夫,却一两下治得大好,不止如此,水丸根本不对病症,这不对病症的药材,却能将病重治好,当真是闻所未闻的奇事!”
袁绍说着,指向张让,说:“必然是他们暗中下毒,然后又暗中解毒,想要在济北相面前充好人!若非如此,这不对症的药,怎么能治病!?”
袁绍眯了眯眼睛,这长秋先生在众人面前“活死人”、“生白骨”,经过今日之事,不仅拉拢了济北相鲍信,而且在酸枣的声望必然与日俱增。
以往站在自己这面的东郡太守桥瑁,已然被曹操和张让收买了去,如今袁绍若是再丢失了鲍信的支持,那么日后的日子定然十分堪忧,举步维艰。
想要成为这次的酸枣会盟盟主,恐不容易。
袁绍知道长秋先生是名士,但这人愚顽不化,自己的儿子又无法将他拉拢过来,因此袁绍也只得趁此机会,狠心除掉这名士才好。
若不能为己所用,便是心头的倒刺。
与其让倒刺扎着自己,还不如直接“忍痛”扒除。
袁绍便眯眼冷喝,说:“来人!将这下毒的妖人给我拿下!”
“嗤——!!”
袁绍刚一说,他的士兵们还没有冲上来,曹操已经拔剑出鞘,冷笑看着袁绍,说:“我倒要看看,今日谁敢!?”
袁绍冷声说:“怎么?孟德贤弟,你今日便要为了一个妖言惑众,下毒害人的贼子,与我这个八拜之交的老哥哥为敌么!?”
曹操挑唇一笑,面容颇有些痞里痞气的,说:“与谁为敌我倒不知,我只知道,长秋先生好意医病,却有人故意颠倒是非黑白!”
袁绍厉喝一声,说:“曹操!我再问你一句,你就要为了一个行医的大夫,与我反目为敌吗!?”
曹操半点子也未有犹豫,声音平静得很,已经收起玩世不恭的笑容,脸上瞬间隆起一股肃杀之气,眼神阴霾,嗓音低沉的说:“长秋先生是我的人,今日我怎么带他来,就怎么带他回去,若有人敢动他一根汗毛,休怪我翻脸不认人!”
“曹操!”
鲍信眼看着曹操与袁绍一言不合就要打起来,两边都抽出了佩剑,而且均带了士兵。
这里虽是鲍信的营地,但附近就是曹操与袁绍的驻军营地,若是当真打起来,笃定是一片混乱。
而且此乃酸枣会盟之场地,众人本是来会盟,齐心协力讨伐董卓的,万一真的发生了内讧,会盟决计无法进行,那国之大事必然受阻。
鲍信连忙说:“二位老弟,听我一言!”
鲍信阻拦着曹操与袁绍,就在此时,突听一个老者的嗓音笑着说:“热闹,热闹,好生热闹啊,老敝人何曾见过如此热闹的场面儿?”
众人抬头一看,就看到桥老从外面,拄着拐杖,晃晃悠悠,闲庭信步的走了进来。
桥老德高望重,再加之年纪又大,地位自然举足轻重。
打个很简单的比方,袁绍之所以声望很高,那是因为袁绍的祖上,是西汉有名的望族,自从袁绍的曾祖父开始,便是赫赫名门,四世三公。
轮到袁绍这一辈儿,显然极为受到荫庇。
而桥老呢?
桥老可是太尉桥玄的从弟,桥玄过世没几年,声望还很鼎盛,桥老的辈分又比袁绍大,袁绍见到了桥老,怎么也要矮一头,若是自持身份,肯定会被人诟病。
袁绍一看,桥老竟然来了,必然又是来趟浑水的,心里十分不愉。
何止是桥老,桥老身后竟然还跟着一个人。
“叮铛叮铛——”
那人四十多岁的模样,背着一个大葫芦,手里摇着金箍铃,还未走进营中,便先听到了金箍铃的清脆响声。
张让听到那铃声,登时眼睛就亮了,立刻转头看过去,说:“华旉先生?”
相对比张让的“欢喜”,曹操心里则是“咯噔”一声,不知怎么的,对比袁谭、吕布等等,曹操感觉自己更烦心这个手摇金箍铃的游医先生。
——华佗!
因着曹操可以用言语挤兑袁谭,就没输过,可以和吕布动手打架,虽然输过但好歹堂堂正正。
而对华佗来说,曹操一不能动手,二人家华佗年长,也不好出言挤兑。
曹操心里“咯噔”了好几下,眼看着张让一脸“欢喜”的走出去迎着,曹操那心中更不是滋味儿,只觉得嘴里酸酸的,一直酸到了胃里。
跟着桥老进来的,果然就是华佗。
华佗笑眯眯的走进来,说:“小友,咱们又见面儿了,果然有缘。”
张让见谁都冷冷清清,唯独见了华佗,那便是非一般的“殷勤热情”,虽面上不见波澜,眼神里也平静得很,但动作却跟了上去,扶着华佗走进来。
曹操眼看着张让扶着华佗的手,后槽牙有点痒,想要磨牙。
鲍信没想到桥老与华佗来了,他昔日里认识华佗,自然对华佗深信不疑,连忙迎接。
桥老笑着说:“是不是下毒,是不是有毒,问问正经儿的大夫不就知道了?你们在这里打来打去,有什么打趣儿的?”
桥老都开了口,袁绍还能说什么?
桥老又说:“这位华先生,乃是有名的医师,老敝人依稀记得,这位华先生,还曾为袁公您的父亲,医看过疾病,是否有此事儿?”
“是……是有此事。”
袁绍一时哑口无言,只能硬着头皮答应。
华佗一笑,说:“那我这个游医,今日想要管管闲事儿,帮诸位分辨分辨,水丸到底有毒无毒,药材到底对不对病症,如何?”
袁绍没成想,今日眼看着便能将长秋先生从曹操身边拔除,却突然杀出了桥老和华佗坏事儿。
袁绍不想让华佗验药,但能有什么办法?只好不情愿的答应了,说:“华先生,请!”
华佗便走过去,仔细的观察了一下那药丸,又问了张让成分等等,随即突然哈哈抚掌大笑,说:“好好好!果然是青年才俊,举世无双啊!”
华佗没有给出结果,但突然出口赞颂了张让,还说什么举世无双,这不是打了袁绍的脸面儿么?
华佗说:“这药用得好,太好了!小友怎么想到,卫表之症,关系脾脏?从内入手根治,实在是妙!”
张让被华佗夸奖,仍然面无表情,不是他不欢心,而是张让根本不知欢心到底是个什么心情。
张让只是淡淡的说:“华先生谬赞了,其实这并非晚辈独创,也是看书习学来的。”
这药方的确并非张让独创,而是几千年来的中医文化积累而成的,到了现代都这般治疗,而东汉末年时代还早,自然没有这般成熟全面。
华佗笑着说:“好好好,医者德心,而且不骄不躁,小友人甚得我心,能遇到小友,实乃旉之幸事!”
曹操见张让与华佗二人一见如故,越聊越投机,不止如此,还拉拉扯扯,拍着手背。
当即便打岔,不让他们再谈下去,说:“既然华先生都如是说了,看来没人再会怀疑咱们长秋先生下毒了罢?”
袁绍脸上不好看,简直便是颜面扫地,眯了眯眼睛,不言语。
曹操是个得便宜卖乖的主儿,怎么能错过这么好的打脸机会?便笑着说:“也不知刚才是谁诬陷长秋先生下毒,还说长秋先生的药不对症,这般嘴脸,当真丑陋至极!”
袁绍脸皮生疼,但是不敢接这个茬儿,就怕自己找骂。
张让则是不赞同的皱了皱眉,说:“曹校尉万勿这般说袁公。”
曹操都没点名道姓,袁绍也没接茬儿,哪知道他们其中张让是个“傻实傻实”的,一语道破了天机,把袁绍至极给拎了出来。
就仿佛拽出来扒光了衣衫,在众人面前游街示众一般!
袁绍脸皮狠跳了两下,额头上青筋暴怒,双手攥拳,气愤的厉害。
张让只是说了一句实话,不知自己得罪了袁绍,还有后话,说:“以长秋所见,袁公方才所言,并非针对诬陷长秋,而是对医术一窍不通,的确无知。”
“无……”
袁绍气的一口气没喘上来,只想捂住自己的胸口换气。
曹操则是“嗤!”的一声笑了出来,从没见过骂人还如此这般诚恳的。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